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改革要实现新突破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xia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要实现新突破,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三个转变:教师内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思维的转变;二优化: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一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语文课改;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The language reform in education want to carry out new break
  Liu Yong-jie
  【Abstract】The language reform in education want to carry out new break, have to realization"three change two excellent turn integral whole now".Three change:The change of teacher's content, the change of teaching mode, teaching thinking of change;Two excellent turn:Excellent turn teaching implement and feedback system, excellent turn a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Integral whole now:The student subjective ability move sex to get full of body now.
  【Key words】The language lesson change;Have to realization;Three change;Two excellent turn;Integral whole now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语文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1.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 ,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1.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1.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2.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3.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当然,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要寻求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广大语文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收稿日期:2011-07-19
其他文献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成熟、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互联网作为一个知识和信息的资源库,为青少年学生开阔视野、研究性学习、掌握最新科技成果等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和数字化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实现了创新性“主体”教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但也应看到,网络同样带给了青少年一些不良的影响。  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据中国社会
期刊
1.在愉快教学中获得鲜活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具有从具体形象中受感染,从而产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基于这一点,就要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并强化他们在生活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为此做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体验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作文时我尝试了“体验在前,作文在后”的实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一次作文课上,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在黑板上出题目,而是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击鼓传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教学中应采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性  Shallow talk the real result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Ma Yong  【Abstract】The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teacher to
期刊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智能培养相结合问题,是针对当前小学品德教育知与行严重脱节而提出的新问题。所谓思品教育智能化,就是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严格把握教育规律,使品德教育与智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本文试图在长期徘徊不前的品德教育传统式教学面前,另辟一条新径。用智能培养辅佐品德教育,以图品德教育更加完善。  众所周知,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儿童
期刊
1.营造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敢于”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影响的,创新灵感只有在自由的思维空间中才能诞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获得创新成就的灵气,就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而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
期刊
1.最大的变化是题型发生了巨变  一是必做题由原先一道37分的试题分解为两道试题,即将40题分化为40题25分,41题12分。增加一题就相应增加了学生的材料阅读量和分析综合问题的思考时间。特别是41题单独成题,在平时的模拟试题中没有训练过,文科综合考试大纲也没有提及这种类型的例题,大多数学生显得力不从心,难于适应,甚至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二是选做题由原先选修教材的“重大改革回眸”、“20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回到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可以很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离不开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学生数学。教师要精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探索解决数学问题。让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操场一角的沙地上,总有孩子在那儿忘情的玩沙,他们兴奋的在沙滩中玩耍,不时传来
期刊
With的复合结构是许多英语复合结构中最常用的一种,也是高中英语中的一个重要句型,在我们的新教材中这一结构也频频出现,例如:  (1)Mother asked her if/weather she was very hot with so many clothes on.(NSEB1,P5)  (2)He placed a fixed sun at the centre of the solar
期刊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学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如何适应变化, 探索新路,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课题。  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开拓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的洪流、两品经济的大潮、民主自由的环境、拳头加枕头的电视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社会家庭的宠爱和厚望,这一切汇合成现实交响曲,伴随着他们长大。和过去的学生比变得更早熟、更
期刊
1.培养学生听话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一种学习的动机,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训练效率的兴奋剂。正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听力集中。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直接兴趣仍然占主导地位。因此,在我们进行听话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引起学生兴趣为根本出发点,使他们能主动地听,从而提高训练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应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去唤起学生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听知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变的语言来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