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去年7月起,身为欧足联秘书长的因凡蒂诺,以欧足联代表的身份参与到国际足联改革委员会工作。因为至少从外表看,因凡蒂诺显得比其他的一些人都要“廉洁”。
去年5月国际足联遭遇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瑞士警方“突袭逮捕事件”,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强震,一片混乱之后,先是当了17年的国际足联主席的79岁的布拉特宣布辞职,接着布拉特和普拉蒂尼被宣布禁足8年(后改为6年),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亲手导演了一场足坛反腐行动。于是,足球界的系列丑闻随着事态的发展不断发酵曝光。如今因凡蒂诺成为国际足联第九任主席,改革的大幕即将徐徐开启,在未来几年时间里,这位45岁瑞士人,将带领他的团队何去何从?
因氏改革,开辟新时代?
随着因凡蒂诺登上国际足联主席宝座,其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将告一段落,选举结束后,新主席领导下的国际足联将会有一个全新的开始,洗心革面,重塑自我,这是深陷泥潭之中的FIFA必须完成的任务。“我想和你们共同努力,共同致力于重建、恢复一个能够让我们把足球放在舞台中央的国际足联新时代。”在竞选成功的那一刻,因凡蒂诺在FIFA办公大楼总部发表了一席动情的就职演说。
去年国际足联丑闻东窗事发过后,这个掌握着世界足球发展命运的最高权力组织的形象瞬间跌到谷底,如今已经到了必须深度改革的时期。
自去年7月起,身为欧足联秘书长的因凡蒂诺,以欧足联代表的身份参与到国际足联改革委员会工作。因为至少从外表看,因凡蒂诺显得比其他的一些人都要“廉洁”,这一临时机构的建立旨在重树被各种丑闻缠身的FIFA形象。而在主席大选投票之前,倾注了因凡蒂诺许多心血的国际足联改革方案也高票得以通过,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将政治权力和行政管理分开:FIFA执委会改组为FIFA理事会,专门制定国际足联的总体战略;而商业事务则由新成立的“秘书处”负责。
因凡蒂诺提出的这一改革方案似乎预示着过去长期以来独裁时代的终结,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新主席因凡蒂诺的权力实际上是被他“自己”削减了,因凡蒂诺表示愿意公示国际足联主席、理事会成员以及秘书长的薪水,使FIFA最为人所诟病的财政问题变得透明。
要知道,在如今的商业领域,一个标准的公司财务报表会包括领导的工资、津贴以及退休金细节——这关系到公司的透明度,股东们凭此就可以知道资金的去向。但在因凡蒂诺之前,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收入到底是多少?世界杯几十亿美元的收入有多少进了FIFA高管的腰包里?等等,一直都是个谜。
数年前,英国体育调查记者安德鲁·詹宁斯曾给国际足联财务总监尤尔斯·林西发去电子邮件,询问布拉特的薪水、退休金计划、用车、奖金以及其他收入的具体情况。回复的邮件由FIFA发言人马库斯·西格勒代笔:“亲爱的詹宁斯先生,对于你的问题我们回复如下:关于国际足联主席的报酬(而不是工资)问题,已经由财务委员会在2002年12月15日(编者注:布拉特当选主席后第四年)的马德里会议上达成一致决定,并且在2003年3月6、7日在苏黎世举行的执委会上获得了通过。谢谢您的理解。”——说了等于没说,还是一头雾水。
原国际足联副主席、韩国人郑梦准当年也曾试图了解布拉特工资真相。但他被告知“主席的待遇是由财务委员会决定的”——布拉特的薪水似乎永远是一个谜。在FIFA内部,有人私下里估算,老布的年薪可能是400万瑞士法郎(约2600万人民币)。另外还有以各种“公干”名义报销的各种费用。而据詹宁斯调查,布拉特与国际足联的秘密合同里还包含了一个“死亡”条款:如果国际足联要解职布拉特,就必须付给他2400万瑞士法郎(约1.57亿人民币)。
