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洋的亲密接触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jia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暑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海。我一直没有机会接近海洋,甚至连海水的咸味都没有尝过。不过我曾在一本厚厚的叫《我们的世界》的书中,读过一段有关大海的描写,使我对海洋充满了好奇,渴望能够触摸一下那茫茫的大海,感受一下那汹涌澎湃的波涛。当我知道我的夙愿终于就要实现时,小小的心脏激动得跳个不停。
  她们一替我换好游泳衣,我便迫不及待地在温暖的沙滩上奔跑起来,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海水中。我感到巨浪的冲击和沉浮,令我快乐得有些战栗。突然,我的脚不小心撞上了一块岩石,随后一个浪头打在我头上。我伸出双手,拼命想要抓住什么东西,可是只有海水和一些绊在脸上的海草。无论我如何努力都无济于事。浪花好像和我玩耍一样,把我抛来抛去,弄得我晕头转向,真是可怕极了。在我的脚下没有了广大而坚实的土地,除了这陌生、四面八方向我涌来的海浪外,似乎世上所有一切都已不复存在了,没有生命,没有空气,没有温暖,没有爱。
  最后,大海似乎对我这个新的玩物厌倦了,终于又把我们抛上了岸边。莎莉文小姐立即紧紧地把我抱在了怀里。哦,多可亲、多温暖的怀抱啊!当我从恐惧中恢复过来后,第一句话就是:“是谁把盐放在海水里的?”
  同海水第一次接触,我就尝到了大海的厉害。打那以后,我便不敢下海了,就爱穿着游泳衣,坐在大岩石上去感受海浪打着岩石,溅起了骤雨般的浪花,向我迎头泼来。我可以感觉到浪花在猛烈地拍打海岸,小鹅卵石在滚动,狂怒的海浪似乎在摇撼着整个海滩,空气也随着海浪在颤动。海浪打在岩石上破碎了,退了下去,随后又聚拢来,发起更猛烈的冲击。我一动不动地死死扒着岩石,任凭愤怒的大海冲击和咆哮!
  (节选自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题目为编者加)
  赏读
  选文以“我”与大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主线贯串行文,字里行间表达了“我”对大海渴望亲近的心情。当“我”第一次走进海洋中时,却被它当作一个玩物,作者在此借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大量的细节描写行文,如“浪花好像和我玩耍一样,把我抛来抛去,弄得我晕头转向,真是可怕极了”一句便体现出了“我”對大海由期望转变为恐惧的心理过程。
其他文献
【要点讲解】  在口语交际中,善于应对不仅能化解矛盾,化被动为主动,还能摆脱尴尬的境况,营造和谐的气氛。当然,反驳他人的意见时除了要有敏锐的思维外,还得具备一定的、和善的气氛,否则就不是反驳,而是吵架了。  【专项训练】  1.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
期刊
中午下班,我骑上车子,拐出校门,路上行人匆匆,车如流水。在一片嘈杂背景中,一只白色的蝴蝶从高空翩跹而来。我端坐车上,惯常地挺着脊背,目视前方,对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然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那只蝴蝶朝着我的正前方飞来,我看着它,仍然没意识到什么。再然后,那只蝴蝶拂过我的脸颊,在我的左脸上方,轻轻地停留了片刻,非常柔软的触碰,不过就两三秒的工夫,它又翩跹而去。它的翅膀像最轻盈细小的羽毛一下子击
期刊
【阅读前言】  反问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从而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设问则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作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设问和反问虽然都属于无疑而问,但有着明显的区别: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2.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自己的观点。3.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则
期刊
【诗词展示】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名句点睛】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诗人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便写下了这首小诗。本诗虽然写的只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过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无奈与忧伤的情怀,这也是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之作。其中,
期刊
刚回到家,妈妈就提着包催我快点收拾,她要带我去她的同学开的店里吃饭。既然妈妈如此推荐,那一定很好吃吧?我想。  跟着妈妈来到那家店,我瞬间失望了——老气的店名配上那老气的设计,真是毫无和谐感。不过,店里的装饰倒是清清爽爽:白色的瓷砖,淡灰色的桌椅,桌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捧蓝色的满天星,墙上还有几幅淡雅的油画。我是爱花的人,最喜爱的莫过于水养的满天星了。因为它不但好看,而且容易养活,只需时不时地给它换换
期刊
【写作前言】  “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情动”,才能“辞发”。这是说,文章中流露出的情感要能给人以真实的感受,于内容上真正打动读者,给人以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触动。  因此在写作时,要想让文章充满真情实感,就要以真挚的感情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万千思绪,激发读者的情感体验。  【写作指导】  一、选好感情触点,置身角色之中  文章的情感应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而情感的抒发则要依托一定的感情载体
期刊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
期刊
我见过很多桥,有繁华的立交桥、雄伟的悬索桥、宽阔的公路桥、巍巍的铁桥,也有凌空而起的天桥、秀丽的石拱桥、简陋的独木桥……这些桥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模糊,但家乡的那座镇东桥却越来越清晰。它全长73米,宽5米,高11.5米,桥面由木板构成,显得十分普通。可是关于镇东桥和奶奶的回忆却一次又一次走进我的梦乡中……  黄昏,柔和的夕阳亲吻着大地。  一个瘦小的身影背着书包欢快地跑着,不远处,一个老人正在桥
期刊
【名家片段】  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劈空而来,无缘无故而来)。我回想起了那个细雨飘洒的夜晚,当时我已经睡了,我是那么的小巧,就像玩具似的被放在床上。屋檐滴水所显示的,是寂静的存在,我的逐渐入睡,是对雨中水滴的逐渐遗忘。应该是在这时候,在我安全而又平静地进入睡眠时,仿佛呈现了一条幽静的道路,树木和草丛依次闪开。一个女人哭泣般的呼喊声从远处传来,嘶哑的声音在当初寂静无
期刊
生活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只有加上一个轻轻的微笑,才能减去一些失意的痛苦;生活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长路,只有多一些坦然的微笑,才会少一些跋涉的艰辛;生活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只有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感动。  傍晚,天空晕染成迷人的金红色,缕缕青烟在温润的时光里慢慢飘散。金黄的稻浪连绵起伏,乡村便成了稻海里一艘停泊的船。  “回家啦——吃饭啦——”这时,家家户户传来了父母对儿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