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笔记 第一部
敢拼,不怕苦
“我可不可以免费给你试用?我不要办公桌、不要薪水,我真的很好用!”阿忠在老板面前,郑重地讲了3次。这是他好不容易得到的面试机会,说什么都不肯放弃。贸易公司面试前要填资料,阿忠没有一项条件符合。被退件两次,他只好厚着脸皮,拜托秘书帮他拿给老板。老板告诉他,已经录取别人了。阿忠不死心,再三保证:“我不拿薪水、我真的很好用!”
少年阿忠诚恳的求职态度,让他隔天就接到上班通知,工作内容除了每天赶银行,就是跑邮局,寄公司广告、报价单、产品目录给海外客户。
寄信寄了几天,他发现,小小一封信超过20克,得多付一点钱,信件量一大,就是一大笔钱。他决定想办法省下超额的邮资。
他先到文具行找纸张,自己动手做信封,果然把重量控制在20克以下。接着他又想,该如何吸引海外客户在众多信件中拆开公司的信。舍弃过去省时方便盖大宗邮件邮戳章的方式,他精心挑选邮票,一封信需要7元(新台币,下同)邮资,他还得分5元、2元贴两次。加工完成,信封焕然一新,又帮公司省下一笔钱。
又有一次,他看到公司阳台堆着两大麻袋,里头是公司被退件的自来水毛笔,因为花了一笔钱,老板说什么也舍不得丢。于是,阿忠利用下班时间,带着老板娘到附近的几间小学,游说老师、校长、福利社,合办一场自来水毛笔书法比赛。结果,比赛办得成功,两大袋、上百支的自来水毛笔也销售一空。
白天到处打杂、晚上睡在公司办公桌上的他,张开眼睛就“没事找事做”,到处解决、改善行之有年的陈年积弊。
有一次,他注意到公司里到处是要寄给客户的烧瓶架样本,这种不规则形的产品,每回出货,大家总是找个盒子塞入报纸填充固定,没有质感折损率又高。于是他灵机一动,用瓦楞纸加工裁切出能将烧瓶架固定的“纸架”,再放入大小适中的纸盒包装好。
几个月后,海外的买家亲自到台湾与他们公司谈订单,一进公司就拿出纸架问:“这是谁做的?”同事们一开始还以为他闯祸了,结果只见客户竖起大拇指说:“Good job(做得好)!”那一回,老板特别指定他接待客户。“我英文不好,靠着比手划脚外加画画,才能勉强与人家沟通,而且我还带客户去看了一场007的电影,不然相处时间这么长,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简志忠笑着回忆。
后来,这位客户果真与他们公司签下订单,还特别夸赞他:“来台湾做生意这么久,第一次有人带我去看电影!”
成功笔记 第二部
勤奋,一定赢
简志忠的“小弟”身份没有维持很久。有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间地产公司贴出征人告示,不管三七二十一,当场就上楼应征。当时房仲业还不时兴店头销售,简志忠的几十位同事,每天从9点上班开始打电话,寻找顾客。他心想,这么多人做相同的事,一定做不到生意。
于是,他比别人提早一小时,8点就在家打电话。没想到,还是有不少同业也在这时抢生意。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从清晨6点半就开工。
“你好,我姓简,请问您这里是不是有房子要卖?”清晨被电话打扰的人,口气多半不会太好,但简志忠仍把握机会,“如果您的房子没有卖掉,想委托别人卖,一定要找台北市最勤奋的人,那个人就是我。记住哦,我姓简,简单的简。”他这一招,果然让很多被吵醒的人留下印象,也感受到他的拼劲。当时,他光是卖敦化南路二段的建案,就让业内传诵:“要卖就要找那个姓简的。”有一次房屋即将成交时,一得知买方职业是报社记者,他坚持:“这房子不能卖你!”理由是“隔壁学校一早7点就钟响,会吵到你的作息”。对方惊喜简志忠的贴心,更放心让他挑房子。
简志忠后来又转行销售百科全书,经历了一番挫折洗礼。有一天,他沿街卖了一整天,没有完成一笔生意,满脸倦容地走进一间面包店,问老板娘:“可以借你椅子坐一下吗?”正在结账的老板娘抬头看了一眼招呼道:“这么拼命,还没下班吗?”简志忠无奈地回答:“我今天没业绩,不能回去。”老板娘提高音量说:“哪有这么苛的老板?你在卖什么?”简志忠淡淡回答:“百科全书。”老板娘问:“一套多少?”当场买下一套书。之后,他还接到老板娘关心的电话:“你这个月的业绩第几名?”简志忠笑答:“第一名喔!”老板娘听了,比他还开心。
再过一阵子,老板娘交给简志忠两张名单:“第一张这些人,我比较没那么熟,但是他们会买,你就说是我介绍的;第二张这些人,你不用多说,书送去就能收钱了!”原来,老板娘的儿子与他一样大,看到他这样诚恳又拼命,忍不住就想多照顾。
