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如何在这片大地上行走

来源 :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上》的标题起的很好。它指示着方向,包含着行动,有强烈的召唤和引领味道。展露在我们面前的,仿佛有个人,或一群人,正跋涉在前行的路上——笔墨至简的两个汉字,所勾勒出的正是这样一幅生动鲜活的画面。
   徐则臣的小说,感觉篇名都很讲究,《跑步穿过中关村》《耶路撒冷》《如果大雪封门》……这些篇名也能让我们把握住它们背后的一些共性特征,这个特征指向作者本人,我们可以用他另一个小说的名字来形容:《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
   作家本人是否“一直在路上”,我不得而知,但是他的小说——哪怕只是那些篇名——所透露出来的对于远方和行走的兴致,却能够彰显和透露出作者的某种精神讯息。按照朱一帆博士的解读,这种讯息即“到世界去”。“到世界去”也许是徐则臣对自己的解读,读《北上》之前,我并没有集中读过徐则臣其他的小说,所以這一点并不确定。倘真是他自己的概括,那么就可以说,对于行走的渴望,是他的一种自觉。
   作家或知识分子谈行走,当然不是纯空间意义上的,而必然是精神性的。几年前,看到《耶路撒冷》,第一眼便深受震撼,那震撼不涉内容,而纯粹是篇名的四个字带来的。那四个字包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太丰富、太复杂了。它们让我很直观性地想到一个词:巨著。而面对那样的“巨著”,我始终心存疑惧——我首先怀疑的是自己是否做好了充分的阅读准备,另一方面我又怕自己会失望。因为这疑惧,那本黑黄二色封皮的书至今依然悬置案头。
   《北上》却是容易进入得多。它不涉及那么多的知识、文化和历史的屏障。它的风格似乎就像它真正的“主人公”——那条大运河一样,平坦宽阔,一目了然。其实,真正的运河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并不知晓。搜肠刮肚,也找不到自己和它有关的哪怕一星半点的记忆。最多,也就是小说写到了《大河谭》论证报告会时有一位“郑州大学”的专家,还写到了运河的“济宁”段,这是这个作品离我最近的部分。
   寻找这条运河和我自己的关系,有助于我理解作者和作品的关系。虽然关于前者,我寻找到的不多,但是那种“关系”却扎扎实实地存在。因为,京杭大运河镌刻着中国人共同的历史,它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告诉我们民族昔日的离乱和辉煌。所以,哪怕我们从未见过大运河,却对它毫不陌生。生长于江南水乡的徐则臣,更不会陌生。当然,他和它的关系究竟如何,我并不确知,在小说中,他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一系列对运河一往情深的人物,他们必然是作者的某种心意照影,但他们是否又全然代表着作者本人,似乎又颇值得商榷。
   小说有现实和历史两条线索。历史的线索围绕了小波罗一干人等沿水北上,在硝烟和离乱中颠沛流离的旅程;现实的线索则是谢望和的电视纪录片《大河谭》的拍摄。两条线索,作者精心设计了它们的关联。这关联——或者说那些偶然与巧合——让历史和现实融合成一部“小说”。小说由历史(小波罗来中国寻亲)说起,终结于现实:小波罗的家族后人(考古学家胡念之)重塑运河文化和运河精神的努力终得始终。
   现代小说,尤其是纯文学意义上的现代小说,总有其不言而喻的批判性。《北上》的批判性,至少展现于以下几个细节:一是小波罗北上所见证的中国的苦难和战争,二是运河航运事业和航运史在转型时代的终结,三是推进运河非遗化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这些细节的一个共同的重点就是:“航运”。这也是运河在我们的民族史中之所以有如此重要历史地位的关键。徐则臣写小说也好,历史学家考古也好,甚至某个运河儿女伫立河畔眺望家园也好,所有的文化情怀和历史情绪背后,那不易察觉的最根本的驱动力量,都在航运。没有航运,便没有运河,便没有关于运河的历史。
   而航运,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这么说,运河的所有历史,都脱不开航运——那些战争、争夺,都和它有关;那些贫穷、富饶,甚至情爱、离合,也都和它有关。而追溯这样的航运史,便自然不仅仅是一个文学的甚至文化的工程,而是更包含着一种综合性的历史反思的工程。所以《北上》最终集合了考古学家、摄影家、企业家、平民,让他们一起加入到让运河重焕生机的事业中来,不能不说是作者有意无意间的一种寄托。
   当然,作家让整个小说的重心落在运河“非遗”申报成功上,这一点值得商榷。申报“非遗”,今天是举国上下一项浩大的工程,工程之浩大,事业之隆重,所涉地区、人群、诸种力量之重视,可谓空前。但正是这种空前性,也让我们心存疑虑,因为它背后所涌动的,更多还是各种各样的现实利益考量。《北上》力图让那些对运河真正怀有赤子之心的运河儿女集结起来,去做一项在他们看来意义重大的事业,很大程度上应该也是出于作者对那种功利性的社会热潮的批判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让小波罗沿水北上付出性命,让意大利人迪马克变成了中国老汉马德福,让胡念之、孙宴临、周海阔、邵秉义坚定地选择和值守了自己的命运。但是,如此重大的一项使命,或者说这一切的一切,最后全都被维系于了申遗成功这样一个事件,是否显得有些草率和轻飘了呢?
