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减压纳米人工椎板重建颈椎管的疗效分析

来源 :颈腰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long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应用纳米人工骨重建颈椎椎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行颈椎后路减压人工椎板椎管重建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采用JOA(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标准评定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状态;观察轴性症状及颈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情况;颈椎X线片及CT了解椎管矢状径扩大情况及人工椎板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6 ml。人工椎板植入未见排斥反应,术后12月人工骨骨性融合率为45.5%。手术前后颈椎椎管矢状径差异有显著性,椎管矢状径均超过14 mm。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6分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自然进展,并评估轴向负重位下X线预测自然进展的作用。方法 2007-02-2010-02门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02例,按Cobb角分为侧凸组(≥10°,n=106)和狭
<正>颈型颈椎病又称软组织型颈椎病,为颈椎病早期型[1],它是在颈部肌肉、韧带、椎体不稳、关节突关节错位等系列组织病理基础上所产生的系列临床症状,尤其是颈周围肌肉组织所
目的临床观察比较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治疗伴或不伴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椎体形成术中符合标准
颈椎过伸性损伤是常见颈椎外伤性疾病之一,研究颈椎过伸性损伤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就颈椎过伸性损伤常见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12—12收治的162例腰椎结核患者,A组(后路手术组)72例,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前后路联
依据1993年1-4月我厂电解车间的生产实际,全面分析了我厂电铜生产的质量缺陷和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基本上扭转了电铜生产的被动局面,为我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和电铜质量的进一步提
目的:探讨经单侧与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01-2010-12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侧穿刺组
退行性腰椎疾病是引起中老年腰腿痛的常见疾病,多合并有不同程度腰椎节段不稳,在不稳定的晚期,可出现各种脊柱畸形、神经根以及马尾神经受压症状,非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欠佳。我
目的探讨微创Quadrant系统下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01—2012—03,7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接受了
黄山石煤中钒价态及提钒技术研究许国镇,陈波珍,翰晓梅,蒋莉,姜鸿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含钒石煤,钒,钠化焙烧1前言我国有丰富的两大钒矿资源:钒钛磁铁矿和含钒石煤。后者广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