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来源 :现代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tol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Web2.0技术在图书馆学界的广泛应用,图书馆2.0应运而生,它是图书馆原有信息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深化,更能彰显个性化服务的针对性、方便性、智能性、交互性和高效性。在Web2.0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者需要更新观念创新服务,构建稳定的图书馆2.0服务系统,保障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Web2.0;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5-0166-05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Personalized
  Service in the Web 2.0 EnvironmentLiang Xiaohua
  (Library,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Following the wide application on Web 2.0,Library 2.0 is emerging.It not only deepens the function of the primary information service,but also shows the pertinence,conveniency,aptitude,alterna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of personalized service.The informative operators should update their concept,inaugurate the service and establish the Library2.0 service model.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zed service.
  〔Keywords〕Web2.0;Library2.0;personalized servi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Web2.0的概念
  
  从1969年Arpanet产生,到后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第二代因特网崛起、180多个国家网络互联,只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人类社会就跨入了网络化时代。网络的大规模应用与普及,显著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以用户为中心的新一代互联网的应用被人们归纳统称为Web2.0[1]。其主要体现形式有:博客(Blog)、播客(Podcast)、维基(Wiki)、信息聚合(RSS)、社会化标签(Tag)、社会化网络软件(SNS)等等。
  Web2.0是互联网思想体系的一次升级换代,是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这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一切围绕用户,一切为用户服务,强调用户体验和集体参与,利用各种社会化的软件与技术,让用户参与到信息资源建设中来,公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2]
  在Web2.0时代,以用户为中心思想理念得到普及,相关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更具真实性、个性化和交互性。可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Web2.0只不过是一个阶段,未来可能还会有Wab3.0和Wab4.0等,图书馆要在用户中心时代求生存某发展,必须在思想理念上与时俱进,不断用发展的思维模式创新服务方法,才能强化自身在信息服务中的核心优势[3]
  
  2 图书馆2.0战略
  
  2.1 图书馆2.0的产生
  Library2.0是2005年9月出现在欧美国家图书情报界的一个新名词,国内图书情报界的学者将之称为图书馆2.0,它是比Web2.0更为年轻的概念。由于Web2.0风潮冲击着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强烈影响着图书情报界,把图书馆带入了2.0时代。著名计算机专家、数字图书馆专家Michael Stephen指出:“图书馆正在迈向公开对话、合作参与的2.0时代。[4]
  图书馆2.0是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更是图书馆精神的发扬。它依托Web2.0的核心技术,加入更多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为图书馆注入新的生命力,为信息用户提供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知识集成环境,使图书馆信息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让用户参与创造过程,以用户为中心、以合作参与为手段、以网络为平台,增加新服务,拓展新功能,有效推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5]
  2.2 图书馆2.0的四原则
  Talis白皮书提出了图书馆2.0的四项原则:①图书馆无处不在(The library is everywhere)。认为图书馆2.0使图书馆超越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的概念,将图书馆的相关内容复制到用户需要的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人们甚至可以通过访问其他Web站点,获取图书馆资源。②图书馆没有障碍(The library has no barrers)。图书馆2.0确保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可以在其被需要的位置上被获得,使用中障碍最小,没有信息围墙,实现信息民主。③图书馆邀请参与(The library invites participation)。图书馆2.0鼓励参与文化,尊重图书馆员工、技术合作伙伴和其他人的贡献,促进图书馆用户对他们已经使用的和希望获取的资源提出自己的观点。④图书馆使用灵活的单项优势系统(The library uses flexible,best-of-breed systems)。“best-of-breed”是近年来计算机系统开发的一种新理念,由用户挑选最好的单项系统后组合成新系统,与以往的集成系统比,这种开发理念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图书馆2.0使图书馆能够挑战传统的系统设备采购模式,要求图书馆与技术合作伙伴之间有一种新型的关系,要求系统供应商为图书馆提供灵活的、最好的系统架构[6]
  2.3 图书馆2.0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使传统图书馆借助互联网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成为可能,图书馆2.0进一步深化了数字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功能,依托Web2.0的相关技术,在网络上形成一个以信息资源共享、共生、共创为目标的知识社区,通过方便的网络交流机制,实现用户、馆员、图书馆以及相关机构的智力集成,使图书馆更具创造力,作为信息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在我国,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中,从2006年开始收录关于图书馆2.0的研究论文,到2008年9月共收录88篇。说明我国学者很重视图书馆2.0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展现出图书馆2.0发展的美好前景。
  图书馆2.0只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2.0应用属于试验性探索阶段,服务技术尚欠成熟,服务的健壮性和稳定性还不够理想。在国内图书馆中全面推广应用Web2.0技术很不容易,区域发展不平衡、馆情复杂、技术服务队伍的水平尚不乐观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图书馆2.0需将Web2.0技术用于图书馆事业的方方面面,需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全面发展[7]
  
