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和圣桑笔下的《天鹅》比较欣赏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不同的作曲家,由于不同的创作背景、不同的内心世界、不同的审美经验、不同的表达方式等,描绘相同的事物时会有不同的精彩,并各具魅力。
  关键词 天鹅 表现手段 审美价值
  
  引言
  
  《天鹅》是音乐爱好者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有两首,其中一首是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笔下《天鹅湖》里的《天鹅》,另一首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笔下《动物狂欢节》里的《天鹅》。我们分别试从以下几方面去欣赏她们各自的精彩和魅力:
  
  一 《天鹅》的创作背景
  
  柴可夫基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不仅在俄国,而且在欧美都大量上演,他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和爱戴。其笔下《天鹅》的雏形创作于1872年的6月和7月之间。热爱大自然的柴科夫斯基来到美丽的乌克兰。住在卡绵卡的妹妹家里。妹妹家里的孩子们深得他的喜欢,他根据中世纪的德国童话为孩子们写了一部小型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3年以后,柴科夫斯基接受莫斯科皇家剧院经理部委托,以此为雏形创作芭蕾音乐。
  圣桑是十九世纪法国的作曲家,最先创作了交响诗这种体裁和歌剧《参孙与大利拉》。赢得人们的永久怀念:并以在开拓法国音乐方面所作的努力为人称颂。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艺术界是以浪漫主义为主流,1886年初。圣桑应邀为法国大提琴家夏尔,勒布克举办的狂欢节音乐会写了《动物狂欢节》这首组曲,《天鹅》则是这首组曲中的第十三首标题小曲。
  
  二 《天鹅》背后的故事
  
  柴可夫斯基笔下的《天鹅湖》是一个神话故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天鹅公主》和德国作家姆宙斯和童话《天鹅湖》。描述的是美丽的公主奥杰塔与女伴们在天鹅湖畔采摘鲜花,被住在悬崖上的恶魔罗特巴尔特用魔法变成了栖息在湖面上的一只白天鹅,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恢复人形,一日,公主与齐格弗力王子相遇,相爱了,公主向王子叙说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并告诉王子:唯有真诚的爱情才能破除魔法。最后爱情的力量战胜了魔法,奥杰塔得以恢复人身。
  圣桑笔下的《动物狂欢节》是采用当时某些音乐大师及他自己一些作品中的素材揉合其中,加以夸张和变形,并冠以动物的曲名,含有善意的戏谑成分和明显的讽刺色彩,因此。作者禁止在他生前出版和继续演出。只有第十三首《天鹅》是同意作为大提琴独奏曲单独出版和演奏。作者在乐曲中赋予天鹅某种拟人化的情操与美感,描绘与赞咏了天鹅的圣洁、优雅。
  
  三 《天鹅》主题乐句
  
  柴可夫斯基笔下的《天鹅湖》全剧分四幕。《天鹅》主题音乐b小调,中庸速度。4/4拍。如下图:
  这一主题由双簧管以动人的音色从高音区出现。扣人心弦,接着一个音阶级进式的上行乐句子出现,描绘出纯洁、端庄、温柔而略带忧伤的天鹅公主的形象。
  圣桑笔下的《天鹅》主题音乐G大调。中速,6/4拍。如下图:
  
  接着。在乐队伴奏下圆号用柔润的音色再现天鹅主题,小提琴和中提琴重复了双簧管奏出的如泣如诉的旋律。随后,整个乐队奏出悲愤的乐声,表现了对奥杰塔命运的同情。天鹅主题再次由整个乐队奏出后,大提琴等低音乐器将这一主题再一次轻轻地重复,仿佛在为奥杰塔的命运黯然神伤。
  圣桑笔下的《天鹅》是《动物狂欢节》里的第十三首小曲,由单主题发展而成的三部曲式。乐曲一开始,钢琴就以弱的力度在通过G大调的主和弦上的分解和弦,清晰而简洁地为我们奏出引子。使人仿佛透过淡淡的迷雾,看到了森林环抱之中的一泓湖水。宁静而清逸。接着由大提琴在中音区奏出旋律优美的天鹅主题。
  《动物狂欢节》里的中间部分由第一部分主题的音乐材料发展而成,如下图
  
