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角多肽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ei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梅花鹿角酶解多肽的制备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梅花鹿角为原料,单因素试验后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水酶法提取多肽工艺,对所得多肽进行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以及FRAP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 水酶法提取多肽工艺中最佳蛋白酶为胰蛋白酶,酶解最佳条件为pH 8.5,加酶量4000 U/g,酶解时间5 h,提取温度60℃;该酶解多肽的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在一定范围内均随多肽浓度的增大而活性增强,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结论 酶解法制备的梅花鹿角多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抗氧化肽的理想来源.
其他文献
重金属(HMs)污染是整个世界范围内都面临的环境问题.环境中过量的HMs不仅抑制植物生长,还会通过在植物中的累积经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因此,降低HMs污染并缓解HMs对植物的毒害影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油菜素内酯(BRs)是一类植物甾体激素,它在提高植物对不良环境胁迫的抗性和耐受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外源BRs对植物重金属胁迫的缓解作用已得以广泛研究,有关BRs缓解植物重金属胁迫内在机制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就外源BRs对植物HMs胁迫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
该文研究了微压内循环生物处理反应器(MPR)处理低温污水的效果,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和紫外光谱法分析了低温下溶解性有机物(DOM)的降解特性及组成变化.结果 表明:MPR对低温污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92%、71%和97%.三维荧光光谱图显示原水中有2个强烈的荧光峰,分别是类酪氨酸峰PeakB和类色氨酸峰Peak T1、Peak T2;在MPR处理过程中,出现类腐殖质峰PeakA且难以降解,成为出水主要荧光物质.通过平行因子分析法识别出MPR
目的 探讨苦参生品及麸炒品水提液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运用小鼠醋酸扭体方法评价苦参生品及麸炒品的镇痛作用;建立大鼠足肿胀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评价苦参生品及麸炒品的抗炎作用.结果 在扭体反应实验中,显示苦参生品及苦参麸炒品水提液均能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大鼠足肿胀实验中,显示苦参生品及苦参麸炒品水提液对角叉莱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苦参生品及麸炒品差异均
目的 观察青黛、苦参配伍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7细胞分化主要调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苦参组、青黛组、苦参+青黛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应用4%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自由饮用7天进行造模.造模第4天开始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药物治疗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疗程7天.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IL-17、IL-6水平,采
为了从不同尺度上挖掘空气质量指数及空气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的动力特征,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趋势样本熵,该方法能有效处理具有强烈趋势的非线性时间序列.运用该方法研究了湖南省14个市州的AQI及PM2.5和SO2的动力学结构,发现AQI与PM2.5的样本熵最接近,表明PM2.5序列与AQI的演变趋势相似.此外,发现14个市州的3个时间序列在5~9 d的尺度上呈现最大的样本熵,表明以5~9d为周期考虑的序列动力结构隐藏的信息量最大.进一步利用熵值对14个市州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了聚类,为寻找共同的污染源提供了依据
文章以壳聚糖(CTS)、纳米四氧化三铁为原材料,利用滴加成球法制备了CTS@纳米Fe3O4复合微球,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复合微球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CTS@纳米Fe3O4复合微球在不同质量比、pH以及温度条件下对水中As(Ⅲ)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等温吸附及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 表明,吸附量与微球中纳米Fe3O4质量比呈正相关,在CTS/纳米FbO4质量比=1∶2时,吸附量最佳可达到18.9025 mg/g.整个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
蓝藻水华严重影响水环境健康和用水安全,化学絮凝法能高效去除水中藻类.该文以铁盐和亚铁盐为混凝剂、磁性藻基炭(MAB)为助凝剂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确定了铁盐的最优投配比和MAB的最佳投加量,探讨了MAB对铁盐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助凝效果和机理.结果 表明,铁盐最优Fe2+∶OH-∶Fe3+投配比例为2∶6∶0.3,投药量以[Fe2+]计为1mmol/L,MAB最佳投加量为30 mg/L.MAB提高了铁盐去除铜绿微囊藻及相关污染物的混凝效果,促进藻细胞与铁盐水解产物作用生成密实性更好的藻絮体沉淀物,并且具备良
目的 探讨黄精芡实汤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骨骼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葡萄糖运载体4(GLUT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15月龄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精芡实汤高、中、低剂量组.测定小鼠体重,血糖,Western blot法测定脂肪PI3K、AKT2和GLUT4蛋白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体重、血糖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P<0.05),脂肪组织中PI3K、AKT2和GLUT4蛋白表达下
目的 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炒槐角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槐角中的芦丁、染料木苷、槐角苷为考察指标,选择炒制时间、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优选最佳炒制工艺.结果 加权评分优化后确定炒槐角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时间18min,炒制温度100℃.结论 优选的炒槐角炮制工艺简便、稳定可行,规范了炮制工艺,为炒槐角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为了通过对磷和藻类的控制实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快速修复,该文采用CMK+LMB联用方法对富营养化水体开展修复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絮凝剂或镧改性膨润土的使用存在的局限性,CMK+LMB联用能够快速沉淀水体中的藻细胞及除磷.实验开始后第1天,藻细胞密度从实验前的14.37×106 cell/L迅速降至3.20×106 cell/L,降幅达到78%.实验开始后水体透明度从0.42m迅速提高至1.2 in,水体水质大幅度改善,第6天水体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改善至中营养水平;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的稳定性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