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额之于侵犯商业秘密罪角色的反思与再定位

来源 :科技与法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rc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我国“定性+定量”的立法模式以及对经济犯罪以数额犯进行规制的路径依赖,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罪也采用了数额犯为本罪的立法模式。立法对该罪仅规定了“造成重大损失”量的限制,使得司法实践操作混乱;侵犯商业秘密罪作为数额犯是否存在未遂也是理论争议的问题之一。突破传统的数额犯立法模式,将侵犯商业秘密罪定位为行为犯,并以数额作为出罪机制是解决现实困境的出路。
其他文献
教学中出现学生不在状态的想象很正常。要使学生恢复课堂应有的状态,关键在于针对性的激活。思品课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要制造矛盾,提高学
公共利益理论发源于美国商法典对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授权,但其内容却经历了从传统的对专利权利的绝对保护到现在的对公众福利在内的各种利益的平衡的过程。公共利益理论
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够重视、教师课堂教学热情不高的问 题,提出应从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质,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