成功笔记 第三部
体贴,竞争力
简志忠几经波折,被迫自立门户,后再创“平常心”出版社,不久易名为“圆神”。
1985年,圆神出版社编号第一号的书本——《青春》诞生,作者是才全职投入创作的作家雷骧。
简志忠非常钦拜作家七等生的文笔,为了向他邀稿,用心读完他所有的著作,还带着几瓶好酒,亲自到苗栗拜访。结果七等生告诉他:“简仔,要做我的书要排队的话,你已经排到外面去了。”简志忠就对他说:“没有关系,我们聊聊天,做个朋友!”几次往来后,七等生果真让圆神出版了《檀郎的书信》。
为了在既有市场版图杀出一条血路,简志忠勤找有潜力的作家,当时在《中国时报》撰写“野火集”专栏的龙应台,就被他相中,将专栏文章结集成册出版。
在此之前,圆神的发行业务是委外代销,《野火集》上市前一天,简志忠与做发行的黄国兴,相约到台北重庆南路书店街“主动出击”。
“我跑单号,他跑双号,我们到每一间书店问:‘有没有卖《野火集》?’一有店家面露疑惑,就赶快解释:‘那是很红的专栏啊!龙应台写的!圆神出的啊!’过了中午,我们两人再交换跑。”结果,《野火集》首印1万本,从台北发行,运往台中的书还没到达目的地,台北就卖到需要补货;并创下重印164次的再版纪录。 也因为《野火集》的成功,让简志忠决定,把发行业务收回来自己做,不再委外发行。但在当时,大部分的书店只肯为知名度高的出版社摆书,发行部副总黄国兴总是碰一鼻子灰。简志忠心平气和地说:“没有关系,我们慢慢做,即使书店不让我们摆书,我们就去帮书店擦玻璃,慢慢与他们建立关系,不要给人家压力。”黄国兴当年真的擦了好一阵子玻璃,与全台书店建立好关系,几乎也花了10年时间。
七等生与龙应台的两本书,分别为“圆神”打响名号,但真正奠定“圆神”基业的“镇社之宝”,还是“圆神”成立10周年前,简志忠拉着作家好友林清玄,耗时一年完成的有声书《打开心内的门窗》。
简志忠决定要做出10年内无人可超越的有声书,于是他找专业唱片录音室,终于做出一套含20卷录音带的《打开心内的门窗》有声书礼盒。有着《野火集》再版不及的前车之鉴,这回对质量满怀信心的简志忠特别叮咛,再版时间要缩短到20天内。
没想到,上市第一个月却乏人问津,只卖出40套。
简志忠利用3天连续假期,在家不眠不休制作出3套报纸全版彩色广告,完全仿照副刊编排。他重金投入8000万元,买下报纸副刊隔壁版面,当天办公室电话的满线红灯就没熄过,订购单多到得用麻袋装起来。他意外成为台湾制作“置入性营销广告”的鼻祖。
成功笔记 第四部
温柔,有力量
简志忠祖父辈家境富裕,他父亲自幼习得琴棋书画,却没有学会谋生能力,随着大环境动荡,简家家道中落,父亲却不改艺术家般的挥霍习惯。他的母亲卖了娘家的地、背着孩子上街卖奖券,家里还是有应付不完的债主。
简志忠自小书读得不好,爱玩又常闯祸,尽管如此,简妈妈对每个孩子还是温柔呵护。“每天晚上睡前,她会抱过每一个孩子,即使做错事,她也会抱。”
简志忠读高中时,在校外跳舞被抓到警察局,差点遭退学。母亲赶到警察局把他保出来,他对妈妈既心疼又难过,决定毕业就上台北找工作,好减轻她的负担。
在校期间,简志忠书读得毫无成就感,却也遇到影响至深的老师。
有一次,被训导主任毒打一顿的简志忠,收到音乐老师卢燕华送来的一包礼物:一本《泰戈尔诗集》、一颗苹果、一片鱿鱼以及一张慰问卡片。“书还在我的书架上,苹果和鱿鱼吃掉了,卡片上的字,到现在都还记得一清二楚:‘永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期待。’”
更幸运的是,他还曾是诗人李敏勇的学生。往后的日子里,他始终记得李敏勇温柔有思想的风范;直到“圆神”成立后,师生在台北街头不期而遇,简志忠甚至邀请李敏勇担任“圆神”社长好些年。
许多人给予圆神出版社“幸福企业”的评价,对简志忠来说,心里没有乌云过日子,就是幸福;而他选择用温柔的力量,为人生旅途中遇到的每个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走出一条照见晴空的路。
敢拼,不怕苦
“我可不可以免费给你试用?我不要办公桌、不要薪水,我真的很好用!”阿忠在老板面前,郑重地讲了3次。这是他好不容易得到的面试机会,说什么都不肯放弃。贸易公司面试前要填资料,阿忠没有一项条件符合。被退件两次,他只好厚着脸皮,拜托秘书帮他拿给老板。老板告诉他,已经录取别人了。阿忠不死心,再三保证:“我不拿薪水、我真的很好用!”
