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责任与爱,软肋与盔甲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罪》里面有一句台词特别的中肯。“犯罪本身就是毒品,如果它让你尝试到了自由、尊严、权势的味道,你这辈子都戒不掉……”
  美国漫威电影里的超级大英雄也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一个人尝过了责任的滋味,也会戒不掉,而且越来越坚定,从而成为一生的信念。
  余罪是一个特别有人际交往天分的孩子。他很聪明,能够观察洞悉到他人的心理,也对自身有了解,自己就是个小人物,他的愿望是片警不是精英。所以用贩毒老大傅国生的评价就是——真实。自幼家贫,常年被欺负,余罪的童年,充满了弱肉强食求生存的印象。他的邪气,他的暴戾,都是真的。这才是余罪能够一直骗过傅老大的原因。所以,警官许平秋选中的,就是余罪身上的底层价值观,也是他独有的,以罪犯心理去揣摩犯罪者。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决定了这个人能不能脱颖而出,而一个人的心志情感,则决定了他追求自由,还是承担责任?成为枭雄,还是做一个英雄?责任,对此时的余罪来讲,是他的软肋。许平秋为了让余罪担当卧底,没有选择用责任劝说也没有道德逼迫,而是摸准他的脉,第一步用打破傅国生的假象来唤起他的正义,第二步用警衔明予利益暗用尊重,给了余罪选择当卧底的精神意义。
  余罪的特别其实就在于,他的胆怯、柔情是真的,他的义气和正义感也是真的。他的不卑不亢,就是他在边界地带的行走规则,寻找到正统警察与马仔之间的处事平衡。
  邪恶总是比正义多出一种危险的魅力,不过呢,正义却比邪恶力量大。这不是套话,是事实。
  所有的犯罪集团,包括贩毒分子们,都是靠钱财和权势,进行利益绑定。这种绑定脆弱不堪,动不动就会相互残杀。
  责任沉重艰辛,余罪一开始不愿意当卧底,因为人性总是趋利避害,但是呢,人性就是这么奇妙。责任对应的,其实是爱。我们往往基于想要维护所爱惜的人,捍卫美好的情感,而不得不背负起责任。最终,余罪选择了将卧底任务坚定地执行下去,爱让责任变成了他的盔甲。
  这种选择的确显得无趣而痛苦,但会得到另外一种心理满足,更加绵长温暖,信念踏实,内心笃定,甚至可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社会价值观的认同,软肋变成盔甲,自我获得统一,这是对英雄的高级奖赏。
  人的心念摇摆不定,就在于理智和情感的冲突。余罪对许平秋会抱怨会讨价还价,偶遇父亲时,情急之下他会翻脸咒骂,而面对他喜欢的女孩安嘉璐的订婚时,余罪选择远离与告别……因为在罪恶面前,情感也会成为被利用的软肋。
  余罪心中有太多的爱,许平秋看准这一点,给这只难驯的猴子套上了警服。心里没有向往,穿上警服也不会变身,而心里认同了那一身警服和背后的社会正义,不穿,也一样是个真正的警察。
  余罪这个小人物,就是这样成为了英雄的……
  (墨晗摘自24楼影院)
其他文献
食物是一种世界语言。  飘着芝麻香的哈尔瓦酥糖,缀满干玫瑰花瓣的冰冻果子露,用传统香料隔夜腌制、烤得滋滋作响的卡博串……在美国匹兹堡市,Conflict Kitchen(“冲突厨房”)这一季的伊朗特色美食让“吃货们”大呼过瘾。  人们往往对冲突避之不及,但 Conflict Kitchen 却因“冲突”而生。这家餐厅专门提供与美国有矛盾国家的传统美食,每隔六个月左右换一次菜单。2010年开业以来,
期刊
说到“偷拍”,总让人觉得不太光彩。不过有这么一个人,50年间一直玩“偷拍”,非但没有被人唾弃,反而受到无数人尊敬。  他就是比尔·坎宁安(Bill Cunningham),时尚街拍界的鼻祖。早些时候,如果你去纽约市第五大道和57街口就会看到,坎宁安总是骑一辆破自行车,举着一部老旧相机,常年穿着从劳保商店里买来的蓝色工装。虽然已经82岁高龄,但来往车流中,坎宁安依然身手迅捷。举起相机,按动快门,不过
期刊
