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巧女把布老虎鞋卖到全世界

来源 :生意经·经营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nie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老虎鞋注册了‘御圣柳’商标!”近日,这喜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饶阳县手工艺品行业。
  现年47岁的赵艳玲,是饶阳县燕儿园工艺品店经理,也是全县手工艺品行业闻名的“巧女”,七年前,她从农村到县城创业开店,经不懈努力,建起了手工艺品制作网点,并实行品牌战略,注册了商标,产品销往美国、英国、新加坡、泰国等地,使饶阳手工艺品这朵奇葩香飘海外。她创作的布老虎鞋等系列工艺品,获全国民俗工艺品评比银奖,2009年省轻工业厅授予其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澳门华侨报》对她进行了专题报道。
  
  创业艰辛曲折多工商扶持开绿灯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饶阳县是国内外闻名的工艺品之乡,手工艺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
  赵艳玲从小心灵手巧,爱好做针线活,小时候制作的布老虎鞋等就已受到前辈的赞赏。初中毕业后,她回到老家邹村务农,闲暇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做针线活,这为她以后创业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制作水平,她还自费到武强、沧州、石家庄市拜访民间艺人。看着自己制作的布老虎鞋由赠送亲友到人们慕名求购,她渐渐产生了走出农村到县城开店的想法。亲属们纷纷反对,担心她“城里耽误了,地里也耽误了”,
  饶阳县工商局工作人员闻讯后,积极鼓励赵艳玲进城创业,并建议她起步阶段以经营服装带动手工艺品,巧妙避开经营风险。赵艳玲下定决心闯一闯。2004年6月,她在县城租房开办了燕儿园工艺品店,工商部门为其上门办理了营业执照,这使赵艳玲吃了一颗“定心丸”,
  创业之初,从小在农村摸爬滚打的赵艳玲不怕吃苦,从石家庄、北京等地采购服装,诚信经营,买卖日渐兴隆,而一有空闲,她就制作工艺品。一次,她参加了省会一个手工艺品研讨会,意识到手工艺术也是文化产业。回来后她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作为手工艺品之乡的饶阳却没有一家龙头企业和专卖店,民间艺人群龙无首,一批老艺人也已七八十岁,如不组织传承,很多创作艺术将面临失传。赵艳玲忽然感到肩头责任重大,她顶住压力将服装处理,把自己制作的布老虎鞋、布老虎枕等精心摆放,专心做起了工艺品“买卖”。
  
  巧搭舞台创特色助推产业上台阶
  
  一开始,赵艳玲的手工艺品专卖店利润出现了大滑坡。她走访民间艺人,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走出了两步妙棋:一是建立手工艺品创作基地。她先后在里满、郭村、邹村、南善、小堤等村开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60多期,培训农村妇女2000多人次。她的培训独具特色,当场培训,现场发放制作材料,定期回收,建立了制作网络,使独具特色的布老虎鞋、五毒鞋、布老虎枕等有了充足的货源;二是建立经销基地。为扩大工艺品的知名度,赵艳玲随团到澳门展销,先后与北京外贸、天津、石家庄、上海等市建立了协作关系,使手工艺品有了可靠的经销基地。
  实践使赵艳玲深深认识到,民间工艺品事业要健康持续发展,民间需求才是永无止境的大市场。民间工艺品需要向民间倾斜,集工艺美观、实用收藏于一体,只有实用才能确保手工艺品业做大做强。于是,她研制开发了适合中老年、青少年穿的手工艺棉布鞋,一投放市场就备受消费者青睐。常年为赵艳玲制作手工艺棉鞋的农村妇女有200多名,农村妇女坐在炕头上就能打工挣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赵艳玲工艺品事业的发展,燕儿园已成为手工艺品行业的龙头。她始终坚持“诚信戒欺、以德兴业”的宗旨,对农村制作手工艺品的妇女,她手把手地教,对初学制作的妇女,她亲自帮着改进。一次,外省一位客户要求定制布老虎鞋,赵艳玲把制作要求等讲给了加工创作的妇女。但客户验收时,发现鞋面图案不合要求,需要返工。按说,让客户加钱或让制作者返工均无可厚非,但赵艳玲的决策是失财不失信,她自己负担了几千元,客商和制作者都心服口服。
  