如此密不透风暗箱操作的“工资条”和“财务款项”,让FIFA一直饱受外界诟病。正是因为有了前任的教训,如今因凡蒂诺入主FIFA后立即决定要公开薪金额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因凡蒂诺改革的计划中还提及,未来FIFA将增大拨款力度以支援中小国家和地区足协。因凡蒂诺不仅照搬前任的成功经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四年每个会员足协的拨款翻倍,达500万美元;六大足联的拨款也加大到4000万美元,每个足协还有100万美元的差旅费,合计近13亿,他一句:“那是你们的钱,不是国际足联主席的钱!”感动得台下掌声雷动,人们发现热泪盈眶的不只是因凡蒂诺。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全力支持世界杯扩军到40个球队,同样是因凡蒂诺上台仅一周后施政纲领中一个“亮点”。如果说,竞选时强调扩军尚是为了争取中小国家协会的支持,尤其是亚洲、非洲和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然而在他上任之后,立即推进这一方案迅速落实,则让球迷感受到他的诚意和效率。其实,早在欧足联任职期间,因凡蒂诺就提出2016年欧洲杯扩军到24支球队的主张,并在欧足联得以通过。巧合的是,2016年欧洲杯将在原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的家乡法国举办,由原来的16队扩军到24队,这让欧足联一度承受了不少批评。不过因凡蒂诺认为,系列比赛结果证明,越来越多的球队都有机会入围欧洲杯,欧洲杯的成色并不会因为增多了球队而降低。“世界上最好的32支球队中,有20支是欧洲球队。不要担心欧洲杯扩军失去了竞争力,让我们看看塞浦路斯击败波黑、冰岛击败荷兰、阿尔巴尼亚击败葡萄牙……更多的球队都有机会进军欧洲杯,这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所谓的强队并没有顺风顺水。”
如今,世界球迷尤其是亚非拉地区的球迷终于可以期盼40支球队参加世界杯的情景早点到来了。更加让球迷兴奋的是,因凡蒂诺入主FIFA仅一周时间,就立即着手研究2026年世界杯竞标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恰恰是世界杯扩军事项。
当然,扩军之后,FIFA将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分析者指出,当初“注水”世界杯初衷,正是为拉近亚、非与欧洲的世界杯名额差距。新增名额应该不会落在欧洲手里,灌水下去,总有一天亚非拉能和欧洲齐肩,有至少13个决赛名额。难怪提案一出笼,立刻遭到“欧洲足球俱乐部协会”的强烈反对:这么大件事都没和我们商量,怎么可以表决?“欧俱协”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G14”,代表欧洲豪门俱乐部的精英团体,后与欧洲足联妥协,化为代表欧洲足坛所有俱乐部利益的“下议院”。不过,左右逢源的因凡蒂诺很快说服了“欧俱协”,使得这项计划顺利通过。 正是在这样无人监管的环境里,前主席布拉特继承着前任阿维兰热的衣钵,如鱼得水、大展拳脚。
自1904年成立至今,FIFA的会员数已达(209个),超越了联合国(193个),世界上仅有梵蒂冈等7个国家和地区尚未入会。成立初期,该组织还是个位于苏黎世某乡间别墅、积德行善的志愿团体。当1954年电视首次转播世界杯时,转播权尚无需花钱购买。随着足球影响力的扩大,一条发财之路在国际足联面前铺陈开来。1986年,世界杯电视转播权被卖出了4900万瑞士法郎,不过,这仅相当于2010年南非世界杯那24亿美元电视转播收入的一个零头。
去年5月,在209名拥有投票权的国际足联会员协会代表面前,布拉特眉开眼笑高喊:“Let’s go FIFA!Let’s go!”用时髦一点儿的词,这句话大概可以译成:“奔跑吧,国际足联!”然而,布拉特在第五个任期内只奔跑了4天,他就主动撕下了自己的“名牌”,其长达17年的“独裁时代”也从此宣告结束。
布拉特在国际足联的工作开始于1975年。在那之前,他干过体育记者,在瑞士冰球联盟也待过,还参加过1972年和1976年奥运会的组织工作。进入国际足联后,布拉特娶了国际足联前秘书长的女儿。那是他的第二段婚姻,也被外界认为是一段成功的“政治婚姻”。只用了6年的时间,布拉特也成为了国际足联的秘书长,成为时任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的左膀右臂。阿维兰热在国际足联主席的位置上坐了24年,他下台后,把位子传给了布拉特。
