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三理科生的“空中小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在校高三理科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笔者发现高三理科学生课外几乎没有阅读的习惯。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我们应给学生架设阅读的桥梁,让学生进行时文阅读、优秀作家代表作阅读以及优秀学生习作和模拟试卷现代文阅读,为高三学生搭建阅读平台,引导他们由被动阅读走向主动阅读。
  关键词:时文阅读 优秀作家代表作品 模拟试卷现代文 编辑的优秀学生习作
  
  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阅读的现状却是如此的令人担忧,特别是高三理科学生,憔悴的面容,匆忙的脚步,无暇为阅读留步。面对这种状况许多专家都发表了自己的高论,试图为广大师生指点迷津。我也曾把他们的高论当做金科玉律,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效果不佳,举步维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自己的学生只有自己明白。在实践中,我总结自己的经验,因材施教,试图为高三理科学生搭建起阅读的平台。
  
  (一)印发时文资料给学生欣赏
  我所带的高三理科复习班学生,文学底子薄弱,平时基本也没有什么阅读,一是因为课业负担的确很重,时间都被外语数理化瓜分蚕食了,无暇去阅读。二是学校毕竟是农村中学,条件有限,学校的阅读设施条件跟不上,因教室紧张,所以占用了学生图书室与阅览室,学生基本是无书可读。三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教学放弃了价值需求,文学教育带有更多的功利色彩,缺乏人文关怀,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文学教学的兴趣。他们的价值趋向和审美能力走向偏差,比如:他们不能理解刘兰芝与焦钟卿的徇情,不能理解诸葛亮的忠诚,不能理解杜十娘的自尽,更不能理解屈原的自戕。他们失去了对课本的热爱,形形色色的书堂而皇之地走向学生的课桌,导致学生的阅读严重缺失,品位低下,见识狭窄,思想苍白,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目前的阅读现状。
  针对学生的这种状况,抓住学生的心理,我给他们推荐了大量的时文以供阅读。时文形质兼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把这些时文印发下去,在每星期的自习课上和陪读时间里与学生一起欣赏品读。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文质皆美的小文章情有独钟。
  阅读过程中,我要求学生适当做一些笔记,在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也为应试作文积累素材,这与林语堂推崇的阅读背道而驰,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但要达到“窗前明月枕边书”的阅读境界,又需要多少的造化,一般人只能望洋兴叹。现代阅读学也认为:“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阅读学新论》)现代人阅读首先是为了社会交际,为了生存与发展。所以,把阅读当作写作的基础是说得过去的。
  
  (二)选辑优秀现当代作家代表作品
  优秀作家以其自身的风格轰动了整个文坛,也引领着时代人的精神领域,让学生从高品位文学入手有较好的效果。如余秋雨的历史文化寻根隐影在作品里,沧桑而大气。学习《莫高窟》让学生深深体味那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和对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看《苏东坡突围》让我们对苏轼的痛苦命运充满惋惜,也让我们看到那让人无限愤慨的悲剧社会。秋雨散文是情智合一的典范,在他的诗意的叙述中,叙事语法被一种理性主宰着,浸满了一种历史的思考和感叹,有一种潮样的愤慨和诗意,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在一种哲理的词语中栖身,浑厚质朴。学生阅读他的作品的同时其实何尝不是在与历史、与文化碰撞呢?读台湾作家张晓风的豪健与温婉,品绮君的怀乡情结,读周国平的哲理与深邃,看林清玄的冷寂哲思……在我们开辟的有限的空间里,学生的心灵与作家的思想自由碰撞,课文的阅读时时有心灵碰撞的火花。学生与作家、教师与作家、学生与教师建设了一座互动的平台,达到心灵相通的地步。“一切尽在不言中”,领悟颇多,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体验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提高,甚至也激发了好多学子的文学梦,学生的文笔水平明显有了大的提升。
  
