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初探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只有准确认识、鉴别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培养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如今教育现代化工程已得到全面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能任意把文本、图形、语言、音乐、表态图像、动态图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能进行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演示。它对抽象的概念既可以进行文字描述,又可以进行动画模拟。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为美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途径,教学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证明,学生思维的发展最先依赖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电教在为学生提供各种感性材料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满足学生思维活动的欲望,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语文教学是用丰富的语言文字和相应的插图来展示课文的内容,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考的能力。但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日常生活中学生难以感受到的知识,学生由于缺少这种知识的积累而影响了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常常因为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体会意境而引以为憾,学生也因此而迷惑、茫然,甚至表现出厌倦情绪,这显然会严重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如果以“声”激情、以“画”激趣,使学生如临其境,以“境”激趣就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
  
  二、再现情景,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力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的艺术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要开拓学生思维领域,就必须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灵感,借助形象直观的事物,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三、深化认识,加深审美理解能力
  
  感觉了的东西,我们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审美判断更是如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把握美的内在。
  如《登鹳雀楼》中,后两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丰富哲理,表现出作者的崇高志向,此时,可用三维动画在电脑里面演示。先使诗人的位置处在二楼,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诗人所目及的范围。学生通过比较,便很快得出诗人站在三楼时看到的范围更广、看得更远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出示另一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文字字样投影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字词及诗句的意思。学生依据三维动画和幻灯片的内在联系,稍经思考,便很快能够说出诗句的含义:想要把很远很远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层楼。通过观察三维动画,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登楼观景而表现出的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在满足思维欲望的基础上,轻松理解道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想认识的高度,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愉悦和理性上的满足,达到“事半功倍”和“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综合运用,综合调理,拓展审美统摄力
  
  在审美欣赏和艺术创造中,把感受、想象、情感、理解融合起来,构成一种“合力”,我们把这种“合力”称为“审美统摄力”。以上几种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使这种综合能力,即“审美统摄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综上述,我们发现审美欣赏需要形象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和理智的引导,只有充分拓展学生的“审美统摄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入美好的境界,从中获得感官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现代教育技术以它形象直观、动态感强、色彩明快、操作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欢迎。我们深刻的领会到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全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条绝妙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育改革催生着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英语新课程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英语新课程教学 情感态度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的学制变革已成为众人关注的课题。改革传统的职业学校的学习制度,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对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一、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客观依据    实行弹性学制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客现需要。职业学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中初级技术人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几年来却陷入了招生
期刊
目前大多的数学教学模式仍然延承以往的惯用模式:教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那么如今倡导的新教学改革要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
期刊
[摘要]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点,英语语言教学的标准是:准确、流利、得体,要达到这三个标准就必须运用好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有两个流派:3P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与3P教学法就像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如何用好选枚硬币的两面是广大英语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 3P教学法 运用策略    现代英语教学法流派指的是研究英语教学的指
期刊
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到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班主任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三条原则:    一、寓教于乐原则    心理学实验证实,当一个人处于“快乐——兴趣”情绪状态时,最能发挥其智能操作水平,因而“快乐——兴趣”是个体进行智能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  因此,班主任在实施情感教育时首先应使学生怀着“快乐—
期刊
初中英语教材中,大部分是含有谓语动词的句子,故而很多初中生对现在、过去分词的用法及功能含糊不清。因此,我在这里归纳总结一下,以便于同学们准确理解。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人们的教育观念在不断发生改变的同时,班主任对学生的操行评语撰写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下面我就谈谈应该如何写好学生的操行评语。    一、注重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断    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用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去衡量学生。这里要注意两点,一点是不能受自己的好恶影响,不能把一些爱玩的、爱看课外书籍的学生视为“坏”学生,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学习,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第二,不能受
期刊
一、独立主格结构的构成    独立主格结构的构成方式为:名词普通格或代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不定式/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
期刊
[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创造性工具,在新课改的春风中,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普及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增强学生运用母语能力为首要任务,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将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本文试从语文教学中怎样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探讨,以期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地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初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