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战:良品铺子VS百草味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as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轻一咬。“咯嘣”果仁便蹦到了柔软的舌尖上,坚果的醇香霎时间回荡在嘴中。中国人对坚果的热爱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本草纲目》中也记载着:“炒食,补中宜人,清肺润肠,和中止渴”。
  回溯千年,以坚果为代表的休闲零食商贩大都以小作坊的形式出现,由于各地生长的坚果、果干等种类不同,各个区域的风味也自成一派,很难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气候。而这一切在2003年,悄然发生了变化。
  25岁的蔡红亮在杭州下沙大学城附近开了一家休闲零食店“百草味”,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子冲劲儿,他固执地将店里的包装袋,甚至是小票都印上“百草味”的Logo。殊不知。他这一股冲劲儿彻底改变了中国休闲零食行业。
  3年后,在长江另一边的武汉,良品铺子也蓄势待发,期望能够与其他品牌化的休闲零食商家来一次酣畅淋漓地交战。
  一到夏季。被高温煎熬的武汉市民便不再光顾坚果铺子。为了一改惨淡的状况。良品铺子特意从三亚采购回青椰子,并一股脑儿地堆积到店门前,上至老板、下到员工无一例外地挥着大刀砍椰子。一来二去之后,店铺里果然多了不少顾客。
  一番折腾,良品铺子在成立的第一年就开了6家店,第二年增长到27家,到了第三年这一数字便达到了88家。
  而百草味2008年门店辐射全国共计42家,第二年,数字就已经破百。
  双方厚积薄发,只为借着互联网的东风酣畅淋漓地过招。

第一回合:电商平台磨刀霍霍


  淘宝的崛起让百草味和良品铺子狭路相逢,双方一边在全国乃至全球进行上游原产地布局,解决休闲零食区域化的通病,一边在互联网上磨刀霍霍。
  2010年12月,和阿里巴巴同在杭州的百草味敏锐地嗅到了商机,率先入驻淘宝平台。在随后的一年里。百草味在电商平台的日销售额突破50万元,平台每日接收的订单数量达到了15000单。
  零食行业原本就利薄,相比线下,线上经营还可节约不少成本。百草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如同壮士断腕一般果断砍掉线下业务,如此大胆的做法是旁人万万不敢想象的。
  面对百草味的强势出击,武汉出生的良品铺子却是个慢性子,直到2012年才开始进军各大电商平台。至此。双方的交锋才真正有了火药的味道。
  争夺市场最迅速的方式便是打折促销。为此双方频频低价厮杀。双方除了每年在“双11”当天大降价,平时也没有忘记推出各种降价活动。这场厮杀愈演愈烈。并没有因为利润的下滑而停止。
  去年5月底,百草味在天猫旗舰店推出了“10万份爆款半价抢”活动。而紧接着的6月份,良品铺子便快速“跟风”,打出了一模一样的口号,此举的针对对象自然不言而喻。
  到今年春节,良品铺子推出了“满300减100”“第二件9.9元”的促销活动,另一边,百草味除了有“10万份爆款半价抢”之外,还喊出了“满199减100”口号。
  双方的较量不仅停留在无休止的价格战上,还蔓延到了不温不火的微信电商平台中。
  由于淘宝已经被百草味占据了先机,良品铺子不得不独辟蹊径,将目光投向微信平台,而这也成为了双方第二个挥刀相向的天地。
  2013年底良品铺子正式上线官方微信平台,甚至还专门聘请“90后”与消费者沟通互动。此外,良品铺子还尝试在微信商城上銷售优惠产品,推出“降价拍”等社交玩法,开展主题营销活动。
  百草味岂能容忍对手在这一领域一家独大?于是,他们专门组建了微商运营团队,并与微盟达成战略合作,试图进一步巩固全新的销售渠道,增强和提升百草味的品牌影响力。
  几番搏杀,良品铺子的线上营收占比一年比一年多。这让其更加留恋这块蛋糕:2015年。良品铺子线下收入占比高达73.47%,而2018年这一比例便下降到了55.15%。能够取得如此成绩。除了线上红利的召唤,百草味与之在线上平台的争抢同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良品铺子的努力没有白费,目前,良品铺子天猫官方旗舰店的粉丝数高达2189万,首先进入电商领域的百草味稍落后,为1860万。
  但是,销量才是衡量这一回合胜负的准则。数据显示,2018年“双11”当天,百草味销量位居休闲零食榜单中的第二位,仅次于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稍有逊色。位列第三。