  3 Web2.0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人的和谐”。是“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综合反映。是人类对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进行全面审视与思考,深刻反思自己的经济与社会行为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图书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处理好近期需求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正确判断现代社会与未来社会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并以越来越高效的方式来满足这种需求,在用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和知识产品满足用户的当前需求的同时,也为未来的信息生产做好资源上的准备,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服务[8]
  3.1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概念和特点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文中简称“服务”)是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取并分析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充分满足用户个性信息需要的一种集成性信息服务。服务时空的个性化,使用户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服务;服务方式的个性化,使用户的个人爱好或需求特点得到满足;服务内容个性化,把知识按需分配给用户。“服务”系统是图书馆系统的关键部分,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①具有能够跟踪、容纳各种用户个人信息和个人需求信息的用户信息数据库。②藏有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个性化信息的信息资源数据库。③实现用户个性化需求信息与个性化信息资源高效匹配,方便用户浏览,并能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项目,帮助用户获得与其特征描述相一致的动态性服务[9]
  “服务”具有针对性,依据每个用户的独特信息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服务策略,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服务”具有方便性,采用多种多样的服务手段,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方便其使用;“服务”具有高效性,可以在网络空闲时段传送数据,有效利用网络宽带,更适合输送大量数据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具有智能性,在开展信息过滤、数据挖掘、知识推送、界面定制服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具有交互性,实现用户自己创建自己的信息集合功能,实现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同步的交流模式,图书馆2.0更充分地显现出了个性化服务的上述特性。
  3.2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在发展
  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是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研究“服务”可持续发展问题,笔者对《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调查,以“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为关键词检索项的检索式,对分布在1990-2007年的详实数据进行统计,得到CNKI收录的各年度“服务”研究论文的累计篇数分布情况见图1。
  


  按照苏联科学家纳里莫夫(В.Напимов)和弗拉杜奇(Г.Владуч)给出的逻辑型增长模式分析图1:初期(1999-2002年)近似指数增长曲线,处于急剧增长阶段,之后(2003-2007年)接近线性,进入平稳上升阶段。说明1999-2003年“服务”研究处于萌芽期,2003年之后进入迅速发展期,到2007年累计发表论文量已经高达2 141篇。证明我国图书情报工作者十分关注“服务”研究。从“服务”系统的引进,到改革创新,构建自己的个性化服务系统,从理论研究到更为具体、广泛、深入、细致的技术层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表明“服务”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10]
  3.3 Web2.0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3.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当代图书馆人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它是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先导。还要树立人文主义理念,它是图书馆的生命线,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图书馆事业就会消亡,个性化服务更无从谈起。图书馆2.0反映了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范式的转变,其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和改善馆藏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它是一种与读者互动、合作、创新、共享的新理念,也是一些新技术的科学组合,还是一种新的运营方式,充分展示了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提升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的无限可能[11],促进“服务”可持续发展。
  3.3.2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资源
  在Web2.0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不只是馆员的责任,也有用户的义务,通过多种途径请用户参与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来,扩充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比如:在图书馆创建“Wiki资源整合系统”,依靠广大用户来收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网络信息资源,依靠广大用户对网络资源进行检查和维护,利用“版本控制”功能控制资源整合的质量。Wiki是一个开放系统,可以加入任何内容,扩展整合内容的广度;Wiki可实现“知识元”粒度的整合,加深整合内容的深度;整合的资源由用户添加维护,必然符合用户的需求,整合资源的类型丰富将能满足用户群的多元需求,提高了整合内容的针对性;Wiki系统的任何一个资源页面都可由用户维护修改,降低资源整合维护的成本,提高资源的有效性[12]
  信息资源迅速再生是2.0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主要特征,通过设置专题博客群,加强馆员与读者的互动,使网络成为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库。图书馆2.0不但要把信息技术搭建起来,而且要有增值服务,就是把馆员的劳动结合进去,将学科馆员选择、组织、整合的信息传递给用户,信息推送技术加上馆员的努力,保证了个性化服务的信息科学有序、源源不断和时时可获得,这是馆员的创新过程,体现了图书馆2.0的精髓,为图书馆带来了一整套全新的资源、技术和服务环境,搭建起稳健的应用系统,对整合信息进行筛选,确保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可靠[13]
  图书馆在构建个性化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书目信息和用户信息,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需要科学有效的利用,比如利用用户借阅数据设计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建立分类借阅排行榜向用户推荐文献等。使个性化服务工作,既能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信息需求,又能丰富网络信息资源,让每个图书馆都成为世界信息资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在这个体系的建设中担当责任和义务,确立自有信息资源在世界网络信息资源体系中的地位,保持个性化服务数据库的长久生命力,确保“服务”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14]
  3.3.3 组建可持续发展的馆员队伍