   《北上》择取了我们民族历史中一个不应该被忽略,看起来也未曾被忽略的部分,寄托了一种宏大的历史忧患——想必也有某种个人的情感和怀念。但是这种历史忧患如果足够深广和宏大的话,那么这个小说似乎在某些地方可以描写得更深沉、更悲剧化一些。尽管,那些战争,小波罗的死、如玉的死、马福德的死,都有足够的悲剧性,但是运河在进入现代以来的那种衰败,与申遗受挫相关的权力和利益纠葛,似乎是可以被挖掘和展现得更充分一些。申遗成功意味着什么?某种程度上,那不过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式的操作罢了吧?也许我的理解有误,但至少,对于历史,对于凝聚了我们民族历史的那些遗迹,除了今天现有的这些纪念、挖掘和再开发的方式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更恰切和熨帖的方式与可能,这是最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寻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上》毋宁说只是一个开启,它启发我们反思历史、对待历史(以及现实)的态度与方式。民族的历史留给我们很多,在这块属于我们的土地上,河流、山岳、工程、庙宇、书籍……它们无一不承载着历史,讲述着历史,而知识分子很多时候所扮演的则是倾听者和发现者,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倾听、行走和思考,并以自己的理性和良知告诫贪婪者和索取者。
   徐则臣依旧在这块大地上行走,很多人也在这块大地上行走,那么他们还会发现什么,并告诉我们什么?
其他文献
停电了,山村漆黑  炉子里有火,不够照亮房屋  但安慰了围在炉边的人  父亲在炉子上烧一壶水  屋里更暗了,父亲说话  伴随着水壶受热的声音  夜晚适合说说种植  黑暗中适合说说田野的事  玉米抽穗,土豆長大  再有几个晴天,烟叶就会变得金黄  种植的田野唯一的承诺  这个夜晚,一切种植都能收获  水开了,父亲提走水壶  他脸上有语言留下的希望  炉火闪烁,这希望几乎在闪烁中成真
“一起来找茬”的时间到啦!你准备好了吗?请看图。  现在,越来越多的“山寨货”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些“山寨货”形态逼真,跟正品形似,但是,它们“黑心”,对人体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损害,因此,辨别真伪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我们只需要通过找错别字便能区分真假,倒还简单。但更多“山寨货”的破绽还是需要我们睁大眼睛,仔细挑一挑。  挑“颜值”?  买菜的时候,人们都喜欢挑选拥有嫩绿菜叶的蔬菜,似乎绿色就等于
两个男人走到最远处的那张桌子。他们点了两瓶啤酒。“要淡啤酒,”那个秃子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啤酒了!”另一个男人看着他,没有吱声。两个年轻的姑娘在他们面前坐下,她俩化着很浓的眼妆,脸上带着蜡像般的微笑。另一个男人看着她俩,说:“我们不是来找小姐的。”两个姑娘便走开了,离开前,她们中瘦一点的那個冲男人们吐了吐舌头。另一个男人直接对着瓶口灌了一大口酒。“你不应该这样直接喝,你不知道这些瓶子干不干净,听
只有在深夜,仰望过星空的人  才知道,月亮是个白血病患者  头上的光,落满大地。  它不辞辛劳,从东到西  每晚就挪出一步,只是為了  某一天,能在黑夜中  找到治愈自己的良药。
我在窗子前坐了好一会了。面前书桌上摊开的书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从十七层的楼上往下看,有点晕眩,可我的眼睛还是有意无意去瞄街角两栋楼房夹缝中正对的路口。盛夏的阳光已经折拐着,慢慢爬到了前面那栋楼房的半腰,街角路口显得荫凉而安静,偶尔有一两个人经过,不过一晃就不见了。  我疑心迪亚会站在那里等我,没准他还会跑上楼来拍我家的大门。我好像对他说过我家的住址,但又不太确定,有没有说过我真记不清楚了。想想我们这
她不知去向。我敲了门  空房里囚禁着回音。屋檐下的寂静  落满巨大的树影。整个下午  我都在那里枯坐,发呆  她的狗陪着我,名叫戈多  小家伙突然蹿起来,奔向墙外  我追出去时,它已悻悻回來  墙内,一朵打碗碗花  趁我们都不在,悄然绽开。
母亲在人群中解开扣子  孩子吃着奶,止住了啼哭  当她合上衣襟,神圣的乳房  变回神秘的胸脯  我们袒露过爱,这  不可对人言的羞耻  衰老的狗独自出门  死在离家很远的地方  尿床的少年在黑暗中醒來了  他祈祷黑暗更长一些  他要用身体把床单焐干  责任编辑 吴佳燕
摘要:“咏物诗”是一种常见的诗歌类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一席之地。为了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课外阅读能力,进一步探究咏物诗的教学方法,我们总结出了“知意思——知形象——知情志——知手法”的学习规律,包括教学方法的指导和教学思想的阐释两个方面。  关键词:咏物诗;教学设计;设计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6-0077-03  通过歌咏事物
我外公很漂亮,说是美男子,也不为过。有一次,我妈接他到我家住几天,吃饭之前,特意给他做了一碗鸡蛋汤。我们那儿的鸡蛋汤很特别,不是水烧开了,再把鸡蛋搅好了倒进去,而是跟着冷水一起倒进去,然后再慢慢加热搅动,直到鸡蛋凝结成松软的蛋糕状,或像今天的孩子喜欢吃的泡芙状为止。凝结成团的蛋花,黄澄澄的,晶晃晃的,静卧在一碗清亮亮的汤水之中,再滴上几滴香油,撒上一点葱花,色香味俱全,别提有多诱人。  那是一个夏
人在莱顿入门  狭窄的河道随时都可以  把你的感叹带到石头建筑的暗影下。  天蓝得就像一张陌生的皮。  你不必撕下任何东西,  就可以醒在一个梦中。  茂盛的礼貌,水生植物安静得  像刚刚改变过的一次画风,  等待着岁月的风干。  自生,很显眼。自灭,却很深奥。  如果你的跨越不限于  只是对风景的偶然的一瞥,  每一座桥都像是在为命运护短。  天鹅白得如同时间的展品;  免费参观,免费检讨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