1例药物中毒患者行CRRT治疗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通过典型病例探讨CRRT治疗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科于2012年5月6日收治的1例药物中毒患者行CRRT治疗。结果:疗效显著,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CRRT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提高药物中毒患者治愈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药物中毒;CRRT治疗;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62—01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作为一种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技术,近年来成为了危重病领域或脏器功能支持治疗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应用已经从最初治疗单纯急性肾衰扩展到各种临床常见危重病的救治。于2012年5月6日我科收治了1例药物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应用CRRT治疗,此过程中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20岁,于2012年5月6日入院前5小时因于家人发生口角口服阿米替林80片及其他药物后昏迷,呼吸抑制,入院后经口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在常规对症治疗同时行CRRT治疗。
  1.2治疗方法:
  采用股静脉用双腔静脉穿刺针建立临时血管通路使用Prisma机器,CVVH方式,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加温38℃,采取24小时连续治疗。
  2 护理体会
  2.1 加强病情观察:
  采用24小时严密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呼吸、体温、中心静脉压、意识、皮肤黏膜、液体出入量,定时血气分析及出凝血化验等,每小时记录,如血压下降 可加快置换液输入速度,减慢滤出速度或停止超滤,遵医嘱应用升压药或输入血制品。
  2.2 预防出血
  导管固定妥当,随时检查导管固定情况,有松动及时处理,确保管路通畅,保持穿刺肢体良好体位,避免体位多变,可对穿刺肢体适当约束,防止导管及穿刺针的脱出,造成出血。
  2.3 預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导管的接头注意消毒,无菌纱布包扎,严禁管路采血、用药。每天处置,用无菌敷贴覆盖,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2.4防止导管堵塞
  治疗结束,下机时用肝素封管,不做治疗时,定时48~72小时封管一次。下次治疗前,从管内各抽出2ml血弃掉,如发现导管存在凝血现象,用尿激酶3~5万U加生理盐水2ml稀释,注入导管保留到20~30分钟后再抽出。
  2.5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神志转清后,往往存在很多顾虑、担忧、害怕和不安,向患者说明病情,劝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人生、面对疾病。
  3讨论
  在药物中毒患者行CRRT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保证CRRT顺利进行,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从而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陈霞教授辨治宫腔粘连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陈霞教授临诊,整理研习陈师治疗宫腔粘连的病案,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组方用药及临床治疗特色等各方面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见于生后2周~3个月,以颅内出血最常见,约占60%~80%.如出血量大,可导致脑组织移位、受压、水肿、坏死,其致死率、致残率极高.脑疝是导致死亡的重要
发热是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在临床上,可以独立成病,也可以见于多种疾病中.有时西医经多种方法治疗,虽暂时热退,但继则复起,中医对此类病证有颇俱特色的认识.牟重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个抑郁症患者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病人采用基本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则额外加上心理护理。治疗进行一段时间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来测试两组病人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心理护理对于抑郁症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效果,观察组的恢复情况较好。结论:对于抑郁症这种精神疾
期刊
目的:探讨K-Cl共转运体1(K-Cl cotransporter 1,KCC 1)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干扰其表达对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能力和
[目的]总结孙志教授泻胃补脾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验,以指导临床学习.[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研究典型案例,将孙志教授运用泻胃补脾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选穴经验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措施,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误诊为贫血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积液、心衰、心肌病等5例,误诊为肾病综合征4例,误诊为垂体瘤1例,误诊为高泌乳素血症2例,肝硬化腹水1例,误诊为胃肠病变2例,误诊为低血糖昏迷1例。结果经治疗,本组患者除一人因甲状腺危象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长期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