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黑木耳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木上也能生长出幸福
  在赤城县,在双山寨村
  段木上密密麻麻的黑褐色小耳朵
  在贫困户的36亩土地上
  传递着幸福的语言
  “中餐中的黑色瑰宝”“素中之荤”
  这半透明的黑褐色幸福與喜悦
  来自汗水,来自一系列动词——
  制种,选场,砍树,锯木,接种,
  上堆,散堆,排场,采耳,晒耳
  更来自一个名字——赵安军
  “这里适合种植黑木耳。”
  黑龙江专家眼中的“地利”
  却不是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
  第一年,种植经验不足赔了20万
  第二年,雨水泡烂木耳赔了70万
  第三年,倒春寒后又是巨额亏损
  没能擎起30多个贫困户的天空
  赵安军自己的天空却塌了
  “哪怕头破血流,我也要让
  咱这土坷垃里长出金苗苗!”
  血写的誓言、县乡政府的技术支持、
  科技特派员田间地头的悉心指导
  河北大学食药用真菌试验基地
  点燃了双山寨村2019年的夏日
  点燃了一根根耳木上
  耳芽、耳片的黑色火焰
  挽回损失,获利50万
  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赤城县双耐农业专业合作社”
  “赤城县灵华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
  不是企业的名字,而是通往
  共同富裕之路上的幸福直通车
  木耳很小,赵安军的幸福很大
  总经理不是他的人生目标
  “一人富了不算,大家富了才叫富。”
  “会有更多的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在双山寨村,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
  人人都懂科技种植,人人都明白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
  人人都津津乐道于一个名字里
  藏着的韧劲——
  赵安军
  (田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主题诗歌征集活动银奖、清华大学出版社迎国庆70周年全国最佳诗歌奖等奖项。著有中国第一部城市史诗《石家庄长歌》、诗集《飞走的堂吉诃德》,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解放军文艺》《中国诗歌》《诗歌月刊》《芒种》《星星》诗刊、《诗潮》《红豆》《延河》等。)
  编辑:耿凤
其他文献
<正>2012年,距离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完成已有10周年。10年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走过了不平凡的的历程。未来,基因测序将涉及更多物种、个体、表型,也将从基础研究走向更为
十九世纪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西方涌现出的女艺术家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在欧洲,女性禁止进入美术学院、基本训练不足等问题在印象派后基本消失。女艺术家在绘画题材和风
1.“门锁”rn新疆福海县齐干吉迭乡赛克露村是一个哈萨克族定居村.rn走在村子里,风景也变了.一大片整齐的砖瓦结构的平房拔地而起, “拔地而起”这个词用在这里极合适.周围是
期刊
“那年八月十五,也许是命运把我与苹果牵绊在一起的第一个信号.”那是个圆月高悬、亮亮堂堂的夜,家里的亲戚走了二十里路,送来一网兜苹果,孝敬孙建设的祖父母和曾祖母.老人们
期刊
期刊
1.rn“喂!喂!农大教授来我村做电视报道,种甜叶菊的老乡赶紧来听讲啊!今年县里要争做种甜叶菊嘞大县,种嘞好嘞要披红挂彩,受县级表彰!”rn天快黑了,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河北
期刊
一rn1987年腊月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寒冷的北风在屋外“呼、呼”地叫个不停.时令已到大雪,一年真正的大雪封门的季节来临了.位于滦河岸边滦平县周台子村的村小学一间教室里,此
期刊
“蔚蓝色的穹顶下,草原之眼静静镶嵌,圣洁的遗鸥飞过我苍茫的家园,是谁的风筝放飞秋的思念,任我驰骋白云高天,辽阔的康巴诺尔,多少次让我深深眷恋……”rn《遗鸥起飞的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