  
  五 《天鹅》蕴含的审美价值
  
  好的艺术作品都蕴含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天鹅湖》中的“天鹅”主题音乐写了主人公优美纯洁的性格和忠贞不渝的爱情,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永恒追求。音乐具有鲜明的性格和强烈的感染力,使听众沉浸在诗一般的抒情、优美之中,通过“天鹅”主题音乐塑造了“白天鹅”的形象,由“天鹅”主题音乐而深化的富于旋律的《天鹅湖》全剧音乐被评论家们称之为“第一次使舞蹈作品具有了音乐的灵魂”。
  《动物狂欢节》里的“天鹅”主题音乐塑造了准确而感人的“白天鹅”的形象——高洁、庄重、典雅。同时对赋予天鹅某种拟人化的情操与美感进行赞咏,仿佛把人引入一种纯净崇高的境界。长久以来它特有的艺术美感一直打动着人们的心扉。
  这两首《天鹅》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倾听,带给人们的仍然是音乐最大程度的美。《天鹅》的魅力是永恒的,它将以跨越语言、跨越国家、跨越文化的艺术感染力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其他文献
[摘要]《西区故事》的诞生是音乐剧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创作集中了当时美国艺术界最优秀的制作人,它所展示出的艺术魅力,为音乐剧的创作树立了一个新的标准,作为一部一经上演使长盛不衰的经典音乐剧电影,它不仅在专业界也在普通观众群体里受到经久不息的如潮好评,它那感人至深的剧情、魅力十足的音乐以及恰如其分的舞蹈都成为音乐剧申的传世经典、它必将长久冲击人们的视听。  [关键词] 《西区故事》 剧情
摘要 在电影动画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别的素材资料,利用MPEG-7标准申的颜色描述子为基础,将其运用到检索电影素材方面可以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MPE6-7 影视素材检索 颜色特征 动画制作    1 引言    每部电影制作完成后,电影制作公司将有用的素材收集起来形成公司的素材库,以便在制作新的影片时利用以前积累的素材,这将大大缩短新影片的制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投资
[摘要]“成长”是个体的自我意识与外在的社会现实不断磨合的过程,也是青春期的焦虑、苦闷、寻找、期待等心理状态逐步得以调适的过程,电影《孔雀》将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成长母题”演绎为三段凝结着反叛与“弒父”情结的残酷青春物语,父辈/传统观念/家庭权威与子辈/正常人性/个体意志之间的矛盾冲突,直接导致了年轻一代在成长的历程中必然不断挣扎于反叛权威与认同命运的两极之间。  [关键词]《孔雀》叙事结构 成长
摘要 英国著名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是世界文学经典之一,曾多次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在全世界发行。在《简·爱》中作者张扬了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平等基础上的和谐婚姻,体现了简·爱为维护人格尊严,为争取自由平等而勇于抗争的精神和实现自我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 《简·爱》 新女性 成长 历程    英国著名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发表于1847年,自该小说问世以来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小
尽管被称为“她世纪”的时代似乎已经悄然来临,女性形象不再是单一的传统的贤妻良母或花瓶型的陪衬,而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状态,但另一方面,对女性美的描述依然逃脱不了“女人如花”的模式。即便是当今所谓的女强人也常常被人们冠之以“霸王花”或“铿锵玫瑰”的称号。以花喻人,尤其是女人,已是社会上司空见惯甚至用得很滥的譬喻,但从女权主义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男性视觉,是对女性的一种性别歧视。因为“当女性外观
[摘要]不幸与幸运是辩证的,无论在什么样的坏境中,只有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哲理性的寻求生存的机遇,才能成功。  [关键词]杰玛 理想的执着 生存的哲理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第81届奥斯卡8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改变剧本。最佳电影剪辑。最佳原创歌曲,最佳原创音乐,最佳音效合成,最佳摄影,最佳导演。一部看似普通的电影,为什么在导演丹尼·博伊尔手里却获那么多奖项?从获奖背景来看,在经济危机的国际环境
[摘要]导演王家卫在《东邪西毒》中借古代西部的时空,用后现代的手法把故事的时间、空间切割成零碎片断,来表达电影的主题,展现独特的电影风格,表现出渗透在影像碎片当中的都市隐喻与后现代情感意识。  [关键词]都市时空 影像碎片 后现代    从1988年的第一部电影开始。王家卫表达着几乎同一个母题,“世纪末的绝望和绝望中的追寻,在逃避和记忆之间暂时的居停”。在展示这些主题时,王家卫把故事的时间、空间切
[摘要]电影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一些经典元素,一些标准符号,可以让观者在瞬时悟出一些生活中的“道”。借好莱坞经典爱情片《魂断蓝桥》解读浪漫爱情的元素。  [关键词]电影艺术 经典 爱情 元素    一个聪颖的人,应该选一部好电影,在120分钟里体悟一些爱情之道。  禅师流传下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掉下悬崖的人,手上仅有一根树枝成为挽救生命的最后一线希望,可是一群耗子正在啮咬这根树枝,而悬
[摘要]女性地位的提升依赖女性本体价值的自律。而女性的精神空间应该是女性本体价值的核心,影片《云水谣》正是向我们展示7这样两个注重精神独立的女主角形象,它体现了当代人对当代女性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精神空间 女性 云水谣    年度爱情巨制《云水谣》上映仅十天票房就突破2600万大关,在上映前后都有古装大片围追堵截的情况下,《云水谣》的票房远远超过同期上映的进口大片《世贸中心》和《迈阿密风
[摘要]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既是电影的任务,也是它的功能,因此,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成了电影大众化的最好工具,反过来又因为电影而得到流传。  [关键词]电影音乐 电影歌曲 风格    电影音乐指的是电影中所有听得到的音乐。至于电影歌曲,也可以说就是指所有出现在电影里的歌曲。电影音乐和歌曲,也专指作曲家为影片创作的音乐和歌曲。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是电影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体裁。任何电影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