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侧重点不断向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有用人才的方向转移,因此图书馆的读者对象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读者对图书馆的馆藏要求也不仅仅局限在以往的纸质载体上了,因此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之柱之一,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职能,服务于教学,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整个社会,如果不做到这样,势必造成图书馆馆藏信息的和资源的浪费,导致图书馆仅能为近距离的读者服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只能小范围进行,造成图书馆的大部分资源馆藏也闲置在一旁,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一、图书馆的创新是图书馆服务于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必然要求
1.管理观念的创新
图书馆资源信息工作是一项公益很强的工作,是为科研、教育与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明確这一点,推行服务为核心管理。只要服务到位了,读者和用户满意了,就能获得读者和用户的满意。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侧重点不断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有用人才的方向转移,如:学校工科课程设置不断增加等等;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学校在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社会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教育创新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图书馆的创新是辅助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延伸和发展。
2.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与其他科研机构相比,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在稳定的基础不断上升,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大大加快,高校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科技园的壮大,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表现应是: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于科研,图书馆参与科研过程,图书馆承担科研项目,同时图书馆也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等等。总的说来,我们在这些服务和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够的,不够积极主动,不够开拓创新,不够深层次、高质量,不够及时高效。为了开创服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解决这些矛盾,图书馆就必须创新。
二、图书馆创新是资料信息服务不断变化和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和较熟练的文献服务基础两大优势,在社会的文献服务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资料信息化日益社会化、网络化、个性化,在社会信息服务的大系统中,图书馆的主导地位日益削弱,甚至其生存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信息服务环境的变化迫使图书馆必须改革和创新。
三、图书馆资料信息服务创新的对策
图书馆创新应是全方位的,它包括图书馆各种观念意识的创新、规章制度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创新和服务创新等。观念意识的创新是图书馆创新的源泉,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图书馆创新的政策保证、技术、人才的创新是图书馆创新的技术和智力支持,以上这些是图书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我们的一切工作是为了向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对于我们高新图书馆来说,服务创新要围绕高校的职能,信息服务环境的变化而展开。
1.对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我们要有创新意识
目前,校内师生应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的意识是读者工作的主体意识,服务对象也仅限于此,这不符合当前资源网络化的共建、共知、共享的要求。要做到服务对象意识的创新。
2.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
首先要实现从传统的手工方式到自动化、网络化的转变,它包括服务设施和服务方式两个方面,从服务设施即工具来看,无论是文献信息的搜集、整序、加工、存贮、传递、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适应信息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要实现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实现服务手段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现代化等。从服务方式来看,要不断地吸收并应用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改善服务方式,缩短服务时间。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要改变原来的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积极、主动地接近读者,了解读者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满足读者,了解读者的需求,要调查了解学生、读者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开拓创造性学习的内容;主动掌握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及进展;主动接近管理决策人员,询问其信息需求,我们在了解这些需求的同时,要切实搞好相对服务,满足这些需求。要将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及特色服务项目推向社会,主动地为这些服务及资源寻找用户,使其能够服务于当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这要实现大众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统一。即要考虑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又能满足特殊读者个性化要求,尤其是科研决策人员的个性化需求,它主要满足读者学术研究的需要,还应要社会大众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
3.提供新颖和及时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还应提供新颖和及时的信息服务,除传统的文献服务外,应该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如:利用馆内宣传栏式举办专题讲座,或与相关机构共同举办专题展览。如:我馆现阶段用“小报”的形式已不能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和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应使广大的师生、教工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及相关的学科的最新资讯及发展方向,给全校师生及教工在工作和学习科研中带来方便,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信息。
四、与各系部处、各级分院建立长期联系,定期为之提供专业服务
