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赋存特征及物源探讨

来源 :中国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l6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近20年对中国东部海域的高精度调查取样,对渤海、黄海和东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数据进行了系统总结,旨在揭示其赋存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整个中国东部海域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稀土含量富集区,分别位于渤海西部泥质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济州岛西南泥质区以及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富集区内的表层沉积物稀土含量普遍高于180 mg/g;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配分模式和UCC配分模式显示出各海域较为一致的总体特征,与中国大陆的稀土元素分配曲线类似,指示了较强的陆源特征。通过对稀土元素各特征参数的
其他文献
基于采自冲绳海槽中部的CS2站柱状沉积物黏土矿物和AMS14C年代分析,探讨了末次冰消期以来冲绳海槽中部黏土矿物的物质来源及其环境指示意义。结果显示,CS2站黏土矿物以伊利石
弗里德曼的“如果”和罗斯巴德的“假若”  将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一八六七至一九六○)》,和奥地利学派的杰出代表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一起阅读,是件富于挑战性的事情。两部著作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 “经济大萧条 ”问题上,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原因解说,更有大相径庭的治疗药方,让人十足地体味了思想的奇异。挑战在于,两者之间,你似乎只能选择站队,要么是货币主义者,要么是奥地利学
1研究目的(Objective)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其东部的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是一条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主要由古元古代的变质岩系(辽河群、集安群和老岭群)和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