第二回合:拔剑快意之营销为王


  为了进一步争抢市场份额,双方纷纷亮剑,陷入了无休无止的砸钱“车轮战”中。百草味与良品铺子不仅祭出了低零售价的大招,还在营销上动用重金。在2013—2015年期间,平台推广费用、平台佣金及快递费最高占据百草味销售成本的69.8%。
  为了撬动市场板块。良品铺子将大笔资金投入到了推广方面。2015-2017年,公司的促销金额逐步提升,从2015年的1.92亿元上升到了2017年的3.18亿元。在表示其2018年6月份披露的招股书中。该公司计划募集资金7.73亿元,其中就有4.5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
  那么,双方在这一轮的比试之中,是如何肆意消耗巨资的呢?
  首先是爱先发制人的“激情派选手”百草味,2014年5月17日,百草味首创吃货节,邀请TVB知名演员许绍雄飞来杭州为百草味送快递。明星效应果真有“立竿见影”之效。百草味吃货节店铺成交额居然突破了1000万元。
  良品铺子也沉不住气了,时隔一年也开设了吃货节,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
  在这个流量即天下的时代,双方都颇为明智地向流量明星靠拢。2017年,百草味在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的前半生》中强行植入广告;良品铺子不甘示弱,在《欢乐颂》中闪亮登场。
  今年1月份,“小鲜肉”易烊千玺成为了百草味的代言人,与此同时,吴亦凡则成为了良品铺子的代言人。在如此紧凑的时间段里,双方利用明星快速过招。火药味相当浓重。
  这番王牌营销,效果不同凡响。但双方的资金流快速恶化,利润率自然不好看。良品铺子从2015年至2017年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51%、2A5%和2.18%。百革味这边的数据也有些难堪,2016年净利率仅为2.9%。   这一回合。双方虽然过招频繁,却双双伤及自身。