随着科学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科研也应从知识化转化为产业化。如:清华阳华,东大阿尔派都是实例。我校这方面还需做出很大的努力,但关键是靠我们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服务,信息咨询将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着手发展科研重大项目与各系部处以及各级分院还有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建立长期服务,推动他们的项目的发展,这是我们图书馆未来信息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关沁,(1961~),满族;辽宁省沈阳市人;研究方向:图书管理,单位:内蒙古财经学院图书馆。
一、图书馆的创新是图书馆服务于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必然要求
1.管理观念的创新
图书馆资源信息工作是一项公益很强的工作,是为科研、教育与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明確这一点,推行服务为核心管理。只要服务到位了,读者和用户满意了,就能获得读者和用户的满意。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侧重点不断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有用人才的方向转移,如:学校工科课程设置不断增加等等;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学校在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社会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教育创新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图书馆的创新是辅助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延伸和发展。
2.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与其他科研机构相比,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在稳定的基础不断上升,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大大加快,高校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科技园的壮大,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表现应是: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于科研,图书馆参与科研过程,图书馆承担科研项目,同时图书馆也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等等。总的说来,我们在这些服务和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够的,不够积极主动,不够开拓创新,不够深层次、高质量,不够及时高效。为了开创服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解决这些矛盾,图书馆就必须创新。
二、图书馆创新是资料信息服务不断变化和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和较熟练的文献服务基础两大优势,在社会的文献服务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资料信息化日益社会化、网络化、个性化,在社会信息服务的大系统中,图书馆的主导地位日益削弱,甚至其生存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信息服务环境的变化迫使图书馆必须改革和创新。
三、图书馆资料信息服务创新的对策
图书馆创新应是全方位的,它包括图书馆各种观念意识的创新、规章制度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创新和服务创新等。观念意识的创新是图书馆创新的源泉,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图书馆创新的政策保证、技术、人才的创新是图书馆创新的技术和智力支持,以上这些是图书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我们的一切工作是为了向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对于我们高新图书馆来说,服务创新要围绕高校的职能,信息服务环境的变化而展开。
1.对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我们要有创新意识
目前,校内师生应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的意识是读者工作的主体意识,服务对象也仅限于此,这不符合当前资源网络化的共建、共知、共享的要求。要做到服务对象意识的创新。
2.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
首先要实现从传统的手工方式到自动化、网络化的转变,它包括服务设施和服务方式两个方面,从服务设施即工具来看,无论是文献信息的搜集、整序、加工、存贮、传递、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适应信息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要实现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实现服务手段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现代化等。从服务方式来看,要不断地吸收并应用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改善服务方式,缩短服务时间。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要改变原来的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积极、主动地接近读者,了解读者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满足读者,了解读者的需求,要调查了解学生、读者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开拓创造性学习的内容;主动掌握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及进展;主动接近管理决策人员,询问其信息需求,我们在了解这些需求的同时,要切实搞好相对服务,满足这些需求。要将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及特色服务项目推向社会,主动地为这些服务及资源寻找用户,使其能够服务于当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这要实现大众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统一。即要考虑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又能满足特殊读者个性化要求,尤其是科研决策人员的个性化需求,它主要满足读者学术研究的需要,还应要社会大众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
3.提供新颖和及时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还应提供新颖和及时的信息服务,除传统的文献服务外,应该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如:利用馆内宣传栏式举办专题讲座,或与相关机构共同举办专题展览。如:我馆现阶段用“小报”的形式已不能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和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应使广大的师生、教工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及相关的学科的最新资讯及发展方向,给全校师生及教工在工作和学习科研中带来方便,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信息。
四、与各系部处、各级分院建立长期联系,定期为之提供专业服务
随着科学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科研也应从知识化转化为产业化。如:清华阳华,东大阿尔派都是实例。我校这方面还需做出很大的努力,但关键是靠我们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服务,信息咨询将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着手发展科研重大项目与各系部处以及各级分院还有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建立长期服务,推动他们的项目的发展,这是我们图书馆未来信息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关沁,(1961~),满族;辽宁省沈阳市人;研究方向:图书管理,单位:内蒙古财经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