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你了,阿司匹林(下)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解7
  阿司匹林用量宜小
  由于害怕不良反应等原因,有人每天只服25毫克阿司匹林,但此剂量太小,不足以达到预防目的。国内曾有报道,每天服用40毫克阿司匹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而目前国际上推荐的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剂量为75~150毫克/天。
  
  误解8
  阿司匹林应在空腹时服用
  有人主张,阿司匹林肠溶片应在饭前或早晨空腹服用,认为这样可避免药物在胃内被溶解吸收,确保顺利进入肠道,安全而有效;还有人提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有利于预防好发于晨间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目前,我国所有肠溶阿司匹林制剂说明书仍然建议,该药应在饭后服用。
  因为,无论饭前还是睡前服药,都属于空腹服用,对胃黏膜都是有害的。当前工艺水平生产出来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还达不到在胃内完全不溶解吸收的要求。《中国药典》也明确提出,合格的肠溶制剂允许有10%的阿司匹林在胃内溶解吸收。饭后服用,可使少量在胃内溶解的阿司匹林被食物稀释而减少与胃肠接触,进而减少对胃肠黏膜的刺激。
  至于到底应在哪一顿饭后服用,并没有明确规定。因为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半衰期较短,吸收速度较快。一旦吸收,抑制血小板作用持久,不存在不同时间服用会出现效果差别的问题。目前我国多数人的早餐简单、量少,个别人甚至没有早餐习惯,因此固定在午饭或晚饭后服用是较佳选择。
  
  误解9
  阿司匹林可大量服用
  为有效抑制血小板功能,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如中风、心肌梗死等),临床上曾采用每天服用阿司匹林500毫克或325毫克来预防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但并未收到更好效果。大量实验结果证明,每天75~150毫克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最佳剂量。小于75毫克,不足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起不到预防作用;大于150毫克,不仅不能增加预防效果,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误解10
  阿司匹林太便宜,疗效不如贵药
  阿司匹林肠溶制剂价格便宜(国产25毫克制剂100片仅2元左右,进口100毫克制剂,每片也仅1元多),被誉为当今性价比最佳的药物之一。但有些患者片面认为“便宜无好货”,要求服用价格更贵、“效果更好”的预防药物(如氯吡格雷)。其实,价格贵的药物不一定效果更好,价格便宜的药物不一定效果差。大量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在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方面,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效果优于氯吡格雷;而在不良反应出现几率方面,两者大致相当。
  
  误解11
  心脑血管病患者只要服用阿司匹林就可以了
  少数心脑血管病患者或仅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视阿司匹林为预防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最重要的药物,认为只要服用此药即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预防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不能仅仅依靠阿司匹林,而应采取综合的全面性预防措施,才能达到最佳预防目的。
  戒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紧张情绪,改善生活方式,都是预防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不适宜服用阿司匹林,或服用后因出现不良反应而停服(停服率约12%)。因此,单纯服用阿司匹林对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作用有限。
  研究结果提示,90%以上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可由已知危险因素预测,如能有效加以控制,则可使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降低80%。这说明绝大多数心肌梗死和脑中风是可以预防的,而服用阿司匹林只是众多预防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措施之一。
  
  误解12
  活血化淤中药可以代替阿司匹林
  尽管现有资料显示,活血化淤中药可能具有一定的抗凝和抗血小板作用,但尚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故目前认为不宜用活血化淤中药代替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如同时服用丹参、三七、赤芍等活血化淤中药,应注意观察其“加强抗血小板作用”的同时,是否有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的可能。
  编辑/李宇杰liyujie@jtyy.com
  
  本刊2010年3月上旬刊“特别策划”栏目曾刊登了“手术治疗糖尿病:梦想与现实”一文,读者反响较大,纷纷要求就“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知识进行更全面的介绍。同时,国内不少专家也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应谨慎、客观地看待其疗效。为此,本刊再次约请专家,为您谈谈如何全面地认识糖尿病手术的利与弊。
其他文献
组成:黄芪30克,银花、白芍、麻仁、肉苁蓉、当归各20克,威灵仙10~20克,厚朴、酒大黄各3~10克。
组成:熟地、龙骨各24克,北沙参、白芍各15克,怀山药、山萸肉、阿胶、麦冬、石斛、女贞子、旱莲草各12克,白术、桑叶、丹皮各9克。
中医学认为,入冬后,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而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代谢也相对缓慢。因此,
轻微的眼球胀痛、不舒服,偶而看到灯泡周围有一圈彩虹光晕,这些小症状在您看来可能微不足道,根本不会引起重视。但是您可能不知道。这些症状可能预示着一种可以致盲的眼病——青
我老伴67岁,患高血压20余年,脑血栓10余年,并伴血脂异常,2009年2月因空腹血糖达25.87毫摩尔/升入院,当时测24小时尿蛋白总量为6.94克,予胰岛素治疗,17天后饭前血糖小于7毫摩尔/升,餐后血
丹麦一项研究显示,维生素C摄入量过少会对脑发育造成严重损害。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用两组新生天竺鼠进行了对比喂养实验:一组幼鼠只喂给维生素C含量较少的食物,另一组则喂
我76岁,2008年10月出现腰痛,无法入睡、翻身及扭动腰部,半个月后行腰椎核磁共振提示:1.L2~L3、L3~L4、L4~L5、L5~S1椎间盘轻度膨出。2.腰椎轻度骨质增生,L2椎体下缘许莫氏结节形成。遵医
元先生,年逾不惑,患糖尿病已有20余年。这位合资企业的财务总监平时应酬频频,常以车代步,很少运动。近1年多来,他时常感觉疲惫无力、腰酸背痛,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到医院检查。这次
血脂是人体中的重要物质,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如果饮食过于油腻、缺少运动、嗜烟好酒,或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血液很容易变黏稠,过多血脂产生并附在血管壁上而形成小斑块,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进而使血流变慢甚至中断。  血脂中的胆固醇有“好坏”之分,不应“通杀”。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胆固醇,是血管的“清
绿茶具有抗辐射和降低胆固醇等作用。据美国最新一期《临床营养学期刊》报道,日本这次的新研究专门针对70岁以上老人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七成的人说他们每天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