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之子身陷“X小组”冤案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2年秋,我在北京读过中学后,我的父亲毅然决然把我送到了河南西华农场劳动锻炼。第二年的春天,正当农场果园里苹果花盛开的时节,农场里传来“一个姓郭的北京大学生下放到农场”的消息。听说是北京来的,我连忙跑到招待所,想看个究竟。见了来人,我不觉一愣:这不是世英吗?为什么不上大学,到农场来干什么?他见到我,也十分高兴,我打了他一拳,问:“你真的是像我一样自愿到农场来锻炼的吗?”世英冲我苦笑了一下,又用手点着自己的脑袋说:“神经衰弱,到农场来劳动一段时间,调节一下神经。”我仍半信半疑,想继续追问,他却把话岔开了。
  世英所在的第一作业站距我所在的园艺场大概有三四里路。世英到农场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我到他住处去看他,约他一起到户外散步聊天。世英身高一米八,身材魁伟,在101中读中学时还是校队的著名左后卫呢!我问他:“我看不出你有神经衰弱的迹象,你到底是为什么到农场来?”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告知我真相。
  1962年,世英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他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又爱好运动,不仅体力充沛,而且聪明过人。他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通读了黑格尔的经典著作,然后自称研究了3年黑格尔哲学体系,约上两个同学竟找上门去与北大名教授朱光潜探讨问题。朱光潜教授对世英的答辩满意,真以为他苦攻了3年黑格尔著作。当时,全国掀起学习哲学的热潮。在这种气氛下,世英招来几个要好的同学,组成“X小组”,毫无顾忌地向哲学的“禁区”进军了。他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不是阶级斗争?“大跃进”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对毛泽东思想能不能一分为二?什么是权威?有没有顶峰?……他们的言论和活动方式,不久就引起了北大和公安部门的注意。有关部门从截获他们的来信和油印刊物上,掌握了他们“严重的政治问题”。事也凑巧,赫鲁晓夫的名字俄文拼写的第一个字母也是X,“X小组”便“顺理成章”地被视为“赫鲁晓夫集团”。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小组的成员纷纷交代了“问题”,只有世英据理力争,每次对他的审问,都变成了激烈的辩论。最后,世英被指定为“有反党反社会言论”,“性质属于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
  敬爱的周总理过问了世英的问题。他老人家征得郭老的同意后,世英以下放劳动的名义来到农场。
  过了不久,我再去看世英。他原来干干净净的学生装,变得又脏又破了,头上戴一顶斗笠。同屋的作业班长告诉我,昨天,他和世英在路上看到一堆马粪,他们都没带粪筐。小郭就摘下草帽,一个箭步把冒着热气儿的马粪捧到草帽里。“你闻闻我的手,现在还有马粪味儿呢!”世英边开玩笑,边伸过手来。全队评比精肥时,世英得了第一名。他就是这样处处好胜。
  1965年秋,上级批准世英返校继续读书。郭老同意了世英的想法,从北大转学到农大。可是,第二年的6月,动乱开始了。
  1966年底,在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世英突然回到农场。原来,他与同学组织了一个串联队,骑自行车从北京到贵州串联,途中特意拐弯到这里来看望我。私下里,他告诉我一些北京的情况。他说:“周总理想保护你父亲,没保住,他现在已被关进监狱。我父亲总算被保住了,眼下还算过得去,但是,大字报已经贴到我们家大门上了。”谁能想到,此次分手竟是诀别。
  总理的处境越来越困难,郭老也不断受到了非难。这时,又有人重提“X小组”的问题。1968年的春天,厄运终于降临到世英头上。一伙歹徒把他关押在私设的牢房里。为防止他逃跑,把他的四肢都捆绑在椅子上,轮番批斗,连斗三天三夜。
  第四天,经过军代表的同意,郭老派秘书去农大了解关押世英的理由。然而,就在这一天,1968年4月22日,清晨6时,在郭老秘书和世英妹妹、世英的女友一起赶到学校的三小时前,双手被反绑着的世英从那关押他的房间里,一个四层楼的窗口中跳下……血染红了楼前的土地,他倒在血泊中,结束了他的年轻的生命。他仅仅活了26岁啊!
