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培拉绘画艺术研究》出版背后的故事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7月,我大学毕业进入安徽美术出版社工作。当时社里编辑不多,恰巧同编辑室的编辑陈明(现任《中国美术报》副主编)也有油画专业学习背景,因此我们时常在—起聊西方绘画方面的选题。陈明到出版社比我早几年,策划出版过很多优秀的介绍西方绘画技法的图书,其中就有刘孔喜老师的《西方传统绘画技法与技术丛书·坦培拉绘画技法》。陈明对刘老师书稿评价很高,我把书稿拿过来翻阅,看过之后我被坦培拉绘画激起浓厚的兴趣,于是当时就有心把这个选题好好地延续下去。不久之后陈明离开出版社,而我继续在出版社从事绘画类选题的开发。2008年左右,我策划了《经典教案》系列丛书,请国内艺术教育家根据当时国内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绘画教学课程内容,编写一套精品教材。其中就包括刘孔喜老师编写的《经典教案系列丛书-坦培拉绘画技法与教学》一书。图书问世后,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而且被评为2011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虽然《坦培拉绘画技法与教学》对坦培拉绘画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介绍,但是由于当时是作为教材编写的,在图书的内容和规模上均有局限。书稿的体例和内容离我心目中理想的状态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图书的信息量、装帧设计上我并不太满意,希望能够有机会重新出版一本内容更为丰富、知识更为系统和全面讲述坦培拉绘画艺术的专著。我有心请刘孔喜老师对其近30年坦培拉绘画教学创作进行总结,以坦培拉绘画艺术研究为主题,重新进行编写相关内容,弥补以前出版留下的不足。
  和刘孔喜老师谈及了我的想法,刘老师没有马上答应,但表示会慎重考虑一下。过了一段时间,刘孔喜老师给我打电话,让我到北京就此事当面聊一聊,见面之后的交谈真诚而坦率,刘老师告诉我他即将從首都师范大学退休,倒是可以花时间撰写一本坦培拉绘画的新书,但是要求新书一定要在内容和整体面貌上较他之前已出版的坦培拉绘画的著作有全面的改观和提升。刘老师说,现在他既不需要通过出版图书来挣钱,也不需要通过出版新书来申报项目或评定职称,应允重新撰写新书,完全是出于自己对坦培拉绘画艺术那份无法割舍的感情,同时也是出于多年交往同编辑之间积累的信任,这将会是他最后一次出版关于坦培拉绘画研究的著作,因此希望我在出版过程中能够提出新的对读者具有吸引力的策划方案。随后刘老师和我共同确定新书名称“坦培拉绘画艺术研究”,这个看似简单的书名包含着作者30多年在坦培拉绘画艺术上的辛勤探索。刘老师坦诚的态度,不仅让我感受到他对待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同时感受到自己身上那份沉甸甸的压力。
  首先,虽然早在12-15世纪间,坦培拉绘画在意大利就已发展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样式,其绘制规范流程和绘画材料也为艺术家所掌握,但是在接下来的两百多年里,坦培拉绘画的主体地位却在西方被油画所取代,坦培拉绘画在西方复兴也不过是上个世纪的事。而具体到国内,坦培拉绘画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为国人所知晓。因此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有关坦培拉绘画的图片资料都很匮乏。图片资料的缺乏是编辑本书最大的难点之一,过去为了获取坦培拉绘画图片资料,不得不到处收集国外的画册,然后进行拍摄扫描,这样获取的坦培拉图片资料不仅质量有限、选择范围小,而且图片色彩常常失真。
  得益于现在国际间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今天收集相关坦培拉绘画的资料和信息较之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便利,但大量作品图片资料汇集后,随之而来面临着对图片信息的确认、画作属性的甄别等问题。好在书稿编辑过程中得到刘孔喜老师和他学生们的支持帮助,收集到了大量不为国内读者所了解的西方古典和现代坦培拉经典画作,资料较之以往得到极大的丰富。书中展示的西方从古至今坦培拉绘画佳作,风格多样,题材各异,使读者能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去认识和了解坦培拉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绘画种。
  其次,作为讲述一个画种的研究性著作,如何在图书编辑过程中更好地体现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写作意图,如何在内容编排上更好地适应读者的阅读、学习和使用习惯,如何适应专业读者需求,如何合理安排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容比例,这些都是需要在编辑过程中慎重考虑。坦培拉绘画的潜在读者群基本上都是具备一定绘画基础和欣赏水平的高等院校学生、教师和专业画家。这类读者的眼界、审美和图书鉴别能力都比较高,但凡图书存在滥竽充数、内容贫乏、编校质量低下的问题,他们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必精心设计出适合他们需求的图书体例内容和结构,来不得丝毫的马虎。
  这次作者在书中对于坦培拉绘画进行了大量的步骤示范,同时将近些年来坦培拉绘画教学、材料发展、艺术创作方面最新的资料信息补充其中。书中还邀请数十位国内从事过坦培拉绘画学习和创作的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讲述自身对坦培拉绘画经验和感受。全书在体例上尽可能从实用、适用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坦培拉绘画各种信息。书中提供了完整严谨的坦培拉绘画绘制方案,并对坦培拉绘制过程的每一工序和操作方法均有详尽的介绍。文字论述和示范配图依据绘画工序的难易、复杂程度和重要性而变化。书中提供了很多坦培拉绘画材料的制作方法,并对这些绘制规律做总结,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掌握坦培拉绘画的基本作画方法,使之能依照书中讲述进行独立的创作实践。同现在很多绘画研究著作不同的是,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将自己的创作喜好、审美观点和造型风格进行过多阐述。作者并不想用个人创作审美,来引导读者对坦培拉的认知。作者在书中小心地将自己经验介绍限定于坦培拉绘画的材料技法、绘制方法等一般技术应用实践,避免自身审美对读者的影响。这种严谨的治学著书态度,在当下已不多见。
