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与玉米多样性种植生态防治病害的试验研究

来源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b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中国西南山区作物病害发病高峰与降雨高峰重叠难以防治的难点,进行了生态调控马铃薯与玉米种植结构避雨避病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时间上提前和推后马铃薯种植避开了降雨高峰,平均降低晚疫病病情指数44.3%.空间上行距拉宽株距缩小,通风透光减轻病害,套种玉米的大斑病平均降低病情指数为14.8%,小斑病平均降低22.5%.本试验的另一重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马铃薯种植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耕地产出率,马铃薯与玉米套种,提前和推后种植马铃薯分别提高土地利用率1.738-1.766.本文研究结果对作物病害的生态防治和增加粮食产量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时空优化作物与环境的配置,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结构,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居民食品消费的水生态占用计算方法,认为水生态占用计算应当包括食物生产过程中所能提供的各项生态服务功能水体总量,食物运输过程中的水资源消
2013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3月28日~29日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全国"两会"和2013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12年环境监测工作,全面部署2013年任务。吴晓青首先介绍了环境监测的工作进展。他表示,2012年全国环境监测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环保"两会"精神,圆满完成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这一中心任务,展示了
气候变化对水质与水生态的潜在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这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但是,由于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科学
4月12日下午,民间公益性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京公布了《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作为这份年度环境绿皮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省会及直辖市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同时出炉:海口、
期刊
在极端气候变化和各类污染加剧的环境下,日益增加的水资源需求与有限的水资源总量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通过水权转让可实现水资源的二次配置和优化,但由于存在利益转移和变动
自1999年我国开始试行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主的生态退耕以来,到目前已历时十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工程实施强度较大,因此从国家尺度上进行宏观生态退耕格局的分析对于评估生
三.台北市区段徵收案例简介——北投士林科技园区小蜜蜂计划rn(一)前言rn建设由破坏开始.区段徵收开发的破坏是最先且必经的阵痛历程,从居民的角度来看,被迫迁离生长久居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