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汤显祖的“唯情说”与西方绘画“表现主义”的联系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1984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明代汤显祖的“唯情说”为研究视角,重新审视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从社会背景、艺术创作情感的重要性、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创作的哲学倾向等方面,探讨“唯情说”与西方绘画“表现主义”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汤显祖;“唯情说”;“表现主义”;西方绘画
  一、引言
  与西方美术比较,中国传统绘画历来注重表现、写意,西方绘画却注重再现、写实。因而,中西艺术是走着两条不同的艺术道路。但是,通过对明代汤显祖的“唯情说”与西方绘画“表现主义”的分析,笔者认为中西方艺术在时空上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汤显祖“唯情说”与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唯情说”是明代汤显祖的重要美学思想。汤氏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是“情”。由“情”而生,由“情”感人,并把“情”和封建伦理规范的“理”及封建专制法律制度的“法”相对立,主张个性解放、个性自由[1]。
  西方绘画主张写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绘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却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传统的写实走上了现代主义道路,如“表现主义”就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代表之一。“表现主义”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之一,流行于20世纪德、法、奧地利等国。作为社团,它主要活动在德国。1901年法国画家埃尔韦在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中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它首次表现在绘画界,其后发展到文学、音乐、戏剧等领域。它认为艺术是表现而不再是再现。艺术是一种内在需要的外在表现,反对传统观念对个性发展的束缚,强调描写内心活动、直觉、梦幻和潜意识等[2]。
  总之,“表现主义”强调自我的表现和主观意象的表达,反对传统法则并运用夸张的艺术变形手法,发泄内心的感受。
  三、“唯情说”与西方绘画“表现主义”的联系
  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社会背景来说,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都是带有资本主义的因素
  明代资本主义的萌芽,促使当时的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同时,它也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正如长北在其中国艺术史纲上所说,“晚明清初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折射,具有鲜明的近代人本主义色彩,一定程度上是西学东渐的结果[3]。”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也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年代。在西方绘画界,“表现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事实上,汤显祖生活的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向没落,在它的内部开始缓慢地萌发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因素。因此,汤氏的“唯情说”与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的产生,其社会背景跟资本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从艺术创作上来说,它们都强调情感的重要性,注重表现人的欲望,并且敢于创新与批判传统
  明代文坛上就盛行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后来还出现了前五子、后五子,即文学上的“复古派”。汤显祖所处的时代正处于文艺复古的时期,在绘画上的复古也有典型的代表,如明中期的宫廷绘画、“松江花派”等,它们都有着摹古的倾向。汤氏作为一个重创新而反对复古的文人,其在文学艺术创作上,十分强调直抒心情,反对盲目摹古、墨守成规。他就曾批评过当时那种毫无生气的文字,说:“今之为士者,习为试墨之文,久之,无往而非墨也。犹为词臣者,习为试程,久之,无往而非程也。宁惟制举之文,令勉强为古文词、诗歌,亦无往而非墨程也者。”
  汤显祖之所以有这种反判心理,提倡创新与他所接受古代优秀的文化思想、社会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思想主要是接受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思想。明代中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哲学上,出现了何心隐、罗汝芳、李贽等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汤显祖早年为罗汝芳的学生,自小跟他学道,读“非圣之书”,后来又与激进的禅宗大师紫柏交朋友,尤其敬仰激进的思想家李贽,读其《焚书》,十分倾慕。
  众所周知,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不但敢于批判传统、强调艺术形式的创新,而且突出人的主观情感与欲望的表达。事实上,这正与汤氏的“唯情说”存在着一致性。
  (三)从哲学倾向上来说,它们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在思想上,明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加强专制统治,从一开始就奉程朱理学为官方正统思想。“理学的忠孝节义观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窒息了人的创造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被视为绝对权威的理学,已日趋教条、僵化,并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与观念。加之,理学具有崇尚务虚、鄙视务实、高谈天理性命等特点,不能解释当时社会中出现的种种尖锐矛盾。因此,到明代中期,出现了一股怀疑程朱理学的“浪漫主义思潮”。一批有先进意识的知识分子,以“阳明心学重本心、重个性的理论武器,向传统儒家伦理美学发起了攻击,掀起了一场情感美术学思潮,或称为浪漫主义思潮”。受其影响,晚明社会审美转为重情感、个性、自由、独创,传达了他们个性解放的呼声,如王守仁、汤显祖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笔者认为,汤显祖的“唯情说”是在王阳明心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王的心学的延续与发展。王阳明的心学既批评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又提倡心即理、致良知”,过分强调主观的“心”,强调意识的重要作用,并把“心”(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王阳明对程朱理学的批评,只不过是企图用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去补充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在这种哲学倾向上,他的思想明显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汤显祖少年时受学于罗汝芳,罗是泰州学派王艮的三传弟子,这一学派承继了王守仁哲学思想中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加以发展,又称“左派王学”。此学派抨击程朱理学,怀疑封建教条,反对束缚个性。汤显祖的艺术思想或者说美学思想的核心,可以用一个“情”字来概括。