第三回合:白热化阶段之新零售


  双方的过招随着新零售的出现愈加白热化。
  当电商红利下滑时,新零售孕育而生。新零售倡导的是将线下和线上相结合,打通两大模式之间的沟壑。
  行动派百草味2015年正式推出针对线下渠道的产品,同一年,良品铺子也开始了自己在新零售领域的布局。和IBM展开大数据合作,实现由智慧门店、大数据平台、无人货柜等新技术附能的应用场景,进行新零售“人货场”的重构。
  此外,良品铺子还与口碑展开合作,后者可提供线上线下的流量,良品铺子可根据这些数据为用户层次精准地画像,将人群分为白领、大学生、妈妈,从而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面对良品铺子如此紧锣密鼓的布局。百草味若一味地小打小闹,根本无法应对。于是,在紧接着的2016年,百草味并入“好想你”。成为中国零食电商并购第一案,也促进了百草味实施零食新生态战略。
  百草味此举其实是选择了一种一劳永逸的方式布局线下、完善产业链。百草味在过去的7年中,全力深耕线上,线下营销经验短缺、供应链缺失。而好想你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线下渠道,都将给百草味强有力的帮助。
  强调线下的同时,百草味也选择利用线下为线上引流:2017年。百草味正式启动“一城一店”计划。这是体验店模式的新型门店,力求唤起消费者购买的兴趣,最终引导到线上成交。
  百草味选择联手“好想你”这招果然高明,此举甚至引发了双方在资本层次的争夺。2016年被好想你收购之后,百草味便依托前者轻松进入上市平台。此后,良品铺子也开始了漫长的IPO之路。
  性情颇为爽朗的百草味首先抱住了阿里巴巴的大腿,与后者同在杭州,难免“近水楼台先得月。”2017年下半年,百草味宣布与阿里零售通合作,双方倒是颇为爽快,一周内就铺货40万家线下便利店。
  良品铺子也选择了阿里巴巴“死敌”京东作为强势后援,去年年底,京东物流宣布与良品铺子达成战略合作,京东物流将向良品铺子开放其仓储物流网络,并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此举着实给2015年就实现90%的订单24小时内发货的百草味一个下马威。
  百草味终究是缺少7年的线下基因,线上的优势也并不明显。根据良品铺子官方数据,2018年上半年營收30.35亿元,2017年全年营收54.24亿元。另一边,2018年百草味营收约38.9亿元,2017年的成绩则仅有30亿元,胜负自然一目了然。
  不管前面打得多热闹,双方最后的胜负还是得回归到产品上。产品才是驱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之前双方在营销上大动干戈,大梦初醒后却发现这样的方式实在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资金投入过高最终以薄利作为代价。
  这般道理,低调的良品铺子更早就领悟到了,2015年,良品铺子牵手湖北省营养学会在武汉成立“良品健康营养研究院”。而2017年8月,“大大咧咧”的百草味才想起有这一码事情,这才开设百草味食品研究院。
  但这并不代表百草味在此之前并不重视产品领域,2016年,百草味实施超级大单品战略,推出了“抱抱果”和“仁仁果”,这次百草味运用了IP化的打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百草味投资方好想你枣业的数据,“抱抱果”在天猫旋舰店推出仅仅14天,销售量已达16万单。
  双方想要在这场战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做到“去同质化”。2018年百草味推出了干湿分离的每日坚果,甚至为这款产品包装申请过专利。今年,百草味再一次依托IP营销推出新品,和颐和园的联名年货礼盒顺势而生。
  2019年才开年,良品铺子就提出了自己“高端零食”的定位,并表示自己未来将代表中国零食对标日本品牌,言下之意便是将来除了良品铺子之外,其他国产零食品牌并没有资格入主高端领域,主动与百革味拉出定位差距。
  良品铺子这次虽然没有与百草味在明面上交锋,但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半年前,百草味便打出了向世界输出中国食品品牌的旗号。
  消费者的口味被商家们娇惯得愈发挑剔,目前休闲零食行业的格局已经基本稳定,百草味、良品铺子以及三只松鼠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势态。三方为了巩固地位,还需不断研发新品,不断投入资金强调产品研发板块。
  良品铺子和百草味在产品这一回合目前还很难辨别出胜负,产品影响的是双方各自的内力,而非外伤。产品才是发展的关键,关乎到了双方今后的命脉。
其他文献
在中国有千万人群在养宠物,但宠物的“生老病死”却没有形成完整的產业链。以“宠爱之名”的送终路上,正爆发出强大的商机,同时也布满荆棘。  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显示:中国城镇养宠用户(含水族)数量达7355万,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元。目前,宠物经济主要集中在售宠、宠物用品、宠物美容、宠物医疗等多个板块。  只管宠、不管“送终”。据调查,尽管这个千亿级的市场潜力巨大,张罗爱宠“身
期刊
智能制造技术是基于先进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并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先进制造体系。  去年9月19日,马云在“2018杭州云栖大会”上全面阐释了对于新制造的思考。他表示,新制造很快会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带来席卷性的威胁和席卷性的机会,所有的制造行业所面临的痛苦将远远超出想象,新制造为企业带来新机遇。  什么是
期刊
没有固化的行业,只有迟钝的企业。10年磨一剑,源康雲水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千亿规模的增量市场,更是一种顺应了环保节能趋势、有无限可能的“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换种姿势卖好水  水是生命之源。早在400多年前,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记载:“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乃百药之王”。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80%的疾病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饮水健康已经成为我国一级民生工程。  不仅如此
期刊
物理学中有个名词。叫“能量密度”,指单位体积内包含的能量大小。如果把这个概念放在地理空间中,那么杭州湾区无疑是中国能量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这里不仅有风能、潮汐能,更包括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势能。  激光焊接线上自动上下料、自动装夹、智能识别、智能检测,高精冲床,自动化立体仓库……位于钱塘江口不远处海宁市尖山区的火星人厨具,创办至今不到10年,却正努力改变着中国制造的面貌。  尽管我国近年来跃
期刊
据中国礼品产业研究院统计,国内礼品每年有8000亿元的市场需求。  “有身份的羊”通过建立一套难以复制的礼品体系标准,不但追求锡林郭勒羊的道地性,又符合消费升级下的大健康趋势。  好羊肉的标准是什么?  马云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羊肉既要有品质,又能拥有丰富的滋补功效,同时还可以满足多元化的饮食需求。  作为中国好羊肉标准的践行者,马云峰创办新丝路电商平台,依靠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资源优势,以“有身
期刊
想象一下,当一个企业没有管理层,每个员工都是决策者。这个企业会发生什么?也许你首先想到的是,这样的组织会不会失控?但另一些人却有更加积极的猜想——这样的组织模式会不会反而能够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这个想法看似大胆疯狂,却真的有人在实践,这就是被称之为“合弄制”的管理潮流。  鞋类电商Zappos的创始人谢家华曾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有点偏执,但他确确实实使用了这个理念来改造Zappos。这是1999年创
期刊
可能没有一家企业在让人收获乐趣、幸福感与成就感以及享受服务与乐趣上,做得比迪士尼更好。那么,是什么让迪士尼旗下的公园和员工与世界上其他的主题公园。甚至是其他企业区别开来?又是什么让迪士尼如此与众不同呢?  几乎每家公司在提供服务和塑造形象方面都想效仿迪士尼,让消费者拥有类似的体验,然而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复制这种模式。这其中的奥秘就是以下五个原则。第一大原则:印象  迪士尼乐园就是一场“秀”!
期刊
最近接触了一些企业家,大多数的观点是,绝不让自己的后代继承自己的事业,原因很简单。经商、做企业太苦。  对于企业家来说,痛苦、焦虑,生活中常常充满了危机和恐惧,是一种常态。没有今天的至暗时刻,永远不会有未来的高光聚焦。雷军曾经在创业失败后说过一句话:“一个想法单纯、积极向上的青年人,他的信仰被十多年的失败现实无情击碎,你知道这有多可怕、多可悲吗?”  作为父辈,不再希望我们的孩子过这样的生活,太过
期刊
票务数据的春天到了吗?  2013年,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上映,华谊兄弟为《西游降魔篇》做宣发,模式很传统:提前看片、商务推广、包场活动等。2017年《西游伏妖篇》上映迎战春节档,电影发行的形式变得越来越数据化,涉及大数据精准营销、核心观影人群抓取、电影内容全方位深度运营等。  这得益于猫眼、淘票票、百度糯米等在线票务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具体而言,在线票务平台融合了电商、泛娱乐、社交等基因,可
期刊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感叹:“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波兹曼的感叹已成为正在发生的事实。当下的娱乐是复制的、模式化的,娱乐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意识形态—行行都是娱乐业。  用娱乐思维进行品牌、产品甚至商业模式的搭建,“好玩”“互动”成为重要衡量标准。摒弃单一吆喝、植入等模式,在全民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