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与法制笔谈

来源 :中外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e_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本期开始,我们设立《人权与法制》专栏,以期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期邀请了北大法律系几位教授和学者撰稿,并特邀了北大哲学系黄枬森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谈谈对人权问题的看法.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凡在南非成立和注册的公司均须遵守南非1973年颁布的《南非公司法》。该法主要条款采用英国公司法,但与英国法相比,仍有一些大的区别。非南非居民在南非开办公司的有关法律
妈,你得好好活着,你还得在门口挡着我。父亲临终前的达观是他给马未都最后一次的言传身教,那年父亲72岁。马未都后来认识到人最怕死的时候应该是五六十岁。太年轻不知死为何
1.国际范围内的统一化根据1948年通过的美洲国家组织宪章,美洲间法学家理事会的任务之一是促进“国际法的发展与编纂”(第67条),所以,1949年9月6日,理事会的常设委员会——
王某是某单位收款员,年初一天,无业人员张某找到王某,说自己正在做生意,缺少一笔流动资金,请王某帮忙。王某表示自己没有那么多钱。张某便提示王某说:“你不是管帐吗,先从公
父亲立即把车停在路边,然后舞动双手拼命把马蜂往车窗外赶,大马蜂一头撞在前挡风玻璃上,父亲一巴掌按上去,然后握紧拳头。父女俩外出度假,他们摇下车窗,充分享受夏日微风的清
<正> 一对于“人治”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认为是指人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实际上,人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特定的含义。在我国历史上,人治是儒家倡导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法。儒家的始祖孔子说过: “为政在人。”①“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②这就是说,国家的兴衰取决于人,取决于有无贤明的君主。至于人与法的关系,虽然儒家从未完全否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各国际经济法学家、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顾问、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编委兼国际经济法分科主编、
一、引言中美贸易发展迅速,1988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超过130亿美元,比1984年的60亿美元增长了一倍多。其中美国进口增长比例更大——从1984年的30亿美元增长到1988年的80亿美元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年,我国的法学经历了一个由理论上拨乱反正到探索改革并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而日益繁荣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在法学领域也出现了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