布拉特在位的17年时间里,国际足联贪污腐败现象日见严重,贿赂在各个环节都成为了敲门砖。这种办事方式,从布拉特第一次竞选国际足联主席时就开始流行了。1998年国际足联大选,为了获得非洲代表的选票,传闻布拉特在亚足联前主席哈曼的支持下,给每位代表5万美元的贿赂。这一传闻,后来被非洲足联副主席、索马里足协主席法拉赫·阿多证实。当选为国际足联主席后,布拉特更是让国际足联财源滚滚。
阿维兰热未能完成的商业化改革,被布拉特完成。从转播行业与市场的开发,到对赞助商进行分级管理,布拉特把世界杯打造成了全世界最具商业价值的体育赛事之一。17年时间里,并不是没有人挑战布拉特,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我可以原谅每一个人,但我不会忘记。”这是布拉特在之前连任国际足联主席后公开对记者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因为这太像黑手党老大的话了——不原谅的是谁呢?从最开始的欧足联主席约翰松,到后来的国际足联副主席郑梦准,以及曾经是布拉特金主的亚足联主席哈曼,都败在了与布拉特“单挑”的擂台上。尤其是后面两位,一个被逐出了国际足联的实权层而默默无闻,一个则身败名裂终身不得参与足球活动。虽然身为国际足联主席,但你很难说清楚布拉特到底是不是一个球迷。布拉特在位期间,不停依靠不靠谱的建议上头条。比如他曾建议取消点球大战,他还建议世界杯应该两年一办。为了看到更多进球,他还想把球门拉宽。凡此种种,没有成为现实,而成为了笑话。
值得一提的是,布拉特自1975年就住在苏黎世,但他却在瑞士另一端的阿彭策尔州进行税务申报,因为那里的税率较低。他告诉苏黎世当局,他是一个工作日居住者——仅在工作日居住在苏黎世。按照瑞士当地媒体估算,布拉特每年至少能少交25万瑞士法郎(约160万人民币)的税。十多年前,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弗雷迪·卢蒂格负责主持对国际足联的税务审查。审计结束后,在给国际足联的审计信件中,卢蒂格指出,200多个国际足联成员以及6个洲足联的账户,在付款、债务、借贷、发展资金以及秘密购买大量世界杯球票等环节都存在着问题,简直是一团糟。可是,在当时的FIFA看来,即使账混乱又能如何?
然而,再老谋深算也总有失手的一天。因2018俄罗斯和2022卡塔尔世界杯申办时的政治博弈,美国FBI闪电出击,打了布拉特一个措手不及,强震过后,这也直接导致FIFA独裁贪腐时代的终结。
去年5月国际足联遭遇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瑞士警方“突袭逮捕事件”,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强震,一片混乱之后,先是当了17年的国际足联主席的79岁的布拉特宣布辞职,接着布拉特和普拉蒂尼被宣布禁足8年(后改为6年),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亲手导演了一场足坛反腐行动。于是,足球界的系列丑闻随着事态的发展不断发酵曝光。如今因凡蒂诺成为国际足联第九任主席,改革的大幕即将徐徐开启,在未来几年时间里,这位45岁瑞士人,将带领他的团队何去何从?
因氏改革,开辟新时代?
随着因凡蒂诺登上国际足联主席宝座,其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将告一段落,选举结束后,新主席领导下的国际足联将会有一个全新的开始,洗心革面,重塑自我,这是深陷泥潭之中的FIFA必须完成的任务。“我想和你们共同努力,共同致力于重建、恢复一个能够让我们把足球放在舞台中央的国际足联新时代。”在竞选成功的那一刻,因凡蒂诺在FIFA办公大楼总部发表了一席动情的就职演说。
去年国际足联丑闻东窗事发过后,这个掌握着世界足球发展命运的最高权力组织的形象瞬间跌到谷底,如今已经到了必须深度改革的时期。
自去年7月起,身为欧足联秘书长的因凡蒂诺,以欧足联代表的身份参与到国际足联改革委员会工作。因为至少从外表看,因凡蒂诺显得比其他的一些人都要“廉洁”,这一临时机构的建立旨在重树被各种丑闻缠身的FIFA形象。而在主席大选投票之前,倾注了因凡蒂诺许多心血的国际足联改革方案也高票得以通过,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将政治权力和行政管理分开:FIFA执委会改组为FIFA理事会,专门制定国际足联的总体战略;而商业事务则由新成立的“秘书处”负责。
