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及安全利用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34970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镉(Cd)超量累积是人体中镉的主要来源。研究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及安全利用方法对保护生态环境及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镉对植物的毒性效应与其生物有效性密切相关,且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决定其植物根系吸收量,因而基于土壤镉生物有效性调控原理的修复技术是农业环境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此外,植物镉含量也与植物自身特性密切有关,故筛选不同镉累积特性的植物可为镉污染土壤修复和安全利用提供重要生物质资源。文章综合评述了镉生物有效性的物理和化学调控方法,并分别就超累积植物和低累积作物介绍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和安全利用方法。物理方法如水分管理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环境的Eh等理化性质从而影响土壤镉的形态转化过程,进而影响植物镉的吸收量;化学方法如施用钝化剂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的pH及土壤镉吸附特性,从而改变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低镉累积作物通过减少根系镉吸收或降低地上部镉转运的方式减少可食部镉累积量;镉超累积植物的修复效率主要取决于其镉富集系数的高低及生物量的大小。化学和生物联合调控方法主要通过降低土壤镉含量或阻止镉进入作物可食部,实现"边生产边修复"。农田土壤镉污染修复技术及安全利用方法存在效率低、体系不稳定等问题,探究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关键调控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充分挖掘特殊镉累积特性的植物资源并探寻改造植物镉耐性的方法以提高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效率将是今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其他文献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利用光敏剂和光产生的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已成为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主要方法。近年
期刊
英文刊名:Clinical Biomechanics中文刊名:临床生物力学ISSN:0268-0033影响因子:1.759(2009)创刊时间:1998年出版商:ELSEVIER出版周期:每年十期收录数据库
文章分析了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实意义,介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策略。
近几年来,微电影的发展不容小觑。很多学者致力于对微电影的定义、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本文从影视学角度,分析微电影影视元素的独特之处。对微电影的影视制作基础和传播特
Neuber关系可以描述平面应力、低应变条件缺口应变场;高应变条件则须用J积分方法;弹塑性断裂力学的新发展是描述了缺口应变场小裂纹传播规律及不传播裂纹形成条件。本文在评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邓小平人才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三个方面构建了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科学体系
背景:聚羟基烷酸酯是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强度高模量的聚羟基丁酸脂与聚羟基戊酸脂按一定比例组合,采用熔铸颗粒沥取法制备的新型支架,经检测其具有高孔隙度的三维网状结构
背景:相对于骨髓基质干细胞,脂肪源性干细胞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干细胞丰度高,极易培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有望成为组织工程、细胞治疗以及基因转染良好的源细胞,但目前对脂肪源性干细
以丹江口库区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0和2015年3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结合长期野外观测资料,应用输出系数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研究了以坡改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