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建:化产业布局提高一心能力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uiqiang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核建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加强管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面提升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作为我同核工业事业的重要继承者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同核建始终牢记使命,扎实履行保军责任,始终把确保同防工程、军工工程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在国家“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历史背景下,中同核建将军工建造技术应用于核电建造领域,依靠自主研发成为世界三代核电建造技术的引领者、四代核电的开拓者,中国核建已经成为同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核电建设品牌。多年米,中国核建充分发挥核军工企业的行业与技术优势,成功实现了军工工程为主,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同步发展的产业结构转变。寓军于民,军民融合,核电、民用建造技术反哺军工建造技术,形成了中国核建独特的军工建造特色。
  中国核建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抓于。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全面实施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业态模式创新的创新行动,全面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中国核建由工程建造向工业智造、工业创造转变,力争快速形成绿色、智造、创造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一流企业。中国核建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高基础原材料和核心技术的国内保障能力,提高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水平,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等创新载体的改造提升,培育一批研发基础好、知识产权多、行业带动性强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加强开放合作,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探索以技术标准引领产业发展、围绕创新成果进行创业等模式,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通过不断健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体制机制,整合利用军工核心技术、民用科技成果和地方资源,形成军工民用、民为军用、共建共用的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中国核建以优化产业布局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打造产业升级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传统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扶持战略性核能产业壮大规模、打造局部强势。推动军工科技和民用科技互动发展,实现军用民用科技水平共同提高,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高温堆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先进技术特征的第四代新型核反应堆,能满足不同民用项目的需求,充分体现核技术推广应用在核能产业军民融合的示范作用。我国在高温堆、低温堆先进核能技术综合利用领域已经具备世界领先水平,能够实现以自主研发为基础的自主建设和运营,在国家“中同制造”、“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高温堆技术产业化将成为我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优选技术之一,使其成为继核电之后的又一重要的低碳、清洁能源。
  中国核建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瞄准民用领域需求,加快军用技术成果转化,抓住当前有利机遇,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同心协力谱写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文章。
其他文献
道歉,有时需要极大的勇气,尤其是对于或身在高位,或成就等身的人。而下面这位“道歉”的院士,体现出的不是勇气,而是态度和品格。  虽为弹道领域的权威专家,但余梦伦院士经常在和谐欢快的气氛中,与青年人探讨技术问题。不久前,他竟因一个计算结果,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一部“余梦伦”班组组长常武权多次道歉,一时故事广为流传。他这种做事严谨、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的谦逊态度,着实影响了不少航天青年。以下是当事人的讲
期刊
Г.В. 斯米尔诺夫 著 向 巧 宁喜钰 王 良 李 娟 译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年3月版  本书一是有历史价值,如实复现了百余年来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资料翔实,是一套研究俄罗斯乃至世界航空的重要文献。二是科研价值,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各种型号航空发动机技术改进、性能提升、跨代发展的过程,可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提供借鉴。三是教育价值,大量讲述了俄罗斯同行艰苦奋斗、自主创
期刊
全国同胞们,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代表,  尊敬的各位来宾,  全体受阅将士们,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
期刊
阅兵装备方队里,地地弹道导弹编队威武亮相。通常意义上,弹道导弹是指导弹靠发动机推进到一定速度后终止推力,依靠惯性落向目标的导弹。而地地弹道导弹是指一种陆基发射、攻击敌方地面目标的弹道导弹,它用液体或者固体发动机推进,在制导系统的控制下,按预定弹道飞向目标,主要用于攻击敌方重要城市、港口、重大军事设施及交通枢纽。弹道地地导弹最初的精度为数千米,现在有的已经可以控制在百米以内。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
期刊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不久,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卓越贡献的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群被认定为“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军工行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甚至付出了鲜血和献出生命,我们应当永志不忘。今年10月,将迎来人民军工创建84周年。那么,人民军工纪念日是如何确定的?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下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苏青云。  
期刊
2005年荣获国防科工委小鹰500飞机研制一等功,中航工业通飞2010年度“明星员工”;海鸥300轻型水陆两栖飞机首飞一等功,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他就是中国通用飞机试飞第一人,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通飞华北公司)资历最深的飞行员、总飞行师、首席试飞员——孔翔。  矢志不渝,终生逐梦向蓝天  1950年出生于山东兖州的孔翔已年逾花甲,却依旧冲锋在新机
期刊
9月3日,北京,晴空万里。  盛大的纪念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场面气势恢宏,500余台地面装备组成了阵容顶级、实力超凡的“武器方阵”,这些国产现役主战装备,80%以上是首次亮相,且所有装备均为“中国制造”,这是中国军工王牌的集体亮剑。预警机、轰炸机、歼击机等183架战机和70架直升机低空飞过天安门广场,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彰显出我国
期刊
三军列阵,气吞山河;金戈铁马,神剑昂首;东风浩荡,战鹰啸空;国之重器,护卫中华。公元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行走于历史与未来之间的中国武装力量及其装备建设最新成果时,人们又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世界新军事变革中排山倒海般的“中国浪潮”扑面而来。  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  雷霆万钧、气势
期刊
中国和俄罗斯分别是二战的亚洲主战场和欧洲主战场,中俄双方也坚定地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二〇一五年五月九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仪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中国阅兵,普京总统受邀出席,还带来了俄罗斯的方队。
期刊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党领导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一贯的指导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质是要更好地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就是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率的军民融合深入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