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年轻干部要承受得起“公众信心”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一项对未来年轻干部進行的调查给时代精英们增添了底气。4月上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题课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份1.5万人的调查表明,70.4%的公众表示对未来的年轻干部“有信心”,其中22.1%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
  我觉得中青报搞的这个调查很有意味。对年轻干部进行公众信心调查,不搞过去的,不搞现在的,而搞“未来的”。未来的年轻干部还没有走上应有的岗位,公众对他们何来“信心”呢?其实,这是一种预期调查,寄托大家的期待与盼望,有点期货行情的意思。既然还没有看到现实的表现,那就按照其走势来进行判断,测出公众信心。以这样的思路分析,我想公众信心主要应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启动新一轮年轻干部培养的“利好”消息。3月30日,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召开,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二是我国“走势稳健”的年轻干部培养创新机制。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积极推动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方锻炼成长,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链。十七大之后,党中央又在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党性修养、作风养成、选拔使用、管理监督等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三是年轻干部自身的“大盘表现”优秀。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批“60后”、“70后”年轻干部逐步走上领导干部岗位,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的历练中,已经成长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坚力量,业绩斐然,成为大家看好的“绩优股”。
  诚然,许多被调查者并非有那么深入的分析,他们对未来年轻干部抱有信心,可能只是从直觉上认为当今的年轻人整体学历高,知识结构新,思想解放,观念超前,具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更有干劲和活力,有些人出于对过去干部提拔使用论资排辈、黑箱操作、抹杀个性等状况的反感,出于对一些党政干部官僚十足、能力低下、妒贤嫉能的不满,从而对未来年轻干部寄予厚望;更有些人对当前官场上的种种腐败黑暗现象深恶痛绝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对现任的一些领导干部失望了、伤心了,从而把期待寄托到未来的年轻干部身上。若是这样,我们千万不能以盲目乐观的态度来看待这样的调查结果,必须保持深入的认识和清醒的头脑。
  如此看来,未来的年轻干部要让公众抱有信心,首先是我们自身所作所为让公众树立信心。公众最希望年轻干部是什么样子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为此进行了调查。在“您认为目前年轻干部品性和能力在哪方面最需提高?”的问题调查中,作风过得硬,品行端正占了52%,而“工作有本事,能力出众”仅为4.9%;在“当前年轻干部选任培养工作中,您认为以下哪个方面亟待改进?”问题中,“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一线锻炼”都分别超过了43%,而“党性教育”只占6.9%。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年轻干部的要求,完全秉承了我国传统政治对“德治”的期盼。新时期的“官德”内容是什么,公众首肯以人为本、公正廉明,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爱岗敬业、敢于担当,有情有义,正直诚信等等。这些内容,其实没有跳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范畴。这样的“官德”,是最起码的,但对于“70后”、“80后”的未来年轻干部来讲,是远不够的。九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最大的功绩就是塑造了一代“新青年”。在《新青年》创刊号上,陈独秀敬告青年要“我有心思,自崇自信”“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权利。”号召广大青年“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之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惟有听命各自固有之职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新时代青年的内在思想内核。正是这样的启蒙思想,赢得民众的支持,孕育了先进政党的产生,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当代青年生于改革开放,成长于解放思想,不能被动地适应时代,而应是主动地创造时代。创造时代,既要秉承传统,更要开拓创新。上述对未来年轻干部的调查题目,说到底是别人为“未来年轻干部”所设计的,当然就包含了许多现在的标准,是用当今的观念衡量未来的标准。我想,即使得到了高分,也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未来年轻干部如何能得到公众的信心,不要光让别人来替我们设计选题,更应以我们自己拿出的选题来征得公众的认可,赢得他们的信任。这样得到的公众信心,才是我们能够承受得起的。