  (三)阅读高考模拟试卷中的选文
  高三复习中,有很大一块内容是现代文的阅读训练。选文都为现当代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关注中学生的阅读主题;选文的哲理性很强,文化内涵丰富,尤其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选文的文笔优美,语言富于文才,风格别致,能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做练习前,我让学生做一些笔记,把第一印象深刻的句子记录下来。因为第一印象能深深地留在读者的记忆中,是自我感受的共时交流,可以形成自由品味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愉悦,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积累。至今,已经有好多句子成了学生嘴上的名言,如“生命的内涵源自精神的动力,思想贫瘠的人生命必然暗淡”,“生活潦草,我正弯腰”,“人分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第一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第二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第三重”,……
  这样能使学生完全准确地理解文章,作为应试,这是最大的收获;作为阅读,我们受到美的熏陶,并通过文本信息的获得,作者思维方式的参照,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四)利用课前五分钟演讲
  我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演讲,演讲内容不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真实、有思想即可。学生准备演讲稿的过程就是一次阅读的过程,而欣赏演讲的过程也是一种阅读。记得一位学生写的《中国应该对台湾宣战》一文慷慨激扬,热情四溢。姑且不看他的论点是否偏颇,那份赤诚的心、那份火热的情就让人不由地击节赞叹。第二天就有学生回应《中国能出战么?》,言辞犀利,资料详实,以冷静的心态客观地分析国际复杂的关系以及国力的综合比较,还从海陆空三个方面比较,高屋建瓴,一针见血,我想那么多的知识储备,那么多的专业术语一定是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才能够如此。像这样的演讲,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到心灵的冲击,一样的爱国心,别样的爱国情。此外学生也写出了人生感悟的《女孩与男孩》、《漂移》等。他们在写作与欣赏的同时提升了审美意识,学会了感悟人生。
  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同台搭戏,在演讲中支好台柱,与学生呈竞争态势,唤醒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创作激情,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使学生相信教师上课的口若悬河不是振振有辞的说教,师生之间的思维方式也能得到互相参照和补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有勇气拿出自己的作品;其次,不断督促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勇于创作,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我为了让复读生从人生的失败中走出来,写了《错过也是种收获》;为了让学生感悟人间的真情,写了《菊花枕头》、《秋日的哀思》,也写过抒情的文章《秋韵》;为可让学生有理想地活着,我仿写了罗素《为什么活着》。此外还有《这里风景独好》、《笑迎高考》、《山中那一抹红》、《寻》、《山花烂漫的日子》、《俯下身子倾听后排的声音》、《背着家去流浪》等共计三十多篇。
  阅读能产生整体综合效应,它必然带动写作,为了积累写作材料,学生会更加用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势必会走向审美,带动心智。学生的写作激情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此外,比如创建班级图书馆、建班级文学社等等活动都是必要的。
  要使以上的做法可持续发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苏霍谟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都取决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传统的教育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而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变成一条河流,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
  学生需要阅读,更需要高品位的阅读。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不是很好,英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的语言交际形成障碍。我们试图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来突破语言交际障碍: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家长的态度;积极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氛围。  关键词:语言交际障碍 学习环境 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语言最大的功用是交际,也只有在交际中学习才能掌握和应用这种语言。新课标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树立
期刊
摘要:For语句是C语言程序设计中重要的循环语句之一,结构清晰、使用靈活。学习For语句应注意它同其它循环语句的区别和联系,熟悉其执行流程;同时还要多练习,在编程实践中牢固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For语句    For语句是C语言程序设计中重要的循环语句之一。由于For语句结构简洁、明晰,使用灵活,其在C语言编程中应用广泛。有经验的编程人员更喜欢使用For语句编程实现各种各样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即时通讯的逐步发展,腾讯QQ成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通讯工具,QQ群聊是其中一个功能,它的存在形式和特点引发了学者对于QQ群聊和公共领域之间的思考。本文依托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从不同的QQ群入手,分别从公共领域形成的前提、公共领域的特征和运作机制来分析QQ群聊是否可以形成一个公共领域。  关键词:QQ群聊 公共领域    谈到“公共领域”,在特定的体制下,中国传媒与公共领域之
期刊
摘要:汪曾祺小说充满自然和谐的气息,而其根源则来自作者多种创作思想融合形成的复杂的哲学内蕴,它传承于传统的儒家精神、庄禅意识,植根于作者深厚浓郁的故乡情结。  关键词:和谐 汪曾祺 小说 哲学内蕴    读汪曾祺的小说,总有一种细腻、微妙而又动人的感受,因为小说中那充满诗意的语言、那单纯古朴的人物、那风情浓郁的乡土气氛,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气息。正如汪曾祺自己所言:“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
期刊
摘要:近几年手机短信异常繁荣,手机短信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本文从手机短信的修辞、语境及其他一些角度探讨手机短信的特点。  关键词:短信 修辞 语境    最近几年,手机短信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短信日益深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短信本身别具一格的风格和特色也形成了自成一统的短信文学。本文主要探讨手机短信的特点,从而简单寻找短信
期刊
摘要:这篇论文主要讨论的是AUTOCAD软件在园林规划设计二维绘图方面的应用。作者通过五年来在CAD教学方面的经验体会,说明了CAD软件应用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可行性,有利性。  关键词:AUTOCAD 园林规划设计 应用    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微机上应用CAD技术而开发的绘图程序软件包,经过不断的完美,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  近几年已经
期刊
摘要:由于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争夺级差地租Ⅱ,导致农业资本家不愿意在土地上过多投资,以致农业发展缓慢。有的共青团干部由于缺乏理论的坚定性、对共青团工作的忠诚度和责任感不强,不愿意在工作中投入太多的精力,引发了一些不利于共青团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团干部的培养和管理,通过健全学习机制、激活培养机制、完善管理机制、理顺输送机制等有效途径,引导广大团干部爱岗敬业,多做奉献,促进
期刊
摘 要: 运用人本主义教育观,本着“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重视综合评价: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利于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体育教学评价 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教育观引入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中即强调体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培养“自
期刊
摘 要: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位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他的早期诗歌大多带有自传性质,而到了中期,劳伦斯的目光转向了自然界,他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对鸟兽花草的热爱。在劳伦斯的晚期诗歌中,他主要表达了对死亡和重生的看法。  关键词:劳伦斯 诗歌主题 爱情 自然 死亡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增加了课堂容量,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也有一些人对于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提出了质疑,主要是语文多媒体教学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教学投入大、产出少等问题。本文从争论较多的几个方面入手,着重论述如何扬长避短,注重实效,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想象力 朗读水平 资源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