因凡蒂诺提出的这一改革方案似乎预示着过去长期以来独裁时代的终结,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新主席因凡蒂诺的权力实际上是被他“自己”削减了,因凡蒂诺表示愿意公示国际足联主席、理事会成员以及秘书长的薪水,使FIFA最为人所诟病的财政问题变得透明。
要知道,在如今的商业领域,一个标准的公司财务报表会包括领导的工资、津贴以及退休金细节——这关系到公司的透明度,股东们凭此就可以知道资金的去向。但在因凡蒂诺之前,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收入到底是多少?世界杯几十亿美元的收入有多少进了FIFA高管的腰包里?等等,一直都是个谜。
数年前,英国体育调查记者安德鲁·詹宁斯曾给国际足联财务总监尤尔斯·林西发去电子邮件,询问布拉特的薪水、退休金计划、用车、奖金以及其他收入的具体情况。回复的邮件由FIFA发言人马库斯·西格勒代笔:“亲爱的詹宁斯先生,对于你的问题我们回复如下:关于国际足联主席的报酬(而不是工资)问题,已经由财务委员会在2002年12月15日(编者注:布拉特当选主席后第四年)的马德里会议上达成一致决定,并且在2003年3月6、7日在苏黎世举行的执委会上获得了通过。谢谢您的理解。”——说了等于没说,还是一头雾水。
原国际足联副主席、韩国人郑梦准当年也曾试图了解布拉特工资真相。但他被告知“主席的待遇是由财务委员会决定的”——布拉特的薪水似乎永远是一个谜。在FIFA内部,有人私下里估算,老布的年薪可能是400万瑞士法郎(约2600万人民币)。另外还有以各种“公干”名义报销的各种费用。而据詹宁斯调查,布拉特与国际足联的秘密合同里还包含了一个“死亡”条款:如果国际足联要解职布拉特,就必须付给他2400万瑞士法郎(约1.57亿人民币)。
如此密不透风暗箱操作的“工资条”和“财务款项”,让FIFA一直饱受外界诟病。正是因为有了前任的教训,如今因凡蒂诺入主FIFA后立即决定要公开薪金额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因凡蒂诺改革的计划中还提及,未来FIFA将增大拨款力度以支援中小国家和地区足协。因凡蒂诺不仅照搬前任的成功经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四年每个会员足协的拨款翻倍,达500万美元;六大足联的拨款也加大到4000万美元,每个足协还有100万美元的差旅费,合计近13亿,他一句:“那是你们的钱,不是国际足联主席的钱!”感动得台下掌声雷动,人们发现热泪盈眶的不只是因凡蒂诺。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全力支持世界杯扩军到40个球队,同样是因凡蒂诺上台仅一周后施政纲领中一个“亮点”。如果说,竞选时强调扩军尚是为了争取中小国家协会的支持,尤其是亚洲、非洲和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然而在他上任之后,立即推进这一方案迅速落实,则让球迷感受到他的诚意和效率。其实,早在欧足联任职期间,因凡蒂诺就提出2016年欧洲杯扩军到24支球队的主张,并在欧足联得以通过。巧合的是,2016年欧洲杯将在原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的家乡法国举办,由原来的16队扩军到24队,这让欧足联一度承受了不少批评。不过因凡蒂诺认为,系列比赛结果证明,越来越多的球队都有机会入围欧洲杯,欧洲杯的成色并不会因为增多了球队而降低。“世界上最好的32支球队中,有20支是欧洲球队。不要担心欧洲杯扩军失去了竞争力,让我们看看塞浦路斯击败波黑、冰岛击败荷兰、阿尔巴尼亚击败葡萄牙……更多的球队都有机会进军欧洲杯,这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所谓的强队并没有顺风顺水。”
如今,世界球迷尤其是亚非拉地区的球迷终于可以期盼40支球队参加世界杯的情景早点到来了。更加让球迷兴奋的是,因凡蒂诺入主FIFA仅一周时间,就立即着手研究2026年世界杯竞标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恰恰是世界杯扩军事项。
