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梅南“现象学写作”及其实践性探究

来源 :贺州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学写作是马克斯·范梅南就现象学研究提出的研究方法,在他的著作《实践现象学》中可以看出,现象学写作这一方法对写作活动有很好的参考作用.现象学写作文本呈现为追寻意义以及描述性等显著特征.这一方法强调回归事物本身,尽可能用描述性的、不加修饰以及总结性的语言还原事情本真.现象学写作还强调同一主题文本材料的收集以及分析,材料的顺序也是在研究时需要注意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排序、阅读及分析,进而对同一主题的写作有新的认识并引导该主题的写作.
其他文献
广西富川民间契约文书是当地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献资料.通过梳理新发现的明清以来富川民间契约文书,结合实地田野调查资料,可以看到当地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群体的田亩计量方式具有区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坵、块、稝、花、把、斗、石等成为当地人民常见的田亩计量单位,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我们研究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现象具有重要的价值.
壮语辅音的闭塞音具有一定的类型学特征,在闭塞音系列数量、闭塞音发音部位数目以及伴随闭塞音的次要调音部位类型等三个方面显现出壮语方言鲜明的语音学特征.壮语方言闭塞音在系列数上以两分格局为主,在发音部位上都采用双唇、齿龈、软腭、喉四个发音部位,伴随的次要调音部位类型分别是圆唇化、腭化以及极少的软腭化.
《汉语大字典》一、二版注音存在差异情况多达1400余例.注音产生差异的字,多为生僻字,研究中运用音韵学的相关知识选取了(疵)、(痰)、(糉)、(聍)、(逢)、襑、苬、罿等八例注音存在差异的字,探讨生僻字应该怎样注音,同时对注音不正确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汉语大字典》的后续修订提供参考.
“不必”与“未必”是现代汉语中两个词形相近,词义却完全不同的语气副词.通过对二者的委婉用法和主观推断两个方面的详细考察,认为“不必”具有一定的委婉用法,但无论是从说话者的视角、委婉用法的使用情况还是语符序列位置来看,“未必”的主观性程度都强于“不必”.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分析影响二者主观性差异的因素,包括语法化进度、语体色彩、“不”与“未”的语义差异等内容.二者共同的演变机制为词汇句法层面的重新分析和语用层面的高频使用.
VVC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在廉江客方言中有较高的能产性.廉江客方言VVC结构有“动词重叠+结果补语”“动词重叠+趋向补语”“动词重叠+数量补语”和“动词重叠+处所补语”四种表现方式,其中重叠的动词一般选用非消极意义的自主、可控且能反复使用的单音节或双音节动词.语法形式上,VVC结构的重叠动词之间不能插入任何成分,但VVC句式中宾语所处位置十分灵活,且VVC结构能同时存在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语法意义上,其表现为以期“通过反复和持续的动作行为达到C结果”,语用上则呈现出委婉祈使或评价建议的交际效果.
城市空间正义作为城市哲学发展的核心概念和主线,包括丰富的伦理精神和内涵.从生态伦理的视野出发,城市空间正义的生态伦理诉求可以从空间生产正义、空间分配正义和空间消费正义来阐发.在资本逻辑主导的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城市中出现了空间异化、空间剥夺和空间区隔等城市空间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方面入手,明确城市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发挥政府的作用来弥补资本逻辑的缺陷.
20世纪90年代,民族志文学在中国文坛兴起.这是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新的文学式样,自产生以来,发展迅速,短短30年,便已取得了可观的创作成绩,在全国文坛产生了广泛影响.与此同时,学术界也较早注意到了这一创作发展态势,并迅速介入,从多个方向开展了相关研究.相关研究的角度主要有:这种文学现象的名称、来源、特征、价值和意义及民族志文学批评的现状等.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将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这种新兴的文学,也让我们认识到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新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也将由此得以明确.
《大唐西域记》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佛教文献,其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语言面貌.对书中合成方位词进行穷尽考察和语义特征分析,发现书中方位词的双音化有四种具体形式:前缀“之/以”+方位词;方位词+后缀“面/方/侧”;同维度下的义类组合;反义连用.书中方位词的复音节化代表着中古时期方位词复音节化的一般特征.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大学生作为网络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必不可少的力量.认清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实依据,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价值取向,找准推进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路径,做到有声有色、有理有据、有血有肉、有始有终,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度、力度、温度、长度,对于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守住网络国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艾丽丝·门罗的生活经历与其“女性书写”之间,具有明显的互文性.她的优秀短篇小说《男孩与女孩》借助对“女孩”成长路线的描述,还原了“女孩”的权力关系如何在社会结构关系之下被不断再生产;她的《办公室》则通过“办公室”这个场域,展现了女性如何在社会的窥探侵扰之下,重新退回家庭成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