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海峡两岸交流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父亲名叫周清辉,1928年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是山西省最早的台盟盟员,台联最早的筹备组领导之一。因为参加了著名的台湾“二·二八”起义,父亲于1948年离开故乡,辗转香港回到大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总参所属的外国语学院从事日语教学工作。1954年,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山西省静乐县,“文革”中历尽挫折。拨乱反正后,父亲是党的台胞政策惠及最早的同志之一。1979年秋,父亲从静乐县电业局保管员岗位调到山西大学外语系,从事日语教学,后担任日语教研室主任。
  
  智搭鸿桥
  
  1981年,经过选拔考试,父亲成了山西大学第一批赴日进行学术研修的教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精神的鼓舞下,父亲到东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方设法通过他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学生,与隔断32年的家里取得联系。事情很顺利,我爷爷迅速从台湾飞往日本东京,与离别30多年的儿子见面。与爷爷见面后,父亲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爸爸啊,不能就此放心,两岸隔绝30多年,在大陆的许多台胞和我的心情一样,许多在台家人和你的心情一样,都想早早取得联系,起码见上一面。你回台后,得帮助他们找找。”随即他把同他一道来大陆的远在黑龙江工作的战友张隆金同志给家人的信以及部分太原老台胞的信一并转给爷爷。爷爷返台后迅速落实长子交给的“任务”。这一任务并不好完成,因为历经30多年沧桑,好多家庭已搬迁,但爷爷并没有因一次找不见就放弃了此事,而是根据乡邻或熟人提供的线索,让孙子驾车,从台北开始环台湾岛找寻。几经周折,一封封信终于送到当事人手中了。然而年近8旬的爷爷却因此脚踝骨折。
  父亲在日本研修期间,成了台湾寄往大陆信件或大陆寄往台湾信件的中转站,利用研修的机会,第一次搭起了两岸台胞信件往来的鸿桥。父亲回到太原后,许多老台胞眼含热泪,对我父亲说:“老周啊,我们不知怎样感谢你才好。”父亲只是淡淡地说:“都是老乡么,应该的,不必客气。”今天想起父辈们当时在一起盼“三通”、盼统一的对话,我想,父亲即使有天大的本事,要不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好,两岸沟通的愿望能实现吗?
  
  巧牵鹊桥
  
  父亲赴日研修的特殊机遇,使得山西成为两岸台胞沟通较早、人员往来较多的省份之一。在东京,爷爷和父亲见面后,便萌生了一个心愿,那就是到祖国大陆走走看看,亲自感受一下大陆的变化。在父亲的鼓励下,已过八旬的爷爷在七叔的陪伴下,勇敢地冲破了台湾当局的限制,于1983年底辗转日本来到太原,实现了两岸较早的踏冰之旅。他在我父亲居住的山西大学过了一个春节,受到当时的省委领导王绣锦的会见和宴请。在父亲和三弟的陪同下,爷爷游览了北京、西安、南京、上海、苏州、杭州和山西的一些旅游景点,感受到了祖国的地大物博,悠久历史。爷爷感慨地说:“我已80多岁了,看了多年不见的儿子,也见了从未见过的大儿媳以及孙子、孙媳和不满一岁的重孙,还游历了大陆的山山水水,这一生无憾了。”此次观光,每到一地都有所到省台联负责同志让爷爷带转信件,爷爷都愉快地接受,再次当起了两岸书信传递的使者。
  


  回到台湾后,爷爷再次由孙子驾车,亲自把一封封信送到各位台胞的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党的对台方针和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台湾同胞的强烈要求下,1987年10月14日,蒋经国先生主持国民党中常会,作出开放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的决定。同日,国务院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欢迎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旅游,并要求各地各部门热情接待台胞,提供周到服务,给予台胞大陆居民同等待遇,保证来去自由。从此两岸往来松动,在台人员陆续来大陆探亲旅游,父亲在世期间,仅我们家从台湾来大陆的亲戚就达30多人次,几个年轻的侄儿、侄女随台资企业到大陆南方搞建材产业和房地产业。小叔的一个儿子随文化体育交流团队,到北京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棒球赛。
  在台湾的亲友中,有一位姓郭的大叔,一家信奉佛教,曾3次来五台山朝拜。郭大叔第二次来太原时,还领着他的儿子,不仅在五台山许了愿,而且游览了西安等地。在太原逗留期间,我大嫂的邻居、太原仪表厂职工21岁的小董看上了郭大叔的儿子,郭大叔的儿子也对大陆姑娘的靓丽颇为动情。父亲在征求郭大叔的意见后,果断地支持大嫂在中间当红娘,促成这桩喜事。两位年轻人相处一周就如胶似漆,女孩的家长也很快同意了这门亲事,为了互表信任,两人还上五台山许了愿,这门亲事就定了下来。第二年,两人就开始在太原市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晋台之间的第一桩婚姻。现在小董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定居在高雄市,两口子经营一个餐馆,生活得很幸福。近年来,小董几乎每年都要回太原探望一次父母,在小董的接济下,父母购买了新房,生活宽裕了许多。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祖国也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全国各省、市、区相继成立台湾同胞联谊会,主要工作是加强台湾同胞之间的民间联络联谊,加强血浓于水的两岸关系,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1983年初,山西成立台联筹备组,父亲被省委从山西大学调往筹备领导组担任副组长。经过精心筹备,当年,山西省第一届台湾同胞联谊会在太原召开,父亲被选为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台联日常工作,这一干就干了3届。1986年全国台联在北师大举办台籍青年大专专修班。父亲抓住这个机遇,与时任襄汾县分管文教工作的台籍副县长赖建华联系,在襄汾中学成功举办了封闭式青年台胞文化课培训班,效果非常明显。
  我敬爱的父亲辞世已经快10个年头了,但他的精神和情怀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青年台胞。
  (责编 刘畅)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