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趣味教学及教学设计一则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战争有化学战,动物界同样也有化学战。许多动物拥有诸如毒液、麻醉液、腐蚀液、粘结液之类的“化学武器”,经常展开一幕又一幕生死存亡的斗争。
  关键词:初中生物化学武器骨骼
  
  一、 趣味性教学
  人们比较熟悉的是,毒蛇、毒蝎、毒蛙、毒蜘蛛等能够分泌毒液,以此作为武器,用于进攻或防卫。它们分泌的毒液一般含有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类型。前者作用于对手的中枢神经使其心脏停止跳动,后者则经过对手的血液循环系统破坏其组织,最终使其丧命。如非洲有一种毒蜂,蜂王一旦发现可以进攻的目标,就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命令全军反击”,即使是老虎、狮子也难逃性命。还有一种黄蜂,毒液含有“报警信息素”,可通过空气传播给巢里的蜂群。若有人打死一只黄蜂,能激怒5米外的巢中的黄蜂飞来, 有时几只黄蜂就能杀死对蜂毒过敏的人。
  放屁虫是善跑的昆虫,也是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的能手。在他的腹内有两个臀腺,臀腺里的分泌细胞能分泌出氢琨和过氧化氢,平时贮藏在贮液囊里。当他受到攻击时,能立即让上述化学物质进入体内“燃烧室”,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滚烫的腐蚀液,依靠其腹部尖端可转动的“炮塔”,把腐蚀液准确喷到追击者身上,而且在追击的同时发出令人吃惊的咔塔咔塔声,使追击者不知所措慌忙逃走。
  黄鼠狼体内贮有奇臭难闻的丁硫醇,当它遇到敌害袭击时,就放出含丁硫醇的屁,敌害招架不住,它便趁机逃跑。而猫把脸上和臀部体腺散发的气味弄在人的腿上,因此它远远就能辩明主人在那里。黑尾鹿遇敌时常释放香味迷惑对手。燕尾凤蝶还能利用化学武器实施集体防御。它有一对鲜红色或桔色触角(称为丫腺),位于紧挨头部的后面。在正常情况下,触角隐藏在囊里,受攻击时会突然伸出,喷出一股极臭的脂肪酸分泌液。一群燕尾凤蝶在一起飞舞时,只要外围有一只受到骚扰,这个群落就会同时喷射,在四周形成一圈化学“烟雾”,有较地抗击来犯者。
  白蚁虽然不大,可是它却有多种化学防卫手段。其中有一种叫注射法,即在咬伤对手的同时,向其伤口注入毒素或抗凝油,使之中毒或流血不止而死亡。大白蚁或军白蚁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第二种是刷毒法,利用其上唇演变而成的“油漆刷子”,将油状毒液刷在对手身上,使之无法脱身中毒死亡。第三种则是喷胶法,这种胶与松树脂相似,内含粘结剂、刺激剂和毒液,对手粘上此胶后动弹不得,只好束手待毙。
  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需要消耗能量。有的动物为了“节省开支”,干脆依靠窃取别的动植物的成果来武器自己。比如,大桦斑蝶毛虫吃了马利筋属植物,会把其中称为卡烯内旨的毒物积累在体内,从而保护它从小直到羽化成蝶不被食肉动物吞食。
  猴子、野猪等动物中的领袖能够发出使其它雄性动物臣服的气味,只要闻到这种气味,即使没有见面也马上服服贴贴,不敢“乱说乱动”。有一种貂熊发现小动物时立即撒尿,用尿在地上划一大圈,被圈中的动物如中魔法,费尽全力也难逃出“禁圈”。更令人惊奇的是,当貂熊在圈中捕食小动物时,圈外凶猛的豹和狼等,竟也不敢跨入“禁圈”去争夺。貂熊的尿液气味使某些动物闻之发晕、发怵。
  在鱼类中,章鱼受到攻击时能喷出墨汁,尤鱼能喷出发光液体,借此来迷惑天敌,自已则趁机逃之夭夭。这些也都属于化学防卫范畴。最有趣的是,因为鱼的嗅觉极为灵敏,有些比猎犬强千倍,很容易嗅出它们害怕(或厌恶)的氣味。水中含量为800 亿分之一的一种人体分泌物── 左旋羟基丙氨酸的气味,鱼也可嗅出来。美国前总统布什最爱钓鱼,可鱼儿总是很少上他的钩。鱼儿为什么害怕布什总统?研究者发现,布什留在钓竿上的指纹中含有这种左旋羟基丙氨酸。鱼儿闻到了此气味,对它自然要退避三舍了。
  有些动物的喷液竟然含有浓度高达20%的甲酸。有一种蟑螂,能喷射催泪性毒气。而有一些蛾、甲虫、千足虫,具有制造剧毒物质氰化氢的本领,还有一些昆虫会喷射酮、酚之类刺激性物质,进行自卫。
  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海蜗牛,能吐出一种含盐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唾液,别说动物肌体,就是滴在岩石上也会使之冒烟气化。因此,海中动物包括鲸、鲨、鳄都不敢去惹海蜗牛。
  河豚内脏带有剧毒,还能排出带有剧毒的鱼卵。河豚毒的毒性比化学毒品氰化钠大120倍。倘偌海里的其它动物吞食了它或它的卵, 会很快神经麻木中毒死亡。
  小小的比目鱼,也能排泄出一种乳白色毒性极强的液体。鲨鱼尽管凶猛无比,但一沾上这种液体,嘴巴就像中了魔似的立即僵硬,成了名副其实的纸老虎。
  二、课题:鉴定骨的成分
  课型:实验课
  (一)目的要求:知道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学会鉴定骨的成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二)材料用具:大鱼的肋骨或小动物的一段骨,镊子,酒精灯,试管,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清水,火柴。
  (三)教学过程:
  1、诊断补偿:1) 骨的结构包括那三部分?2) 骨髓填充在和的空隙内。
  2、实验步骤:1)、骨的煅烧:用镊子夹住一段骨,放在酒精灯上煅烧,同时注意观察骨的颜色变化,待骨变得()时,将酒精灯移开,轻轻地敲打这根煅烧骨,看结果如何。2)、骨的脱钙:将大鱼的一根肋骨浸入试管里质量分数为的盐酸中,过15分钟左右,用镊子夹住,看它是否变得软了,如果已经变柔软,即可取出,用()洗去盐酸。试一试,能否将这根肋骨弯曲或打成结?
  讨论:1)、在骨的煅烧或脱钙过程中,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煅烧后的骨和脱钙的骨各有什么物理特性?3)、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3、注意的问题:1)、酒精灯正确使用2)、鱼骨从盐酸中取出要用清水冲洗去盐酸,并避免损伤皮肤。
  4、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1)、实验结果说明骨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2)、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