  (万伯翔/文,摘自《红墙内外》)
  主持人语:本文作者万伯翔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的长子。
其他文献
去年,是我这一生中收获最大的一年,我这个72岁的老太太终于晋级为奶奶了。孩子出生后,孝顺的儿媳向我示意了她的想法:姥姥比奶奶小10多岁,孩子就叫姥姥看着吧。并对我说:“妈,只要你们生活的好,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我领会到了儿媳的好意,心想,我和老伴只要身体健康,就是不给子女找麻烦,而今天,有人替我看孙女,何乐而不为呢。只是辛苦了姥姥。  姥姥真的很辛苦,通过实践我才发现现在的新生儿,可不比我们当
期刊
我们经常用“以德报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不但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别人好处。这个成语出自《论语》,这种行为孔子却并不主张。  《论语·宪问》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弟子问:“别人欺负了我,我不怨他,还用恩惠去感化他,怎么样?”孔子说:“你不记仇这很好,可别人用什么来报答你的恩惠呢?别人欺负你时,你应该用正义去威慑他;别人对你好时,你也
期刊
中午,重庆市渝中区民生商厦对面一家中餐酒楼内,进行着一场特殊的寿筵——99岁的陈代六“AA制”寿筵,来宾们说,“我们交的60块钱是餐费。”连续三届当选全国健康老人的寿星自己认为,这种“联欢”的形式很好,气氛热烈,自己从来没有办过寿宴,不管是80岁还是90岁的时候。  当天上午10点刚过,除了陈代六的几个家人外,重庆通俗文艺研究会、重庆夕阳红老年服务中心的朋友们陆续来到酒楼。不用递红包,只要按照60
期刊
因为母亲晕车,63岁的江苏丰县退休教师谢淑华,拉着“感恩号”板车,载着91岁的母亲,历时1年,行走1.2万公里,一路走着看祖国美景,完成了母亲“一辈子在锅台边转,想出去走走”的心愿。她用脚步,丈量着孝心可以延伸的长度和可以抵达的高度。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基因的传承,使长幼有序、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让亲情世代相传。  心存感恩,要赶紧行动。古人云:“父母者,人之本也。…
期刊
难得休息的浙江台州第一人民医院护士王丹萍一大早就来到黄岩九峰公园锻炼。在一座桥边,她看到四五个人围着什么,觉得肯定出事了,就上前查看。果然,一个老人仰躺在地上,不省人事。有人拨打了报警电话,但接下来怎么办,大家都不知所措。  王丹萍是护士,有急救经验。她走到老人身边,摸了一下老人的颈动脉。发现他已经没有了脉搏。她赶紧蹲下,开始给老人做心肺复苏,对他交替进行按压胸口和嘴对嘴人工呼吸。  一次次的按压
期刊
带老人看病打针、为老人洗洗涮涮、送饭送药……上海夫妇赵克兰和周时运30年如一日悉心照料8位老人,在陷入生活困境之时也从未舍弃。  8个“爸妈”的贴心儿女  说起自己和丈夫照顾的老人,赵克兰连声说“都是一些小事”。她本人也已头发花白,眼角布满皱纹。  赵克兰人生坎坷,年轻时就遭遇了人生重大变故。31年前,她丈夫因工伤猝然离世,留下4岁的女儿和年迈的双亲。当时的她不到30岁。赵克兰擦干眼泪,挑起照顾女
期刊
年近半百的罗永秀家住福建晋江市埔头村。2015年11月8日凌晨5点,罗永秀如往常一样,带着两把镰刀到田间割韭菜。随后她返回家中,做好饭菜后,将稀饭和菜打磨成浆体,叫醒卧病在床的儿子,通过注射器输送到他胃里,接着熟练地为他擦身按摩。  25年前,布依族姑娘罗永秀从贵州长顺县只身一人来到福建泉州打工,结识了晋江村民施劲松,于1996年与施劲松喜结连理。当时,施劲松已与前妻育有施并钧、施并帝两兄弟。两个
期刊
一手推着轮椅,一手拉着行李,河北保定六旬爹爹推着偏瘫老伴徒步去海南一事,在网上引起关注。日前,这对老夫妻到达武汉市东西湖区。  当晚8时许,楚天都市报记者在东西湖区一清路上见到了62岁的李爹爹和他的老伴。记者见其行李齐全,洗漱用品、防潮布、铺盖用品等一应俱全。李大爷介绍,老伴今年病情越发严重后,想去海南看看,虽然家境困难,他觉得还是应该满足她的愿望,于是推着轮椅带着老伴出了门。  “感谢一路上好心
期刊
一、曾任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机要秘书的钱壮飞:1931年,钱壮飞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二局副局长。1935年,在红军长征南渡乌江时,遭敌机袭击牺牲。  二、曾任国民党特务机关设在天津分支机构长城通讯社社长的胡底:到达苏区后,胡底任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预审科科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胡底任中革军委侦察科科长。1935年8月间,因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不满,常
期刊
自从上了幼儿园大班,小孙儿松松越来越能说会道。下午,他亲娘(无锡人对“奶奶”的称谓)从幼儿园领他回家,他会说:“亲娘,要么你现在给我买冷饮吃,不然我就不回家!”双休日,吃过午饭,他对亲娘说:“要么你答应给我买玩具,不然我今天就不午睡!”听了妻子的诉说,我既好气,又好笑。  我严肃地对松松说:“松松,你用这种口气和亲娘说话,你知道像什么吗?”“像什么?”“像一个无赖!”“什么叫无赖?”我给他讲了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