少年阿忠诚恳的求职态度,让他隔天就接到上班通知,工作内容除了每天赶银行,就是跑邮局,寄公司广告、报价单、产品目录给海外客户。
寄信寄了几天,他发现,小小一封信超过20克,得多付一点钱,信件量一大,就是一大笔钱。他决定想办法省下超额的邮资。
他先到文具行找纸张,自己动手做信封,果然把重量控制在20克以下。接着他又想,该如何吸引海外客户在众多信件中拆开公司的信。舍弃过去省时方便盖大宗邮件邮戳章的方式,他精心挑选邮票,一封信需要7元(新台币,下同)邮资,他还得分5元、2元贴两次。加工完成,信封焕然一新,又帮公司省下一笔钱。
又有一次,他看到公司阳台堆着两大麻袋,里头是公司被退件的自来水毛笔,因为花了一笔钱,老板说什么也舍不得丢。于是,阿忠利用下班时间,带着老板娘到附近的几间小学,游说老师、校长、福利社,合办一场自来水毛笔书法比赛。结果,比赛办得成功,两大袋、上百支的自来水毛笔也销售一空。
白天到处打杂、晚上睡在公司办公桌上的他,张开眼睛就“没事找事做”,到处解决、改善行之有年的陈年积弊。
有一次,他注意到公司里到处是要寄给客户的烧瓶架样本,这种不规则形的产品,每回出货,大家总是找个盒子塞入报纸填充固定,没有质感折损率又高。于是他灵机一动,用瓦楞纸加工裁切出能将烧瓶架固定的“纸架”,再放入大小适中的纸盒包装好。
几个月后,海外的买家亲自到台湾与他们公司谈订单,一进公司就拿出纸架问:“这是谁做的?”同事们一开始还以为他闯祸了,结果只见客户竖起大拇指说:“Good job(做得好)!”那一回,老板特别指定他接待客户。“我英文不好,靠着比手划脚外加画画,才能勉强与人家沟通,而且我还带客户去看了一场007的电影,不然相处时间这么长,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简志忠笑着回忆。
后来,这位客户果真与他们公司签下订单,还特别夸赞他:“来台湾做生意这么久,第一次有人带我去看电影!”
成功笔记 第二部
勤奋,一定赢
简志忠的“小弟”身份没有维持很久。有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间地产公司贴出征人告示,不管三七二十一,当场就上楼应征。当时房仲业还不时兴店头销售,简志忠的几十位同事,每天从9点上班开始打电话,寻找顾客。他心想,这么多人做相同的事,一定做不到生意。
于是,他比别人提早一小时,8点就在家打电话。没想到,还是有不少同业也在这时抢生意。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从清晨6点半就开工。
“你好,我姓简,请问您这里是不是有房子要卖?”清晨被电话打扰的人,口气多半不会太好,但简志忠仍把握机会,“如果您的房子没有卖掉,想委托别人卖,一定要找台北市最勤奋的人,那个人就是我。记住哦,我姓简,简单的简。”他这一招,果然让很多被吵醒的人留下印象,也感受到他的拼劲。当时,他光是卖敦化南路二段的建案,就让业内传诵:“要卖就要找那个姓简的。”有一次房屋即将成交时,一得知买方职业是报社记者,他坚持:“这房子不能卖你!”理由是“隔壁学校一早7点就钟响,会吵到你的作息”。对方惊喜简志忠的贴心,更放心让他挑房子。
简志忠后来又转行销售百科全书,经历了一番挫折洗礼。有一天,他沿街卖了一整天,没有完成一笔生意,满脸倦容地走进一间面包店,问老板娘:“可以借你椅子坐一下吗?”正在结账的老板娘抬头看了一眼招呼道:“这么拼命,还没下班吗?”简志忠无奈地回答:“我今天没业绩,不能回去。”老板娘提高音量说:“哪有这么苛的老板?你在卖什么?”简志忠淡淡回答:“百科全书。”老板娘问:“一套多少?”当场买下一套书。之后,他还接到老板娘关心的电话:“你这个月的业绩第几名?”简志忠笑答:“第一名喔!”老板娘听了,比他还开心。
再过一阵子,老板娘交给简志忠两张名单:“第一张这些人,我比较没那么熟,但是他们会买,你就说是我介绍的;第二张这些人,你不用多说,书送去就能收钱了!”原来,老板娘的儿子与他一样大,看到他这样诚恳又拼命,忍不住就想多照顾。
成功笔记 第三部