  再次,就是图书的装帧设计,图文结合的绘画研究著作的装帧设计既包括内容的版式设计,也包括图书封面设计。在内容版式设计上,由于坦培拉绘画有着大量的插图,而这些插图直观地为读者展示了坦培拉材料技法、创作流程、绘画艺术魅力,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些图片在书中的位置,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在进行编辑和设计的过程中,编辑需要在对书中众多不同类型作品理解的基础上,对绘画作品进行内在逻辑关联,构思形成全书整体结构、层次关系,最终构建起整本书起承转合的前后秩序,做到页面之间有疏密对比,有节奏韵律。书中图片之间前后关系、画面大小、位置,都需要进行精心的编辑。
  在当下这个图书出版超级繁荣的时代,即使是由名家写作,内容精彩纷呈的图书,也有可能因为编辑的草率和版式的凌乱而使得读者阅读感受大打折扣。这一点往往导致很多读者因为不良的翻阅感受,没有看完就匆匆合上了书本。因此在进行版式设计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做到换位思考,以读者的角度来揣摩更为合适阅读编排设计的方案,努力让读者在欣赏阅读的过程中感到舒适,让书本阅读起来更为方便。本书不仅努力做到图文紧密结合,在图片选择和剪裁的时候既有整体展示,也将精彩的绘画细节加以放大突出。在装订方式上更是采用裸脊加护封的方式,虽然增加不少生产成本,却使图书在翻阅时能够在书桌上平整展开,不翘页,为读者翻阅提供最佳感受。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刘孔喜老师的支持配合之下,《坦培拉绘画艺术研究》一书终于完成编校工作,出版面世。回首编辑过程中点点滴滴,其中既伴随着图书出版工作辛劳,也有打造优秀图书的乐趣。相信即将出版的《坦培拉绘画艺术研究》将能为正在学习、创作坦培拉绘画的读者提供一份翔实可靠、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料,也为坦培拉绘画在中国更好地传播发展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画品高低在于造意精微与否,前提当自悟其旨,故而“悟”为重中之重。历来大师之作,震古烁今,包罗万象,心师先辈而不迹师先辈;其思想包前孕后,前人精华历史轨迹尽现其中,且能为以后新的艺术风格之诞生创下条件。  天生我材必有用,言者不虚,然未免狭隘。譬如在中国书画艺术上,天造之才必是天才无疑,天才很有天分,可是天才未必能成为大师。书画艺术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念往往是艺术家与生俱来的。他们拥有灵性,心
编者按: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大学所属最年轻的学院之一,近年来,该院在工笔画教学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培养了一批绘画功底比较扎实、艺术理论素养比较丰厚、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笔画人才。从今年第五期开始,《策划·学院》栏目陆续推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工笔教学成果选”专题,每期展示一名导师和几名研究生的工笔画力作,以呈现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在工笔画方面的教学与探索成果。  高茜  
作者从1995年11月以来,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冻疮32例,取得满意疗效,证实MEBO具有明显的止痒效果,疗效短,使用方便,是一种治疗冻疮的良好药物。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万事开头难",而在遥远的西方世界也流传着关于这样的俗语:"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住开头,不是每次开始都能够尽善尽美,掌握最好的起始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大自然在儿时的眼中永远充满魅力。彼时虽家境贫寒,但乡间似有无穷惬意,秉性顽皮的我终日浪迹于湖水田野之间,赶牛鸭,捕鱼虾。待到年岁稍长,我日渐发觉,学书习字才是最为惬意愉悦的事情。那时的我随祖父习字,兴致一来,常常以石子划地,间或幸遇笔墨纸张,则如获至宝,信手涂之即废寝忘食,又不顾墨污单衣,直至酣畅淋漓才肯罢手,常得祖父和父母夸赞。就这样,描红、涂鸦陪伴我度过了难忘的小学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情况下,促进学校的美术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教学资源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无限放大,获取更多更好的教学素材。在教学中的美术软件,更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 Vascular Coagulation,DIC)为严重基础疾病及机体反应出现的现象,以难以控制的出血及细胞坏死为基础的内脏衰竭为主要症状,预后很差,死
本刊讯近期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历代碑帖经典单字放大本》(31册)是针对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而编,最大特点是最大限度地高清放大原迹,从而让读者可以非常真切地体味到该碑帖在
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好数学能够为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引
经过无数次的沟通、调整、修改、打样,苏百钧老师的两本专著总算是下厂印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