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数学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来源 :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zheng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是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避免地要具有社会性和思想倾向性。结合数学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德育功能;思想倾向性
  青少年是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下,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他们的课堂,任何一种行为对他们都具有示范作用。他们由于受生理、心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因此,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负面因素的影响,使他们丧失艰苦奋斗的美好传统,缺乏健康向上的生活目标和正确的理想道德,随着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导致他们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动摇他们对祖国的责任感。研究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起德育,大多数人认为是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与其他自然学科毫无相关,其实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所有学科课程,所有学科的任课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力。思想政治课教育是培养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规范性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但是,我们在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却不可忽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避免地要具有社会性和思想倾向性。因此,结合数学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展示中华数学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遗留下来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处于当时的前列。在教学中,结合数学内容适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如《墨经》、《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记载的大量数学知识,结合圆周率介绍祖冲之的事迹,通过学习(a+b)2的展开式认识杨辉三角及古代数学家杨辉,向学生介绍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以及我国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大赛中屡获金奖的故事。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光辉文化遗产,认识我们祖先的高度智慧创造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向学生展现数学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如航天、国防、金融、工商业、基础实施建设等处处都会用到数学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并从中了解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种种新生事物,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增强公民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数学知识本身存在着大量的唯物辩证法。正与负、相等与不等、数与形的对立与统一,常量与变量的互相依存、互相变化,因果关系的互变,一般到特殊、抽象到具体的转换,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沿革等,无不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以及反映在数学知识中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认识数学的价值,认识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 倡导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正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脊髓。也是与当今社会上那种浮躁轻率,急功近利的心态是相对立的。倡导实事求是的精神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结构的严谨性,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等,要求数学教学不得有任何弄虚作假的成分。这从数学发展史中可以找出大量的例证。如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遭到毕达格拉斯学派的追杀以至葬身大海,而毕达格拉斯学派因不承认无理数的存在而使数学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说明数学面前人人平等,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数学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又要向学生展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教学知识的不断更新,靠的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正是由于学习数学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此,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可以培养学生遇事三思而后行,理智地对待所遇问题,冷静地去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条理性、整体性、深刻性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处理问题时能从全局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4 结合数学运算的复杂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较稳定的意志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往往与有什么样的意志品质是分不开的。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期。初中学生往往表现为自觉性差,做事的目的性不强,容易受外界干扰而缺乏耐心和毅力。因此数学教师要注意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是指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而数学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各种能力,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数学习题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具有适当难度的习题,结合数学运算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数学概念、性质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是非判断题,选择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和性质,区别近似的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的实质,果断作出判断的能力。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明白做题的目的,通过做题可以巩固哪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做事的目的性和自觉性。通过数学中难题的教学,给学生设置困难的环境,使学生在解决难题过程中,锻炼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养成严谨、细致、精确的科学品格。
  总之,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潜移默化的渐变过程。因此,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数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每学期的数学教学任务和德育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德育计划,并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德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了数学教学如何形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高教师本身的创新教学精神,建立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并能游刃有余的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在“合作”、“自主”中学习,使教学方式与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学校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生活实际  数学的教育思想
期刊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已进入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面对课改大环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大部分老师来说,是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怎样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把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以下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标;有效性
期刊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老师们关注的话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期刊
1 情景再现  新的学期开始了,事情比较多,熟悉学生、熟悉班级。正准备批改作业猛然发现课代表给我抱来的作业本只有很小的一摞。心中泛起一丝不快,再看看其他老师的作业本也是不多,赶快数数本子差了8本,总共39个学生差了四分之一,心里一团火气猛烧上来……  拿着作业本来到班里,在班中亮了亮,最先站起来的是王勤涛,然后是另外的四个学生。可是还缺三本呢,是谁没交,怎么自己心里没一点儿数,没数那就对数吧。本子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智慧来自他的手指尖。”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它让我领悟到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就会逐步增强。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互相启发,开阔学生的思维,为构建个人理解不可少的重要素材。学生对问题的感受、领悟和欣赏能力也会大大提高,使数学思考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动手;操作;突破
期刊
【摘要】新课程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变及教育观念的更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取向的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地提高。  【关键词】教学实践;创新;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是选择、运用、改
期刊
社会实践活动是现代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性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了让我园的幼儿在“实践中出真知”。我们幼儿园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幼儿走出园门,在广泛接触社会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获得了体验,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同时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怎样结合我们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资源,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
期刊
摘 要:微课的生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带来改革机遇。基于微课在教育领域运用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将微课运用到教学体系中,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此,本文以高职院校木艺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微课的概述与特性,论述高职院校木艺教学存在的问题,讨论高职院校木艺教学微课的开发与设计原则及思路,提出高职院校木艺教学微课的运用策略,进而促进微课在高职院校木艺教学运用的价值。  关键词:木艺教学;高职院校;微
期刊
亚里斯多德曾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启发教学,便是利用问题进行教学的典范,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解决问题是我们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实中经常会发现一部分学生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重复犯错:一些题目,学生本来已经掌握,可当遇到类似的题目时,思维又停留在了“原有状态”,出现曾
期刊
【摘要】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生普遍认为不好学,但是,只要老师授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技巧与方法,学习好高中物理对高中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物理教学机会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许多学生反映物理难学,不好理解,面对着一道道的物理题,就像是雾中看花一样,总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其实,学生学习的困难,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