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动式语文逻辑课堂的设计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有逻辑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让互动成为必要,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规律 语文 教学设计
  人们对于语文教学的性质和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工具性”到“人文性”,再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不断变化,但是不变的是对课堂的关注,对课堂效果的关注,对课堂高效的追求。“翻转课堂”的出现,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翻转课堂的特点是“视频短小、精悍”“信息清晰、明确”“学习流程重构”“复习检测便捷”,它以互联网为媒介,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它跨越时空障碍,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成为现实,让教学更显实效。因此我们传统的课堂也必须有这样的“翻转”意识,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课堂教学设计的翻转不是无原则的翻转。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抓住其本质规律,即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有逻辑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让互动成为必要,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基于此,我们尝试进行互动式逻辑课堂的教学,要求教者课前紧扣“学有兴趣”“设疑”,讲究“设疑”的逻辑性、层次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注重引导学生“生疑”,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目标式的互动探究,在学生“经历”中找到答案和寻找答案的途径;最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何进行互动式逻辑课堂教学设计呢?
  一、基于学情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只有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才能设计出最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课堂教学预案。中学生突出的心理特点是求新求异,他们总是对未知的新鲜的知识充满好奇;他们总是因为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而充满动力;他们总是由于能学以致用而将知识记得牢固。只有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才是最有效的教学设计。
  基于学情的逻辑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是:
  (1)让学生做自己所能做。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让学生自主完成,强调学生的“经历”。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经验是在自己“经历”上的总结,学生只有在自主“读”和自己练习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得到经历、产生疑问、调动经验、自主解决。学生没有经过自主读书和自己练习的过程,是很难掌握一些知识、概念和方法的。“经历”本身符合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规律。因此,逻辑课堂的教学设计的前提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完成自己的阅读“经历”。
  (2)让学生疑自己之能疑。凡是学生能提出疑问的,让学生以书面的方式明确疑点,要求学生在“生疑”之后调动已有经验,主动思考,形成体验,为教学中的“设疑”与互动中“释疑”打下基础,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学生“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目的。
  二、基于文本解读
  “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语文课”,教者的学识不一、个性不一、教法不一,教学目的和课堂形式都有很大的区别。只有基于深入的文本解读,才能找出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关键,化繁为简、化无味为有趣,教给学生想学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解读文本的关键为:
  (1)把握文本的本质特征。教师把握文本的本质特征才能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教师解读文本要从“文”(表层文字)和“本”(深层根源)两个层面解读。从写作者带来的个体生活经历和情感认知、文本呈现出的艺术手法、语言的表达方式等角度把握文本本质特征。教师抓住文本的本质特征就找到了教学设计的钥匙,就能以文本特质为抓手,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确立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2)找准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连接点。苏教版教材是按照主题单元进行编写的,在进行逻辑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将整个单元进行整合,进行整体性的思考。文体特征、知识链接、训练主体、作业设置等都需要进行整体构思,即要呈现出主题单元的共性,也要突出所教文本的个性,因此就需要认真思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连接,达到“篇断而神不断”(即篇章独立,同时又是一个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效果,使文本发挥其最大效应。
  (3)找出教学设计的突破口。所谓教学设计的突破口,就是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从独特的角度、新颖的方式切入教学,有针对性地“设疑”,给学生创设急于“释疑”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互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必要。
  三、基于“设疑”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满堂灌”和教师“满堂问”为主要表现形式。在互动式语文逻辑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设疑是为了给学生设置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
  设疑需要注意的是:
  (1)独特的切入点(突破口)。可以从题目切入,可以从关键词切入,可以从文中独特的物切入,可以从表达方式切入,目的是设疑激趣,引发学生对文章重点的关注和思考。
  (2)设计一个核心问题,整堂课以核心问题为主线,逐层展开。
  (3)问题与问题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逻辑严谨。
  总而言之,互动式语文逻辑课堂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文本的创作规律、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在教学设计中,要在“自主”“互动”“探究”三个词上下功夫,目的是让學生在语文的课堂上有更多选择,更有目标、更讲方法。
  (作者为江苏省泰州市海军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的预诊要点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临颖县人民医院2004-10/2006-10经心电图检查确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结果:临床治愈55例,死亡13例。结论:早
根据南京地区某小区的3根试桩的试验,就嵌岩桩的承载机理,结合其数据,分析桩侧摩阻力以及桩端力的发挥情况,揭示南京地区嵌岩桩桩侧摩阻力的取值特点,对这一地区的同类基桩设
摘 要 “教师发展学校”是“学校发展教师”的目的,“学校发展教师”是“教师发展学校”的前提。学校采取多顶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实施“333”教师培训工程;搭建有效载体,开辟三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创设高效平台,发挥校级名师工作室的纽带作用;强化主流导向,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功能。这四项举措的实施为学校迈向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转型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 内在功能  学校发
现将我院2005—01/2006—12误诊为支原体感染的咳嗽变异性哮喘3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12例,5岁以下15例,5岁以上21例。本组临床上仅仅表现为单纯咳嗽,干
目的:观察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重度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8/2007-10我院应用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改良吻合器痔
镇江市支显宗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丹徒区上党镇。学校秉承“幼学器成”的校训,遵循“教育即培养良好习惯”的办学理念,瞄准“培养学生具有正确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人
文章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审视基桩承载力检测工作,对目前几种基桩承载力检测方法作了能耗分析,提出了完善基桩承载力检测的若干节能策略。
我院自2001-01以来采用小切口骨折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胫骨骨折58例61肢,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目的:了解院内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用ATB微生物鉴定仪、1D32C真菌鉴定板和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真菌鉴定,ATB Fungus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113株真菌标本
【摘 要】在初中阶段加强字词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更有助于他们阅读、写作水平的提高。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字词教学,才能上出扎实、高效的语文课。  【关键词】字词 趣味 语境 造句  当下的初中字词教学正处于边缘化状态,特别是在公开课、竞赛课中,很少看到扎实的字词教学。笔者认为,在初中阶段加强字词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更有助于他们阅读、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在趣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