当然,扩军之后,FIFA将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分析者指出,当初“注水”世界杯初衷,正是为拉近亚、非与欧洲的世界杯名额差距。新增名额应该不会落在欧洲手里,灌水下去,总有一天亚非拉能和欧洲齐肩,有至少13个决赛名额。难怪提案一出笼,立刻遭到“欧洲足球俱乐部协会”的强烈反对:这么大件事都没和我们商量,怎么可以表决?“欧俱协”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G14”,代表欧洲豪门俱乐部的精英团体,后与欧洲足联妥协,化为代表欧洲足坛所有俱乐部利益的“下议院”。不过,左右逢源的因凡蒂诺很快说服了“欧俱协”,使得这项计划顺利通过。 正是在这样无人监管的环境里,前主席布拉特继承着前任阿维兰热的衣钵,如鱼得水、大展拳脚。
自1904年成立至今,FIFA的会员数已达(209个),超越了联合国(193个),世界上仅有梵蒂冈等7个国家和地区尚未入会。成立初期,该组织还是个位于苏黎世某乡间别墅、积德行善的志愿团体。当1954年电视首次转播世界杯时,转播权尚无需花钱购买。随着足球影响力的扩大,一条发财之路在国际足联面前铺陈开来。1986年,世界杯电视转播权被卖出了4900万瑞士法郎,不过,这仅相当于2010年南非世界杯那24亿美元电视转播收入的一个零头。
去年5月,在209名拥有投票权的国际足联会员协会代表面前,布拉特眉开眼笑高喊:“Let’s go FIFA!Let’s go!”用时髦一点儿的词,这句话大概可以译成:“奔跑吧,国际足联!”然而,布拉特在第五个任期内只奔跑了4天,他就主动撕下了自己的“名牌”,其长达17年的“独裁时代”也从此宣告结束。
布拉特在国际足联的工作开始于1975年。在那之前,他干过体育记者,在瑞士冰球联盟也待过,还参加过1972年和1976年奥运会的组织工作。进入国际足联后,布拉特娶了国际足联前秘书长的女儿。那是他的第二段婚姻,也被外界认为是一段成功的“政治婚姻”。只用了6年的时间,布拉特也成为了国际足联的秘书长,成为时任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的左膀右臂。阿维兰热在国际足联主席的位置上坐了24年,他下台后,把位子传给了布拉特。

布拉特在位的17年时间里,国际足联贪污腐败现象日见严重,贿赂在各个环节都成为了敲门砖。这种办事方式,从布拉特第一次竞选国际足联主席时就开始流行了。1998年国际足联大选,为了获得非洲代表的选票,传闻布拉特在亚足联前主席哈曼的支持下,给每位代表5万美元的贿赂。这一传闻,后来被非洲足联副主席、索马里足协主席法拉赫·阿多证实。当选为国际足联主席后,布拉特更是让国际足联财源滚滚。
阿维兰热未能完成的商业化改革,被布拉特完成。从转播行业与市场的开发,到对赞助商进行分级管理,布拉特把世界杯打造成了全世界最具商业价值的体育赛事之一。17年时间里,并不是没有人挑战布拉特,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我可以原谅每一个人,但我不会忘记。”这是布拉特在之前连任国际足联主席后公开对记者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因为这太像黑手党老大的话了——不原谅的是谁呢?从最开始的欧足联主席约翰松,到后来的国际足联副主席郑梦准,以及曾经是布拉特金主的亚足联主席哈曼,都败在了与布拉特“单挑”的擂台上。尤其是后面两位,一个被逐出了国际足联的实权层而默默无闻,一个则身败名裂终身不得参与足球活动。虽然身为国际足联主席,但你很难说清楚布拉特到底是不是一个球迷。布拉特在位期间,不停依靠不靠谱的建议上头条。比如他曾建议取消点球大战,他还建议世界杯应该两年一办。为了看到更多进球,他还想把球门拉宽。凡此种种,没有成为现实,而成为了笑话。

值得一提的是,布拉特自1975年就住在苏黎世,但他却在瑞士另一端的阿彭策尔州进行税务申报,因为那里的税率较低。他告诉苏黎世当局,他是一个工作日居住者——仅在工作日居住在苏黎世。按照瑞士当地媒体估算,布拉特每年至少能少交25万瑞士法郎(约160万人民币)的税。十多年前,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弗雷迪·卢蒂格负责主持对国际足联的税务审查。审计结束后,在给国际足联的审计信件中,卢蒂格指出,200多个国际足联成员以及6个洲足联的账户,在付款、债务、借贷、发展资金以及秘密购买大量世界杯球票等环节都存在着问题,简直是一团糟。可是,在当时的FIFA看来,即使账混乱又能如何?
然而,再老谋深算也总有失手的一天。因2018俄罗斯和2022卡塔尔世界杯申办时的政治博弈,美国FBI闪电出击,打了布拉特一个措手不及,强震过后,这也直接导致FIFA独裁贪腐时代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