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uhu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不同病程阶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特点,探讨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2011年5—7月SFTS患者12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按照临床预后分为痊愈组(9例)和死亡组(3例)。32名健康对照者均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定量检测健康对照者及SFTS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外周血中CD3+即T细胞总数、CD4+即辅助性T细胞(Th细胞)、CD8+即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以及CD3-CD16+CD56+即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其与肝功能、血清酶学、WBC和PLT的关系。SFTS 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5例以下小样本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

SFTS痊愈组患者在病毒感染早期,Th/Tc比值倒置,外周血中Th细胞在病程第5天(d5)、d7、d9数量分别为(740.9±6.4)、(836.2±272.3)、(1083.6±319.7)个/μ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351.4±295.1)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883、-4.235、-2.145,P均<0.05);外周血中Tc细胞在病程d7、d9、d11、d13、d15数量分别为(1006.3±356.5)、(1166.4±242.4)、(1102.4±245.9)、(991.3±205.1)、(886.5±154.5)个/μ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90.1±194.8)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312、5.661、4.574、3.874、2.382,P均 < 0.05)。至病程d9开始NK细胞明显下降;伴随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患者外周血WBC和PLT计数显著下降,血清ALT、AST和LDH、CK等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并随着CD4+细胞计数增加和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正常,大部分患者的WBC、PLT、ALT、AST、LDH、CK等指标也逐步恢复正常。SFTS死亡组患者则表现为T淋巴细胞总数和Th细胞显著减少,病程d7、d8、d9 T淋巴细胞总数分别为(735.9±359.9)、(724.9±125.9)、(845.3±389.3)个/μl;Th细胞计数分别为(533.2±246.9)、(532.1±105.7)、(551.7±86.9)个/μ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727.9±230.2)个/μl和(1351.4±295.1)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828、-2.342、-2.342和-2.828、-2.342、-2.342,P均<0.05)。NK细胞计数在病程d7、d8、d9分别为(1141.8±415.5)、(1047.2±68.4)、(1276.3±545.3)个/μ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70.7±242.2)个/μl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180、-2.335、-2.258,P均<0.05)。

结论

SFTS患者有明显的细胞免疫损伤,其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与临床分型及预后相关;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和CD4+细胞显著减少,同时伴有NK细胞显著增加,可能是SFTS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826-831)

其他文献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阳光再次照耀在这本光荣、骄傲却始终坚持梦想的期刊上.在此,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向全国广大长期奋斗在服务人民、保障人民健康事业第一线的医院管理工作者和医务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始终关心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新春的祝福!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以为,实现中
期刊
目的 分析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和卫生服务利用现状,评价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和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方法 采用集中曲线和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CI)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床位、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诊疗人次、住院人次等卫生资源进行公平性评价.结果 卫生资源配置集中指数分别为卫生技术人员0.038,医疗机构床位-0.012,医疗卫生机构-0.116.卫生服务
目的 验证ETS1基因在北方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在山东汉族人群中收集231例SLE患者和474名正常对照,采用Taqman探针对ETS1基因3’非翻译区区域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1128334与rs4937333进行基因分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和单倍型分析.结果 rs1128334等
目的 对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分析造成部分省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文献研究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结果 31个省市中,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973,总体有效省市18个,非总体有效省市13个,分别占被评价省市的58.1%和41.9%.结论 非总体有效的13个省市为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优化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覆盖城乡的卫生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省域和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卫生管理体制和卫生服务水平相对落后,卫生领域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省域卫生资源条块分割、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合理、使用不合理,卫生资源构成要素过于狭义、陈旧,卫生资源配置短缺与浪费并存等问题广泛存在.传统的卫生资源指标体系基本围绕卫生人力、物力、财力等卫生硬资源,而忽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