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应当“不留真空”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海南将选择2至3个市县研究开展巨灾保险试点。海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2017年海南省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对今年全年实施农业保险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财政补贴政策。其中实施险种分为中央险种和省级险种两大类,将实行不同的财政补贴政策。
  6月21日,河南南阳唐河县桐寨铺镇一个3000亩的荷花园被突如其来的8级狂风和暴雨、冰雹摧残,女老板欲哭无泪,损失惨重。由于当地没有相应险种,又说荷花不属于农作物,属于经济作物,投保无果而保障无处落地,损失也就只能由种养者自我承担,农业的脆弱性在此时暴露无遗。巨大的投入在瞬间归零,收获的希望在此刻落空,一切回归原点,风险防控机制为零,农业种植者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样的状况显然不符合“以人为本”和“以农为基”的倡导,也无助于提高农民及农业种植者的积极性。农业的基础地位强,然而农业抗风险的能力却很弱,受季节和供需关系的影响,农业种养的不确定性太多,利益很难获得最基本的保障。
  在国外,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广、政策性强,运作得十分成熟,已成为农业面临市场和天气双重考验下最有力的保护伞。其中有政府主导型,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有民营保险相互会社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策性强,通过立法对主要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农作物和畜种实行法定保险;有政策优惠模式,以西欧国家为代表,主要包括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还有以亚洲发展中国家为代表,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
  无论哪一种类型,共通之处都在于,能有政策引导和培育,并采取略带强制性的措施,并在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下,建立了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保险体系,并做到了应保尽保,解决了农业种养者的后顾之忧,为天气风险、市场风险等提供了基础保障,使之免于巨大亏损的恐惧。
  在国内,农业险的推出和普及还处于初级层次,一是保障的范围十分有限,仅限于稻谷、小麦、玉米等重要粮食品种,其他经济类或者非粮食品种,往往被排除在外;二是农业保险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政府主导和市场的契合度不够,利益和风险的分摊机制尚未建立,利益导向不明确,责任界定不清楚,各种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从2015年山东给大蒜投保,再到三年前女老板给荷花投保无果,亦表明农业保险不应有遗漏。抓大而不能放小,无论是险种上还是保险的覆盖面上,都应当“不留真空”,否则每次狂风暴雨之后,留给农业种养者的都是惨重的损失。
  对于孱弱的农业而言,商业保險的参与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此举不仅可以减少农民的实质性损失,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不受影响,也能让政府在惠及三农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保险的前提,农业保险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支撑。农业要有大的前途和进步,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不能再有“突如一夜狂风来”之后的欲哭无泪。
其他文献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多方面原因.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
HVAC产品的薄板钢件在喷涂前需要进行表面清理,由于此类工件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以往主要通过酸洗磷化或人工喷砂进行,但酸洗磷化因存在严重污染环境问题受到严格限制,
一年中节日很多,不过,家乡人最重视的,是春节。而过春节的重中之重,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年饭。  我曾经问过父亲,大家为什么把过年看得这么重。父亲说,种田的、扛活的、跑买卖的,忙了一年,总该歇歇了。旧的一年过去了,得算算账;新的一年要开始了,得盘算盘算,早作安排。为了生活,家人、亲友四处奔波,甚至天各一方。一年了,总得聚聚,解思念,叙亲情。  难怪到了过年,哪怕千里迢迢,坐不上火车开摩托,顶风冒雪,大家
本文通过对某电厂机组保温结构外表面散热的测试,检验了机组当前的保温效果,对其保温性能进行评价,利用热成像仪数温显示技术将保温性能不合格处进行标定,并提出相关保温优化
<正>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形成打击治理合力,不断掀起专项行动的高潮。"从猜猜我是谁"到"我是客服,交易错误可退款",从"银行卡积分换现
介绍了一套基于磁悬浮飞轮储能的脉冲电源系统。电机主体为一台两相、四级、空心补偿脉冲发电机。轴向使用电磁推力轴承,径向使用内转子外定子混合磁轴承,具备承受4g过载能力。
当前,青海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我省蓄势转型、奋力赶超的一年。回望这一年,一项项措施的出台、一个个具体任务的实施,促使青海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在2017年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