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中志气

来源 :名家名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志荣先生对荷花有着独特的喜爱.rn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精辟地将荷花的品质描述了出来.荷花是有志气的花,它不谄媚,不骄傲,不盲目从众,不丧志媚俗.乔志荣先生最喜画荷,爱的正是荷花的志气,在纷繁的世界中,当很多人沉溺于纸醉金迷之中时,正需要这样一批像荷花一样有志气的人,来做民族的脊梁.
其他文献
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催生了全新的人才需求.为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增强综合国际竞争力,我国急需大量新工科人才.目前,产业转型升级、交叉整合、创新驱动
转瞬写作半个世纪, 若讲体会, 其实也是常识:文学的根是生活.卓越与平庸的区别在于对生活体味的深浅.作家要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兴趣和好奇.有天性,也需培养.我十岁时因家庭变
期刊
按成绩分组是英国学校中组织学生形成班级进行教学的主要做法,尽管有证据表明成绩分组对学习者总体没有益处,事实上对先前成绩中等和较低的学生不利,但它仍然存续了几十年.本
“高节人相重, 虚心世所知.”在中国的文化中,竹子乃岁寒三友的三君子之一,自古以来深受许多文人雅士的喜爱.不仅因为竹子寓有竹报平安、招财纳吉、辟邪镇宅的象征意义,更因
期刊
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抑或是静物,扑面而来的都是一种清新,一种淡雅,一种令人心境高远、心胸开阔的感觉,宛如一位无尘女子从天庭款款飘过,信手运笔,轻轻涂抹,细细勾勒,以
期刊
宣传文化,广交朋友,是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绕不开的主题.擅长花鸟画的刘金源老师在这一领域有着独特的领悟.rn中国文化当中有一些独特的艺术符号,这些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
期刊
品读孙静函女士的画作,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清新淡雅,意趣盎然.rn数十年来,她潜心画艺,笔耕不辍,师法自然,师法古人,博采众长,在花鸟画方面辛勤耕耘,对徐青藤、八大山人、任伯
期刊
在我刚刚踏出大学校门初入社会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租住于西安城南之二府庄之时,每日读书笔记补充能量,颇觉枯燥乏味.大约是那年冬月的某天,同学微信说要介绍他的朋友请我制
期刊
如果没有对花果的细心观察,没有对鸟蝶的专注研究,没有用心体会这些看到的花鸟,又怎么会有对花鸟的感悟,能用精细的笔法画出大自然中美丽的生命?又怎么能描绘出如此神采飞扬
期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乃“百木之长”,凌寒不凋,长青不朽,是长寿和高洁的象征,备受人们喜爱,世人又以其挺拔傲岸、坚贞卓著、雄浑刚毅的品格与竹、梅一起,被称为“岁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