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观测时段对地磁基线值观测质量影响的分析研究

来源 :华南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c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线值的观测质量是综合评价地磁台观测资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肇庆地磁台2007年9月18日进行的连续46组绝对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相应时段基线值的稳定性及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磁静日的不同时段进行的绝对观测对基线值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基线值观测精度较高。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水口水电站重力坝强震反应台阵在古田ML4.1、ML4.6地震中获得了强震资料,通过对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得到以下认识:如果仅用基岩自由场顺河向振动的峰值加速度进行估算,该大坝遭受的地震强度达到Ⅵ度,这与通过现场灾害评估得出大坝位于Ⅴ度区外的结论相悖;坝底和基岩自由场竖直向和顺河向振动情况一致,但幅度存在差异;对于坝体的峰值加速度,相比较于坝底,坝中部三方向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大,坝顶三方向均有不同程度的
期刊
从大震前中小地震活动的增强过程和大地震常常发生在异常区外围的现象出发,提出用描述地震分布时、空、强基本特点的空间集中度C、地震危险度D和地震强度因子Mf进行交江预测未来中
VPN是一种新的网络技术,它提供了一种通过公用网络安全地对企业内部专用网络进行远程访问的连接方式.介绍了VPN技术的特点,并以广东地震信息网为例,说明如何在Windows 2000 S
指出了传统的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方法的局限性。对水化学连续自动观测技术 ,特别是适合在我国地震台网推广应用的电化学分析技术进行了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可用于地理信息的处理,这是众所周知的,其实地理信息系统有更多用途,提出了将地理信息系统用于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及建议。
根据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历史地震烈度记录等资料 ,对 1931年 9月 2 1日南海西沙群岛北海中 6 级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进行了讨论。该次地震广州、三水、中山等地的烈度达 5° ,5°等震线长轴大体呈NW向。由大致勾画的等烈度线图推测 ,其震中位置应从现定微观震中向东推移 110km (2 0°N ,114 1°E)。参考我国 6 ~ 7 级地震的震中位置与V度等震线最远距离的统计结果
为了评估强夯地震效应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从时域、频域等角度分析强夯地震效应的衰减规律,给出了强夯地震动加速度。与距离R的衰减关系。对强夯地震信号做频谱分析表明,强夯地
在“九五”期间新疆地震局架设了FTP服务器,向监测预报和科研人员提供数据服务并提供与地震相关的各类信息,通过几年的运行,应用的范围已逐渐扩展。阐述了FTP的概念、作用以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