  个性化服务技术性强,要求馆员具有广博而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检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既要熟悉信息来源、检索方法与检索策略,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列宁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没有一流的馆员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个性化服务工作。图书馆2.0使图书馆从被动地收集信息转变为主动监管读者需求,强调馆员与用户的共同参与,让图书馆自动调节服务模式,逐步完善服务系统,更加逼近用户需求,让潜在读者和现有读者都意识到:图书馆能对他们的需求作出快速的反应,并能有效满足其需求,从而认可图书馆、信赖图书馆[15]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培养出一批批高水平的图书情报人员,源源不断的补充到馆员队伍中来,但是还远远不够,图书馆必须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鼓励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特长的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全面提升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好经常性的人才培养工作,强调“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终身学习”,使每位馆员都成为信息用户的“资料员”、“咨询员”和“知识导航员”(knowledge nevigator)。还要欢迎读者加入到服务队伍中来,充分挖掘他们的创作潜力,使之贡献出相关的专业知识,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馆员与用户的互动合作,实现“服务”队伍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6]
  3.3.4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用户资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要使“每一个人都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如今用户作为网络资源发布和使用的主体,不但有利用图书馆满足信息获取的需求,而且有参与信息创造的需求。图书馆要开发应用智能化信息跟踪系统,跟踪收集用户需求信息,探寻用户在使用信息资源时的心理状态和认知状态,把这种调查、分析、研究贯穿于读者服务的全过程。通过E-mail、BBS留言板、在线交流、实时聊天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全面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用户使用个性化服务系统过程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利用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分析研究用户的需求特点,建立用户信息库,从而确定个性化服务的内容与方式。
  在个性化服务系统设计时提供用户的推荐功能、用户评论功能和用户上传功能,让用户参与到个性化服务系统的设计与改进中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利用社会化标签(Tag)使资源组织变得更方便,只要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添加新的资源,通过使用不同的标签就可以把多主题的资源归到不同类目里,还可以用简单的描述来对新资源进行说明,增强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17]。从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能很好的接受个性化信息服务,图书馆在完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同时,还要加强适时的用户教育,提高读者接受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让越来越多的用户感受到个性化服务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研究带来的便利,不断扩大用户范围,建立起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用户资源。
  3.3.5 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Web2.0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包含着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过程,代表着一种创新精神,图书馆2.0的研究代表着图书馆人对信息技术与服务的新追求。信息推送服务是运用推送技术实现的一种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方式,包括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推送和智能数据库系统的信息推送;传统的定题服务(SDI)在采用RSS后可以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内容,当新内容在服务器数据库中出现时,图书馆根据用户个人信息及以往的检索行为,将用户可能需要的信息资源第一时间发送给用户,极大地提高了时效性和利用价值;信息垂直门户服务通过汇聚网上某一特定专题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挖掘与加工,满足用户基于专业的深入的信息需求;数据挖掘服务是从数据库和浩瀚的网络信息空间中获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帮助信息用户寻找数据间潜在的关联,发现被忽略的要素,它对预测趋势和决策行为是十分有用的。
  智能代理(Agent)服务系统,由提供某种功能的Agent实体组成,它在独立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一定的系统功能,系统运行时它们能主动的对外界信息做出反应,主动学习并将学到的新信息、新规则丰富到个性库中,通过信息跟踪预测系统,实现一定误差范围内的跟踪及预测输出,使信息的输出基本上逼近个体的需求。采用Agent的不同组合,根据推理机制得出个体将来可能的信息需求,将之提交给Agent规划机构预执行,进而得到预测信息并输出。整个系统由几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功能模块由一个Agent协调者和许多个子Agent组成,分配给每个子Agent一个任务,协调者Agent负责协调各个子Agent,从而得到模块的整体功能。不同模块的Agent协调者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换,从而完成一次循环的信息提交,系统的运行过程就是一次次循环反馈的信息提交过程[18],促使用户信息需求与特色信息资源或网上信息资源高效匹配。技术创新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种手段,它对图书馆2.0服务平台的开发尤为重要,图书情报工作者与技术开发商密切合作,共同探讨图书馆2.0服务平台的建设问题,协作研发图书馆2.0服务系统,把开发商的专业技能与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构建出稳定的图书馆2.0服务系统,推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Web2.0技术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信息交流,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个性化服务,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个性化需求。图书馆2.0实现一种多维的协同共建机制,使用户能够在享受信息资源的同时创造信息资源,形成一种更方便馆际间的经验交流、准确预测用户需求、及时发现合作意向、实现优势互补的协作格局,促使图书馆原有信息服务功能进一步深化,更能彰显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针对性、方便性、智能性、交互性和高效性。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永远都是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发展的导向与目标,馆员与读者共同参与图书馆2.0建设,构建稳定的图书馆2.0服务系统,能够使图书馆成为网络时代资源最丰富的信息获取中心,图书馆人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服务,实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服务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服务用户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保障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童云娟,郑德俊,张正慧.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策略[J].情报科学,2007,(10):1549-1503.