其他文献
[本刊讯]2009年喜迎祖国60年华诞。60年来,中华儿女商界英杰在经济大潮中迅速成长,他们以发展民族经济为己任,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60年来,众多的民族品牌承载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期望,打响“中国造”,传递“中华情”,跨越国门走向世界。以庆祝共和国60华诞为契机,大力弘扬商界英杰的爱国精神,广泛传播民族品牌的中华气节,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愿。集聚中华儿女商界
期刊
浩瀚的星空中,他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耀着脚下的祖国疆土;汹涌的波涛中,他如一朵激荡的浪花,汇聚成势不可挡的力量;巍峨的山脉中,他如一块坚硬的磐石,承载起山峰的雄壮。“王者健行。”王健对自己的名字这样解释道。他是山东青岛边检站监护二中队队长,是无数基层边防官兵的缩影,是构筑起祖国边防部队打击犯罪、维护边疆和谐稳定的力量之源。    “奥运安保的奖牌是最好的礼物”    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将在美丽的海
期刊
16岁那年,一位“准童工”进了一家军工厂当了名喷漆工。18岁那年,他穿了一身肥大的军装进了军营,当过报务员,喂过猪,做过炊事员和文书。到地方后,从临时工干起,最后成为一名公务员。这位自称“业余诗人”的公务员没想到自己还获得了“中国十佳诗人”的桂冠。  做官,需要严谨与稳重;作诗,需要浪漫与激情。二者在“官员诗人”车延高身上得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诗歌对我来说,是从政过程中观察生活的另一只眼睛。”车
期刊
认识他是个偶然,偶然的朋友聚餐,偶然的邻座。只是他很特别,特别的不是他的儒雅、沉稳和帅气,特别的也不是他开口磁性声音里带出的果敢和霸气,特别的是他的目光,如水的、深邃如海的目光。宋长有,军人,在大连有着多家企业的老总,在大连、在黑龙江赫赫有名的黑龙江商会秘书长。  黑龙江商会这个老总云集的地方居然从进门便是满室的墨香。门廊一侧的满桌墨宝和他的办公室的条幅浑然一体,如果不是那偌大的黑龙江省领导、大连
期刊
李小琳深思好学,结合自己的修身励志历程和现代管理实践,提出“静水深流”的和谐理念。为什么选择“静水深流”作为企业文化的定格呢。    一个企业的正常有效运转,有两条纽带发挥作用,一是产权制度纽带,另一个就是精神文化纽带。而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李小琳说,世界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能否不断发展,成为和谐企业,融入
期刊
策划 李而亮 陈安钰 执行 余 玮    90年前的5月,军阀当政,国衰民穷,为抗议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的无理决定,身在人生春天、心系天下安危的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伟大的“五四”爱国群众运动。他们高扬民主、科学大旗,奋不顾身、救亡图存。  90年后的今天,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我们正前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成为当代青年的时代命题
期刊
眼前打扮时尚而靓丽的受访者,就是当年在水中两臂划动,犹如蝴蝶翻动双翅,优美动人的“池中蝶后”钱红。自1993年退役来,钱红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但她当年奥运夺冠的光环依然印留在人们的脑际,她今天生活的近况与事业的境况仍然被人们所挂牵。    冒险赛:12年的拼搏就是为了58秒62    成为奥运会冠军,是每一个运动员至高的追求。回忆起巴塞罗那奥运会100米蝶泳决赛,钱红和她当年的教练至今心有余悸
期刊
美丽不是女性与生俱来的,而领导力更是后天历练的,只有将两者兼修融合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对于“美丽”一词,李小琳是这样解释的:“美丽”就是“美丽加能力”,即“美力”。    每当美丽大方、衣着得体的李小琳一出现在公众场合,照相机、摄像机都会把镜头对准她,因为她的家庭背景或个人职业身份,更因为个人魅力。她是媒体公认的美女,丝毫看不出年龄的痕迹,得体的装饰更是衬托出她的职业形象。  睡前静坐,是李
期刊
年轻的创业者要具有什么样的气质?偶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有关论坛讨论这个问题。这次创业论坛上,著名创业家尹明善写了一个条幅送给青年创业者,条幅写的内容是:“勇进一步天地宽”。  当节目主持人就条幅的内容问及另一位著名创业家柳传志时,他说,尹明善先生的勉词,代表了他的成功和智慧。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在创业的初期,勇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局面做大了,每当要做重大的决策之前,我们都是非常审慎地去思考,
期刊
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发挥了关键作用,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劳动仍是人生存所必需。除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未成年人、老人和残疾人和少数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外,人们都需要用劳动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存,同时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排除影响分配的各种不公平因素,从理想的状态说,一个人劳动的成效如何,决定了他的生活水平和在社会中的位置;一个国家里人民的劳动成效如何,则决定了这个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