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特殊类型食管异物取出术及其并发症的处理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j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特殊类型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方法

对52例特殊类型的小儿食管异物及3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52例食管异物患儿中,金属性异物28例,分别为铁片、铁制陀螺、开口别针、拉链头、耳机网盖、耳钉、扣式电池、图钉等。植物性异物12例,多为枣核、核桃壳、完整花生米等。动物性异物6例,多为动物骨片、鱼刺等。不规则塑料玩具6例。全部病例均全身麻醉下经食道镜取出,无颈侧切及开胸手术。并发症4例,三角铁片致食管气管瘘1例,枣核、排骨片致颈深部脓肿3例。

结论

小儿食管异物应及时明确诊断,尽早取出。全身麻醉下经硬性食道镜取出异物是主要的手术方式,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及时机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其他文献
2016年2月,美国危重病学会与欧洲危重病学会在第45届危重病医学年会上联合发布了脓毒症3.0定义及诊断标准。自此,脓毒症的定义被修订为感染引起机体反应失调从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将使用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或快速SOFA(qSOFA)对脓毒症进行甄别,而不再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
脓毒症的异质性与多样性,评价脓毒症的定义和相关专业指南在脓毒症临床诊疗中的作用,脓毒症的核心诊疗依据等逐步受到同行关注。以下就致病原因、个人因素、肠源性因素、基础状态或疾病状态、同期干预等对脓毒症异质性与多样性的影响进行讨论,将各版本的脓毒症国际定义、拯救脓毒症运动的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管理指南和其他相关的专业指南中推荐的一些建议、方法、药物治疗、治疗等作比较,指出进步之处,也注意发现不足之处。
目的评价单联或二联抗生素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663例,选取术中及术后病理明确复杂性阑尾炎共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选用不同抗生素方案分单联或二联抗生素(治疗组)和三联抗生素(对照组)。记录患儿体温、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
脓毒症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本质是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进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对于脓毒症,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生物标记物(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形态及CD64等)可以帮助我们早期识别是由感染还是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动态监测这些生物标记物,可以有效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疗效。
目的探讨近9年手足口病并发肺水肿病例的发病趋势,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省温州市60例手足口病并发肺水肿的发病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结果等。结果60例患儿中,男41例,女19例,最大4岁,最小2个月,平均年龄16.5个月,以1~2岁年龄组最多(51.7%)。一年四季散发,集中在6月、7月。2010年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45.0
目的分析中国大陆地区PICU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支持儿童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回顾2011年6月至2016年2月中国大陆地区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PICU应用ECMO支持因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导致的呼吸衰竭,且常规呼吸支持方式效果不佳患儿的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至2016年2月,共有来
期刊
乳酸是反映休克组织灌注及细胞氧代谢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2012年,"拯救脓毒症运动"国际指南建议将乳酸作为反映脓毒性休克组织灌注的量化指标之一。2016年欧美危重病协会颁布"第三届国际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断指南(Sepsis-3)",将脓毒性休克定义为:尽管充分的液体复苏,仍需要用血管升压药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1 mmHg=0.133 kPa)和血乳酸≥2 mmol/L(>18 mg/
脓毒症定义自1991年首次提出以来,定义主要内容由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演变为感染+器官功能障碍,而器官功能障碍通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的增加来表示。这一核心内容体现在2016年发布的脓毒症3.0中。在脓毒症3.0中SOFA评分在脓毒症的识别与诊断中具有突出地位,但该诊断标准主要是针对于成人,该诊断标准在儿童
感染诱发的脓毒症是ICU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统一认识,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重症感染的病死率,1991年首次提出了脓毒症的概念。近20余年,伴随脓毒症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其定义和诊断标准也不断更新和完善。2016年,欧洲危重病学会指定专家组重新修订了脓毒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即脓毒症3.0,主要强调感染导致宿主内环境稳态失衡、潜在致命性风险的器官功能障碍。每次更新都融入许多新的理论或观点,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