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加工角度看,糊化特性是大麦淀粉最重要的品质。对于制麦和食品加工过程而言,峰值粘度时间短和糊化温度低是非常有利的。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确定六棱大麦Yerong和二棱大麦Franklin中决定大麦粉糊化特性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s。Yerong是一种饲料大麦,相对于啤酒大麦Franklin而言,其峰值粘度时间长,并且糊化温度较高。样品来自3个不同的区域,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7个不同的参数,来代表淀粉的糊化特性。在所有的7个参数中,DH纯系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2006/2007年MTP实验区,不同DH纯系的糊化温度从73.8℃到89.5℃。总之,21个QTLs与面粉的糊化特性有关。这些QTLs分布在11个染色体区域上。基因的变化可以用这些QTLs从4.4%~15.2%的变化来解释。控制峰值粘度时间和糊化温度中最重要的QTLs,位于1H、2H、3H和7H上。结果表明,通过结合一些分子标记技术,某些糊化特性能够进行有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