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16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自噬是细胞自我更新和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生理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均发挥"双重性"作用。自噬通过保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抑制肿瘤的发生,同时又是肿瘤细胞存活的保护性机制。自噬提高抗肿瘤治疗有效性的同时又与肿瘤耐药、放射抵抗有关。在不同情况下应用自噬调控药物有望提高肿瘤细胞的治疗敏感性。

其他文献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延误诊治可导致严重后果。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了解其发病机制及诱因,熟知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掌握其治疗方法,尽早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方式进行早期诊治,降低该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内毒素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64只(18日龄),体重30~4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组腹腔注射5 mg/kg的LPS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将大鼠于给药后2 h、4 h、6 h、12 h麻醉(每组每个时间点8只),心尖取血
儿童创伤包括车祸伤、坠落伤、跌伤、切割伤、扭伤、烧伤、虐待伤等外伤性损伤,是全世界普遍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国内创伤综合救治水平仍有待提高,创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优化、简化的儿童创伤救治流程是提高抢救率的基础,快速而有效的创伤评估工具能为患儿争取"黄金时间",儿童创伤生命支持应作为创伤救治基本技能广泛推广,儿科床旁超声成为急危重症患者个体化及精准化治疗的重要手段。
机体在感染、外伤或应激状态下会引起肠道功能障碍,肠黏膜屏障损伤是危重患者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肠道是严重感染、组织缺氧缺血时受影响最早和最严重的器官之一,肠道损伤后导致大量菌群易位,从而引起肠源性感染、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肠源性脓毒症。胃肠屏障功能障碍与危重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具体论述正常肠道屏障功能,胃肠功能障碍,外伤、应激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及菌群和内毒素易位对机体的影响和预防与治疗。
创伤是儿童和青少年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伤患儿病情复杂多变,儿童创伤评分体系繁多,各有优缺点,但无任何一种创伤评分能满足所有的临床和科研要求,目前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是应用最广泛的院内评分系统,儿童创伤评分是最简单易行的院前院内评分系统,BIG评分是新兴的简单易行的评分系统。建议儿童多发伤评估反复多次进行,并多种评分综合使用。
目的了解我院粘质沙雷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粘质沙雷菌感染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方法进行粘质沙雷菌的初步筛选,用VITEK 2 Compact和VITEK MS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总结粘质沙雷菌感染患儿的病种分布、标本来源分布
目的:比较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首次气管插管拔除改正压通气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对术后预后的影响。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及倾向性匹配分析。场所:一家三级儿童医院CICU。对象:心肺转流下心脏手术后首次气管插管拔除改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或正压通气的6个月以下患儿。干预措施:无方法与主要结果:258例患儿经倾向性匹配确认49对气管插管拔除改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气道正压通气患儿。所有筛查患儿拔管失败率12%
目的探讨Ki67和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与鼻咽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病理确诊的未分化型鼻咽癌患者,收集患者接受放化疗前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并计算dNLR。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的Ki67阳性率,并评估Ki67阳性率和dNLR对鼻咽癌患者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的预测价值。结果通过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肺腺癌95D细胞株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0、10、20、40、80 mol/L白藜芦醇处理人肺腺癌95D细胞,以0 mol/L组作为对照。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95D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体外黏附实验测定细胞黏附率;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力;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三重基序蛋白14(TRIM14)是三重基序蛋白家族众多成员之一,具有调控先天免疫反应、影响细胞分化等生理作用。新近研究表明,TRIM14在几种常见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肝细胞癌、骨肉瘤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均有表达,且可通过不同机制影响恶性肿瘤的增殖、浸润、转移、耐药以及肿瘤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