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快乐的大队辅导员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队辅导员工作是最基层、最细致的,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五年的大队辅导员生涯,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虽辛苦、繁琐,却有许多乐趣。每次翻开笔记本中的行事历,就能回想起做过的大大小小的事,参加的各种各样的会议,每当我行走在校园里,有许多我教过或没有教过的孩子向我问好,甚至在节日时各班的同学争先恐后地请我去和他们共享快乐……在忙与累的同时我也得到了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所特有的礼物——快乐。
  “忙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充实!”正是这份红领巾事业让我活得充实快乐,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让我觉得更年轻,更富有朝气,下面我把从我从事大队辅导员工作以来的一些所思、所得、所悟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勤于学习―――追求成长之乐。
  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骨干力量,作为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组织和帮助少先队员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队辅导员的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刚担任大队辅导员时,我一直投入不到这个角色当中,可我告诉自己:我年轻,年轻就是我的资本,我要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我的工作当中,可实际工作中,我渐渐意识到,光有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修养和过硬的基本功,必须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为使我尽快成长,在我遇到疑惑时,校长适时地对我进行点拨和指导;在我遇到困难时,同事帮我出金点子;为获得更多的经验,我虚心向同行请教;为提高个人素质,我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寻求理论指导。我经常勉励自己,不断审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用实力赢得信任。经过五年的磨练,我的工作能力有一定的进步,工作态度有所转变,逐渐适应了大队辅导员这个角色,我为我的每一点进步而高兴,更为自己能更好的服务那一群群孩子而骄傲。所以,我在工作中,本着重在参与、重在育人、重在进步的思想,尽心尽力,尽自己最大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做一个擅长活动、善于研究的新型辅导员。
  二、沟通协调——体验合作之乐。
  少队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得到领导、中队辅导员、同学的配合。所以说,作为大队辅导员大队辅导员要摆正在学校工作中的位置,正确处理各种关系。首先从学校工作全局出发,服从学校领导。要及时地向学校领导汇报少先队的活动计划、设想、力求学校领导的支持、帮助,大胆创新的开展工作。其次,要与中队辅导员团结协作,齐抓共管。少先队工作计划的贯彻实施,各项活动的开展少先队员的思想教育、特长发挥,个性发展要依靠中队辅导员的辛勤工作,因此,要主动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遇困难带头克服,见荣誉诚心谦让,才能取得中队辅导员的信任、支持,少先队工作才能呈现出勃勃生机。其三,要与少先队员建立起平等、和谐、信任、友爱的朋友关系。工作中,要主动与少先队员交朋友,把他们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与孩子们逐渐缩短心灵上的距离,作他们的知心姐姐,在情感乃至心灵上产生共鸣。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大胆工作,培养组织能力、增强少先队的凝聚力。五年里我深有体会:一个合谐的团队,友好的同事,积极的学生,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三、夯实工作——分享充实之乐。
  少先队工作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所以每学期我都坚持不懈做好常规工作,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少先队员在实践中"养成道德行为好习惯",并利用学雷锋日、劳动节、母亲节、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中队会活动、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校园简报、网络电视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德育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另外,积极挖掘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向学生推出 “八个有”活动,既、“每日有背诵” 、“每周有交流”、“每学期有评选”、“每组一册、“每班一栏”活动、“每月有竞赛”、“每校、每班有特色”、“每年有读书日、读书周”读书成果展示活动,从而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引领学生以书籍为友,以读书为乐,使学生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四、创新活动——收获成功之乐。
  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我感觉到,孩子们喜欢少先队活动,愿意在这课堂之外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能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是辅导员的光荣职责,所以,每学期我都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特点,结合重大节日,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少先队活动,而且活动中我还会想方设法提高活动质量,力求每年的活动有新的突破,形成特色与亮点。 因此在组织活动时,我力求达到“五点”:即活动主题要小一点;活动内容离队员要近一点;构思设计要巧一点;活动要落得实一点;内容形式要新一点,而且活动做到目的明确,责任到人,每当看到活动的圆满结束,照片上留下的张张笑脸,我的心里总是甜甜的。但我并没有把活动告一段落,而是及时总结活动的效果,提炼出文字,并第一时间向东辽教育信息网投稿,每当上网浏览,看到我自己发表的新闻,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五年来,我所做的都是些平凡小事,虽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我挥洒的是辛勤的汗水,收获的却是无穷的乐趣。我相信,只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积累更多的经验,在辅导员的岗位上继续用我的扎实肯干的精神和真我的亲和力谱写出绚丽的乐章,用我灿烂的笑容和青春年华去书写精彩的红领巾事业。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培养学生德育的主渠道。把德育教育贯穿课堂教学之中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德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整体德育水平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理学科具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是在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于地理环境关系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肩负起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  
期刊
“没有知识你就是次品,没有健康你就是废品,没有道德你就是危险品”这句话里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教师,在高效优质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我收获着园丁的快乐和幸福,同时,我也越来越强烈地体会到思想道德教育在职业中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如果说职业教育是一个整体的话,没有道德这个工程就是豆腐渣工程,我们的学生很可能成为“危险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民族的未来,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牢固树立
期刊
信息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最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而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素质提高之本,应该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以更有效地施行教育这一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更高的科技水平。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
期刊
高中学生已接受十年左右的汉语文学熏陶和奠基教育,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辟道路。  一、重中西思维优势兼容,给语文“才情”以时代生命。  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于是传统习性印记着民族渊源的“语文才情”。改革开放并
期刊
素质教育是着眼与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完善并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作文首当其冲,《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习作是: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要求的综合体现,也是整个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作文教学中应使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
期刊
班级风气的形成和养成教育的成效息息相关,而学生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班主任的目标管理,因材施教。欲想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建立优秀的学习风气,班主任必须具备和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能力,而此能力的源泉则是来自于老师对学生博大的爱,因为爱是最好的教育。学生因为家庭、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个性素质的差异,难免会出现各种“小毛病”甚至是罪错,这就要求班主任的工作中多些宽容和信任,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我批
期刊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那么德育教育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既是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首先,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期刊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
期刊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千余年前的圣贤先哲便对教师这一职业做出了鲜明的定义。作为一名工作在特殊教育干线上的教师,五载的春华秋实让我对这一番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更清晰的领悟到了从事特殊教育教师的光荣使命!光荣在于我们可以在聋儿无声的世界里坚守平凡,使命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的对学生传播爱的力量。  工作伊始身边的许多人认为,成为一名特教工作者,把最美好的青春都浪费在这些聋孩子身上
期刊
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表现。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赏识,更是为师之道,作为一位教师,每天和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赏识学生无疑会激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但是如果我们的表扬很随意或者过于夸张,则会适得其反。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孩子内心非常脆弱,严厉批评、过度惩罚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