体贴,竞争力
简志忠几经波折,被迫自立门户,后再创“平常心”出版社,不久易名为“圆神”。
1985年,圆神出版社编号第一号的书本——《青春》诞生,作者是才全职投入创作的作家雷骧。
简志忠非常钦拜作家七等生的文笔,为了向他邀稿,用心读完他所有的著作,还带着几瓶好酒,亲自到苗栗拜访。结果七等生告诉他:“简仔,要做我的书要排队的话,你已经排到外面去了。”简志忠就对他说:“没有关系,我们聊聊天,做个朋友!”几次往来后,七等生果真让圆神出版了《檀郎的书信》。
为了在既有市场版图杀出一条血路,简志忠勤找有潜力的作家,当时在《中国时报》撰写“野火集”专栏的龙应台,就被他相中,将专栏文章结集成册出版。
在此之前,圆神的发行业务是委外代销,《野火集》上市前一天,简志忠与做发行的黄国兴,相约到台北重庆南路书店街“主动出击”。
“我跑单号,他跑双号,我们到每一间书店问:‘有没有卖《野火集》?’一有店家面露疑惑,就赶快解释:‘那是很红的专栏啊!龙应台写的!圆神出的啊!’过了中午,我们两人再交换跑。”结果,《野火集》首印1万本,从台北发行,运往台中的书还没到达目的地,台北就卖到需要补货;并创下重印164次的再版纪录。 也因为《野火集》的成功,让简志忠决定,把发行业务收回来自己做,不再委外发行。但在当时,大部分的书店只肯为知名度高的出版社摆书,发行部副总黄国兴总是碰一鼻子灰。简志忠心平气和地说:“没有关系,我们慢慢做,即使书店不让我们摆书,我们就去帮书店擦玻璃,慢慢与他们建立关系,不要给人家压力。”黄国兴当年真的擦了好一阵子玻璃,与全台书店建立好关系,几乎也花了10年时间。
七等生与龙应台的两本书,分别为“圆神”打响名号,但真正奠定“圆神”基业的“镇社之宝”,还是“圆神”成立10周年前,简志忠拉着作家好友林清玄,耗时一年完成的有声书《打开心内的门窗》。
简志忠决定要做出10年内无人可超越的有声书,于是他找专业唱片录音室,终于做出一套含20卷录音带的《打开心内的门窗》有声书礼盒。有着《野火集》再版不及的前车之鉴,这回对质量满怀信心的简志忠特别叮咛,再版时间要缩短到20天内。
没想到,上市第一个月却乏人问津,只卖出40套。
简志忠利用3天连续假期,在家不眠不休制作出3套报纸全版彩色广告,完全仿照副刊编排。他重金投入8000万元,买下报纸副刊隔壁版面,当天办公室电话的满线红灯就没熄过,订购单多到得用麻袋装起来。他意外成为台湾制作“置入性营销广告”的鼻祖。
成功笔记 第四部
温柔,有力量
简志忠祖父辈家境富裕,他父亲自幼习得琴棋书画,却没有学会谋生能力,随着大环境动荡,简家家道中落,父亲却不改艺术家般的挥霍习惯。他的母亲卖了娘家的地、背着孩子上街卖奖券,家里还是有应付不完的债主。
简志忠自小书读得不好,爱玩又常闯祸,尽管如此,简妈妈对每个孩子还是温柔呵护。“每天晚上睡前,她会抱过每一个孩子,即使做错事,她也会抱。”
简志忠读高中时,在校外跳舞被抓到警察局,差点遭退学。母亲赶到警察局把他保出来,他对妈妈既心疼又难过,决定毕业就上台北找工作,好减轻她的负担。
在校期间,简志忠书读得毫无成就感,却也遇到影响至深的老师。
有一次,被训导主任毒打一顿的简志忠,收到音乐老师卢燕华送来的一包礼物:一本《泰戈尔诗集》、一颗苹果、一片鱿鱼以及一张慰问卡片。“书还在我的书架上,苹果和鱿鱼吃掉了,卡片上的字,到现在都还记得一清二楚:‘永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期待。’”
更幸运的是,他还曾是诗人李敏勇的学生。往后的日子里,他始终记得李敏勇温柔有思想的风范;直到“圆神”成立后,师生在台北街头不期而遇,简志忠甚至邀请李敏勇担任“圆神”社长好些年。
许多人给予圆神出版社“幸福企业”的评价,对简志忠来说,心里没有乌云过日子,就是幸福;而他选择用温柔的力量,为人生旅途中遇到的每个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走出一条照见晴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