  汤氏的思想是受王阳明的心学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属于“唯心论”。这可以通过对汤氏“唯情说”的理论分析,得出以上的结论。汤氏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是“情”。按照马克思文艺理论来讲,汤显祖对于艺术本质的理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至于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其在哲学上是受西方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说的影响,因而,二者在哲学范畴上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关于此观点,我们可通过对“表现主义”的先驱——蒙克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得知。《呐喊》是蒙克成名作之一,画家绘制了“波浪状血红的云,回旋的海湾,挤压变形的脑袋”等内容,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通过理解其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强烈的情感表达以及表现的欲望等。这正如周绍斌先生所言:“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不是通过描绘生活情景而是通过人物内心里的真实袒露,受尼采哲学和弗洛伊德观念的影响[4]。”
  四、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们找到了汤氏的“唯情说”与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的某些联系。因此,笔者认为中西方艺术存在着联系点,在某些方面有着一致性。当然,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有限的。
  注释:
  [1]见汤显祖《张元长嘘云轩文字序》,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诗文卷三十二,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1139.
  参考文献:
  [1][2]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97.526.
  [3]长北.中国艺术史纲(插图本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80.
  [4]周绍斌.西方美术作品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35.
  作者简介:
  杨建平,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与美术教育。
其他文献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加强对其的技术管理。在具体的道桥施工中要适应行
现在我国大多硫化机加热都采用蒸汽,蒸汽在硫化中的作用与压力等级的热源不同,是硫化机加热的主要介质,并及时准确地在硫化过程中提供充足的热量,是保证硫化质量的重要条件,
摘 要:笔墨是中国画艺术特色的重要部分,它已成为整个中国画的代名词。笔墨是中国画发展的最核心焦点。从中国画笔墨线之美、中国画笔墨结构美、中国画笔墨风格美三个方面来阐述,讲述中国画笔墨的继承与创新,并进一步研究笔墨美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线;结构;风格  国画作为中国的艺术瑰宝,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生动的文化背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不同于西画的体面和色彩的交织,中国画是由水墨
本文以HYSY钻井平台上层建筑的制作为例,在对大面积薄板焊接拼接过程中产生变形的机理的分析与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现场成功施工经验,总结并介绍了分段焊法在船舶行业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图书馆想要重新发展,也必须要实现大学图书馆的科学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以此确保大学图书馆能够满足新社会需求。本文重点分析
摘 要: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画种,它的前身是以漆器的形式存在的。现代漆画以其独特的材料美、丰富的肌理美展现给世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能够与现代意识产生极大的契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激起了人们对大漆艺术领域探索的热情。将蛋壳、螺钿、瓷片等有着不同美感的材料与大漆交汇在一起,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漆艺语言。  关键词:漆画;材质美;现代;传统  《髹饰录》记载:“凡一切造物,禽羽兽毛、鱼鳞、介甲,有文彰者皆象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属上呼吸道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咽部干燥、痒痛、梗阻感或引起咳嗽等。西医治疗多以改善局部症状为主,症状仍反复发作。该病隶属
鲁棒控制作为一种主动控制策略,常常与其他控制策略相结合,进而用于各类机械系统中。本文对近年来综合鲁棒控制策略在不同机械系统中运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摘 要:艺术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不一定是完全程度上地反映社会生活,我们依然要秉持全面、客观、严谨的态度。同时,艺术高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高度概括的集中反映,凝聚了艺术家的智慧与技巧,令我们珍视与敬仰。从透视、鬼神主题创作等角度重析艺术与社会生活,提出思考。  关键词:艺术;社会生活;艺术灵感;透视;再析  一、关于艺术  艺术一词,由“艺”和“术”组成。艺,在甲骨文中即“埶”,是
摘 要:传统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内化的最好证明,可以说,在传统服饰中,传统服饰的图案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服饰美学本身,成为了见证与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作为考察对象,对赫哲族的传统服饰图案进行研究,以此追随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与赫哲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从服饰美学的角度上,以赫哲族的文化信仰作为切入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赫哲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