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兴趣是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它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从学习的角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这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学习兴趣;物理;有效性
  
  一、实验观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尽可能地增加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资源。(1)用出乎意料之外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紧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意料之外。例如讲《惯性》一节时,教师把自己的手机压在一张纸条上。当老师快速抽出纸条时,手机仍在桌上,学生们感到惊奇。引起学生兴趣后,接着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文具盒放在一张薄纸条上,快速抽出薄纸,观察文具盒位置的变化,学生都积极去做。这种做法激发了他们的操作兴趣。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纸条被快速抽出之后,手表、文具盒不会掉在地上呢?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的好奇心被触动时,正是学习兴趣被唤起之时,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2)人的心理活动起源于问题,有疑问才会思考。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展新观念的起点。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热情,从而使其主动参与物理活动。在讲授《大气压》时,在讲台上放一皮碗,把皮碗压在桌上,然后再请一位学生上来把碗取下来,一位学生上来拿了很长时间拿不下来,同学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结果上来的学生仍拿不下来。我说:“看我的。”“我先放点气,再拿。”我自言自语,结果我把皮碗给拿下来。“老师,你怎么拿下来的?”“老师,你为什么放点气进去?”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
  二、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过程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中学物理教学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理解物理知识、学习物理技能、体验物理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物理浮沉条件”一节时,可以结合展示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木块放在水里总是浮在水面,而铁块放到水里总是下沉呢?话音刚落,班中几个成绩中等、比较活泼的男生脱口而出“木头比铁轻……”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这时教师用两个质量相同的铁块与木块放在水里,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仍是铁块下沉。学生感到疑惑不解。这时,教师又拿出废牙膏皮卷成小团,放到水里,则牙膏皮下沉,然后又将牙膏皮恢复成圆筒状头朝下放入水中,牙膏皮又浮在水面上,教师及时发问:牙膏皮的质量未变,为什么空心的牙膏皮能浮在水面上呢?由于教师的精心的设问,使学生情绪高涨,智力振奋,使他们由原来被动接受变成积极参与。学生很快得出:鼓起的牙膏皮体积变大了,所以上浮。教师紧接着提问:一个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它受到的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形成了一个可以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的问题: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兴趣再次被激发。第二步,引导学生考虑浮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学生再次经过讨论,学生提出下列猜想: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有关。(猜想、假设)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延续。第三步,怎样用实验来检验我们的猜想?组织学生深入探讨: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引导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制定计划),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实验探究中去。第四步,学生实验探究,强调实验中用到控制变量的单因素法的特点,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第五步,组织学习归纳总结得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个过程中许多学生得到了表扬,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信心。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这样设计,学生始终都很有兴趣,处于乐学的氛围中,不言而喻,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设计,是兴趣激发后的结果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发现法教学”,他指出:把一门科学教给一个人,不是要把他的结果记在心头,确切地说,就是要教给他参与知识建立起来的这一过程。
  实验设计是一种要求较高的实验能力,初中阶段要求较高。它主要过程为:提出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操作,对实验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在设计实验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建立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维信息多边交流的新型关系。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提高物理课的实效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其他文献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后提出的一项持续发展战略,它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课程则是教育的基石。创新驱动指明了高校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介绍化学史相关内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为确保《"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国务院于2011年印发
2012—2015年间,中外学者围绕或主要以《里耶秦简(壹)》所公布简牍为材料发表的研究论著即达177篇(部),其中期刊论文100篇,网络论文76篇,专著1部,涉及里耶秦简文本复原和秦代
通过对各地区节能形势进行分析,对照各地“十二五”后三年年均节能任务,前三季度,海南、宁夏、新疆等3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一级,节能形势十分严峻;江苏、安徽、福建、湖北、广西、贵
从古至今,家书都是连通家人情感的桥梁。满溢出来的是浓浓亲情,道不尽的是亲人之间的深切思念。《傅雷家书》,一本呕心沥血的教子良书,为我们展现的是父爱的苦心孤诣:一封封
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了长期以来企业传统风险管理中的诸多弊端,将风险管理推到了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最前沿。上世纪90年代中旬以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资本账户开放一直以来都是各国谨慎对待和关注的金融问题之一。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爆发了很多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令人们倾向于将金融的不安全与资本账户开放相挂钩。因此,在资
“融资难”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我国的创业型中小企业,2009年10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为这些创业型企业提供了融资的平台,如何成功上市是许多创业型IPO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但是
文章从俄罗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出发,阐述了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发展定位与特色,并提出了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