“喜欢上一个人”,发生在14岁,是被禁止的。在这种心事重重无法自处的阶段,幸而班主任杨震宇的一个特殊的作文训练,制造了一个情绪的出口,缓解了我的内伤。  作文课时杨震宇把几张图钉在画架上,图片内容分别是人物、静物和风景,然后让我们选一张有感觉的图片写作文。  我正处在暗恋中,情感特别丰沛,特别需要借题发挥,随便选了那张风景,洋洋洒洒写了篇以“伤离别”为主题的文章。  隔周,我的作文被当作范文朗读。
期刊
刘阳1981年出生于北京,从小就对老北京的历史有着浓厚兴趣。12岁那年暑假,刘阳打算去颐和园逛逛,结果一不留神坐错了公交车,阴差阳错地到了圆明园。在此之前,他对圆明园的全部印象就是教科书上那张标志性的大水法的图片,可现实是,刘阳只看到了一堆光秃秃的大石头。正在扫兴之际,他无意中又走进了旁边的展览馆,展馆中介绍的圆明园先前的盛况让他震惊了:美轮美奂的中式园林、风格迥异的建筑造型、惊心动魄的历史,这些
期刊
说你心里想说的话。  小学时,有一次竞选班委,我们班上70多人,大概有一半的人都报名参加。  抽签时,我抽到了倒数第二的顺位,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我坐在下面,听着同学们的演讲,思绪万千。我发现大家虽然此前都没什么竞选经验,但讲的内容竟然都相差不多,我越听越心惊,我以为存在一个标准的格式,每个人都要按此要求来准备,而无知的我完全对这格式没有概念,我准备的演讲稿纯粹是心里有什么就写了什么,就像一封信。
期刊
朋友从葡萄牙回国探亲,对我说了这样一件趣事:他在里斯本的房东爱德华先生虽已年逾古稀,但依然很新潮,特别喜欢女歌星莎伊克。  一天,听说莎伊克将要到社区来演出,爱德华显得很兴奋,专门准备了一个崭新的笔记本,要请莎伊克签名留念。  莎伊克如期来到社区演出。可我找遍了家里每个屋子,都不见爱德华。最后在后花园,只见爱德华正站在花园中,一动不动仰望着天空。我到他跟前,拽着他的胳膊,心急火燎地说,莎伊克的演唱
期刊
一个沿街卖唱碟的小贩向我推销碟片。他向我推荐MP3音乐碟,说里面有二百多首好听的歌,而且价格便宜,只要十元钱。  但我花了十元钱,在他那里挑了一张封面有些破损、看起来有些年头的CD碟,里面只有十首歌。小贩看着我,有些莫名其妙,觉得他赚了,我亏了。  但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同样一首歌,采取不同的压缩格式,音质是完全不同的。对好音乐听多后,耳朵就娇贵了,容不得失真,容不得有杂音,一首好曲子,如果是
期刊
国内首档方言音乐综艺节目《十三亿分贝》在视频网站爱奇艺上线,这是一档以“地方话”为演唱形式,对歌曲进行改编、翻唱、创作的节目。作为领队的汪涵和大张伟将从海选中优胜的80组音乐人里组队进行对抗。另外,节目组还请到了撒贝宁和黄绮珊,分别作为两人的“军师”。每期节目中,将有五到六组音乐人带来自己的方言歌曲,其中大部分是原创方言曲目。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继承的汪涵,此次更是担任了《十三亿分贝》的总策划。在汪
期刊
由陆川执导的迪士尼动物大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在近期公映,并将于2017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全球发行。《我们诞生在中国》以中国独有的三个野生动物家庭为主线:国宝四川大熊猫、濒危动物川金丝猴和常年隐居的雪豹,用交叉剪辑的方式讲述了其各自在神秘的自然保护区出生、成长的感人故事。影片在幽默和欢笑中隐藏着对于成长的不舍和感动。严酷的自然环境、天敌的威胁,都无法阻挡这些野生动物从出生伊始就追随自己种族千万
期刊
“吃一口,感觉整个宇宙都要美哭了。”“美丽到舍不得吃,但又美味到忍不住不吃。”什么样的美味让吃货如此不吝美誉之词?它就是日本东京的“小笹”羊羹。  “小笹”的店坐落于吉祥寺,只有3平米,就卖羊羹和最中饼两种点心,年收入却高达3亿日元。  许多人早上四五点就来排队,赶上节假日,有人半夜1点就来排队,这种情况已持续了46年。小笹从没做过广告,店面小而朴素,但人们就愿意排队来买。  羊羹为何物?羊羹最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