  [2]刘惠敏,陈树年.Web2.0个性化服务理念为政府门户网站注入新活力[J].情报探索,2007,(1):69-71.
  [3]余金香,李书宁.Web2.0时代OPAC发展研讨[J].图书馆杂志,2007,(8):31-35.
  [4]向菁,黄如花,吴振新.Wiki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J].图书馆杂志,2008,(7):53-57.
  [5]李静.图书馆2.0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3):34-36.
  [6]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3-7.
  [7]徐越人.漫谈图书馆2.0[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7,(2):23-27.
  [8]刘建丽.刍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年,(5月下旬刊):195-196.
  [9]张利平.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分析[J].情报探索,2008,(7):99-100.
  [10]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55-59.
  [11]王海东.图书馆2.0:概念、意义及其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7):114-116,119.
  [12]夏明春.基于Web2.0的资源整合[J].情报科学,2007,(12):1865-1868.
  [13]王云峰,陈雅.图书馆2.0:以用户为中心的互动模式[J].图书与情报,2007,(1):73-76.
  [14]白广琴.“北京学”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浅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118-119.
  [15]杨丰全,周凤飞,任静.“Second Life”中的图书馆2.0[J].图书与情报,2007,(6):13-15,139.
  [16]郭普安.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4):52-54.
  [17]袁俊华.图书馆网络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9):60-63.
  [18]庄鹏,张惠惠,夏佩福.代理模式实现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J].情报学报,2004,(2):180-18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传统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上,提出一种基于网格框架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着眼于数据管理的协同操作,并可获得更高效的服务,有助于未来数字图书馆发展。  [关键词]网格计算;数据网格;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联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04-0073-03  Next Generation Digital Library
期刊
〔摘 要〕在建立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利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其绩效进行评估。  〔关键词〕共建共享;绩效评估;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CE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11-0068-04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ocument Information C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介绍机构知识库的背景和高校图书馆构建机构知识库的意义入手,分析了为何选用开放源代码数字资源管理系统DSpace为研究对象,并简要描述了其功能特点,重点阐述了应用DSpace系统的实例。  〔关键词〕机构知识库;DSpace;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5-0175-03    An Application
期刊
〔摘 要〕针对购买量一定而有多个图书供应商的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线性规划方法解决图书供应量的分配问题。通过分析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信誉度、价格等因素,建立分配层次结构框架,由多个专家给出各要素的标度矩阵,通过专家权重得出各要素的归一标度矩阵,再计算出各因素的单层权重和合成权重,进而得出各供应商的购买价值系数,应用到图书供应量分配的线性规划模型中去,求得最大的图书购买价值。  〔关键词〕层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信息推送服务的研究背景及服务理念,详细介绍了信息推送在数字图书馆中常见的服务方式,最后总结了完善信息推送服务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信息推送;信息推送服务;数字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04-0076-03  Digital Library Services and Innovative New
期刊
〔摘 要〕本文利用信息自动关联技术对Web系统界面导航设计中存在的硬编码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支持界面元素的关联信息自动生成的导航驱动的设计方法,通过对Web常见界面导航逻辑的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模型和算法,最后以一个食品质量监管系统为例,对用户使用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基于菜单驱动方式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可用性。  〔关键词〕Web系统;可用性;UI设计  〔中图分类号〕G2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引文编年可视化程序,辨析学术界对于“临床试验中的利益冲突”这一概念理解和认识发展的脉络,对于其在学科领域之间扩散的路径进行梳理;识别其在时空中传播的特征,发现与此概念联系密切的研究论题。  [关键词]临床试验中的利益冲突;概念的传播;引文分析;信息可视化;引文编年可视化程序  [中图分类号]G35;G3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04-000
期刊
〔摘 要〕针对信息挖掘中的网页自动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空间模型和并联BP网络的分类方法。该网络由并行连接的多个子网络组成,每个子网络负责一类模式特征的提取,多个子网并行处理所有模式,将分类结果在总输出层表现出来。以因特网上旅游网页分类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据挖掘;网页分类;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
期刊
[摘 要]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北京师范大学论文数据为依据,统计了2000-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SSCI收录论文。围绕学科,针对论文数量、院系分布、作者、载文期刊和被引次数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SSCI收录论文的学科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心理、教育以及神经科学研究领域。收录论文的院系分布、载文期刊以及论文作者的情况,折射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S
期刊
〔摘 要〕本文讲述了数字图书馆在E-learning环境下运用语义网格理论,构造了基于语义网格的体系模型,并描述了其各层的功能划分及组成,它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及统一管理,为数字图书馆开展教育资源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网格;语义;共享;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5-0058-04    Study 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