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创作特点

来源 :金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巴赫众多钢琴独奏作品中,作品编号为BWV988的《哥德堡变奏曲》是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这部划时代的变奏曲原名叫做Ari—amitVerschirdenenVetnderungen直译为《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当初巴赫在创作这部变奏曲时用意是十分明确的——“一首为音乐爱好者消遣欣赏的各种咏叹调以及变奏乐曲”。巴赫这部作品写于1741~1742年间,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少儿的心理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少儿钢琴的基本规律,以及钢琴教师在教授少儿时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培养少儿的钢琴演奏能力。
展览设计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其内涵的课题,空间是展览设计的基本要素。
不久前,北京市政府决定建设"首都核心演艺区",在东西城区核心地带规划新建、改造剧场50余座,相关部门计划投入450亿元。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因主办"2011年小
许多音乐评论家对贝多芬的《黎明》这首奏鸣曲极为称赞,认为它是一首欢乐的生活颂歌,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的先声。如果说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8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第
有些人.任时光变迁也仍受众人瞩目:有些音乐.任岁月飞逝也仍被传唱至今。
岁月悠悠叹逝川,不堪回首雪盈巅。 沧桑几度人何处,忧乐连番事已迁。 翰墨有情嗟日短,文章无价奈时艰。 《游踪》四卷消寒暑,处变随缘亦坦然。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江号子,或许是所有“非遗”中最雄浑壮魄的一种。凡听过抢滩号子的人都有感触,声声弓子,从赤裸身体、披肝沥胆艰难前行的船工们口中冲出,那种高亢激
方斗山地处渝东长江以南的丰都、石柱、万州境内,海拔虽然只有1200米,但和江西的垂直高度却赶过1000多米,锦亘百公里,使石柱成为重庆的“世外桃源”。
艺术创作存在真实性与假定性的辩证关系,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假定性是真实性实现的手段和途径。艺术的真实性与假定性只是相对而言的,两者往往互相渗透、难分彼此,只有在辩证
“用一根线去散步”是西方艺术大师克莱对自己的最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