  5、填写实验报告册,小组讨论矫正。
  教后记:本实验操作简单,结果明显解决了学生日后记忆中易混淆的知识。
  
  
其他文献
学位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英语教材的容量和词汇量也紧随着新课程理念而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广阔而深厚的知识储备,切实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以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储备知识储备能力储备教学反思教科研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英语教材也紧跟新课程新理念而一变再变:教材的容量不断增大,教材的词汇量不断增多,尤其是教材的选材也日趋广泛而富有时代气息,话题涵盖
摘要:在世纪之交时,已经出台了实施新课标的文件。在新课标已实施的十一个年头,对于西藏的中小学的教育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提高自身教育质量的机会,与此同时对于西藏中小学的教育更是一种新的挑战。西藏在实施新课标的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提出,将使新课标更加完善。两者思想的结合,对于西藏中小学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字:西藏中小学教育;新课标;可持续发展一、新课标的提出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职业指导对于搞好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与使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职业指导是基于
摘要:物理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融合两种教育是新课程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物理学科教育中,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与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明确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重要性、认识物理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是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育;人文素质;人文教育;融合    当前社会正在呼唤加强人文教育、实现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基础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中考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命题的理念,促进了命题技术的创新,规范了命、审、阅的管理,推进了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中考命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切合初中教学实际,不出偏题;命题时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命题时注意应用性,加强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观察能力的培养、分组实验教学、观察实验现象、应用多媒体、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如何搞好物理实验教学。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科技愈发展、愈显示物理是人类自下而上发展的核心学科。中学物理教育,不仅要为培养物理学家,造就物理学专门人才打基础,更多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物理素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教师从一开始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为什么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74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290个病灶.对所
高效课堂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结合多媒体、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多让学生参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如果能采用直观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化学仪器和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还可以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的正确步骤和装置的简单美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从而加深记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效课堂是每一位老师追求的目标,能在课
期刊
摘要:本文从知识储备、教学艺术、教育性等方面阐述物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物理教师角色    新课改要求我们重新反思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进行教学?在新课程的视角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但是不管教师角色如何变化,教育教学对每一位教师素质的有些要求是永恒不变的教师应该是一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