  探索创新求发展让饶阳工艺遍地开花
  
  在多次参加展销会后,赵艳玲发现手工艺品虽然精美实用,但需要品牌。这时候,饶阳县工商局又伸出援手,派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协助她注册了“御圣柳”商标。“御圣柳”是驱邪避灾、逢凶化吉的吉祥树,柳树遇土生根,天南地北都能生长,生命力极强,寓意“扎根九州,健康成长;踏平坎坷,前程似锦”。
  有了寓意深远的商标,再加上独具特色的包装盒,北京外贸的工作人员观看后连连称赞,将饶阳布老虎鞋、五毒鞋、布老虎枕等销到了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事业发展越快,赵艳玲压力越大。她订阅了大量书刊,通过学习研究发现,环保型工艺品鞋市场广阔,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她利用玉米皮制作的鞋底,集棉软透气于一体,加上纯布制作的虎头鞋面,一投放市场就备受青睐,实用收藏兼备。她还针对女宝宝创作了“凤凰”鞋,备受喜添千金父母的喜爱。就这样,赵艳玲逐步加大了对传统工艺品的挖掘、研究、创新,先后创作出了布马工艺品、布牛工艺品等,为工艺品百花园增添了光彩。
  最近,赵艳玲决定在大城市逐步开办连锁店,培训更多的妇女掌握传统工艺,把这一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让工艺品之花开遍大江南北。
其他文献
据《福布斯》杂志年度调查,有6成入榜的富豪是靠白手起家赢得财富,其中前10名富豪中,有9人是创业致富。那么,你还认为白手起家是镜花水月吗?2011年你想好了吗?创业资金应该流向何方?哪里才是你的财富天堂?市场存在诸多变数,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有句话说的好:大树底下好乘凉,傍着“大哥”好赚钱。  创业找合作,自然首选行业领头羊,只有领头羊才能保障技术先人一步,保障市场竞争力。山东省新泰市朝阳生化从2
期刊
木制家具用旧了,低价卖掉觉得可惜,放在家里又觉得有碍美观,这种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而一些想买二手家具的消费者,却难以在市场上寻找到款式满意又比较新的二手家具。近日笔者了解到,已经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做起了为旧家具“整容”的服务。在为消费者提供旧家具清洁、翻新服务的同时,还收购二手家具,将其清洁、翻新后销售。目前,这项生意非常红火。    闲置家具浪费大    最近,家住加州花园的李斌遇到一件烦心事
期刊
病人的饮食对很多病人家属来说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首先是现代人生活都比较忙,要照顾病人,可能还要上班,还要想方设法为病人做好吃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一个问题。况且现在好多年轻人都是“懒人”,平日连自己吃的一顿好饭菜都不会做,怎么会照顾病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病人毕竞比普通人特殊,饮食上有诸多禁忌,一般的人都不了解,胡乱进补,可能还会吃出问题来。  如此看来开一家针对病人的饮食公司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期刊
白手起家创业不到三年的小伙子日赚一万多元,这不是做梦,还真有,故事主人公就在我们身边,他叫张峰,是南马镇花园村人,今年28岁。  2月10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张峰和女友范丽霞又开始忙活了,因为企业规模扩大,张峰刚刚在白云街道珊瑚里小区租了一幢四间半的五层大楼,除了义乌的公司外,东阳增加一个分部。2010年,张峰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3000多万元,个人资产已有600余万元。    办外贸公司失败梦想
期刊
新年伊始,张老师家里是捷报频传,不但“新型合成汽油柴油技术”被《大众商务》杂志社评为2010年读者信得过的“十佳创富项目”,同时,张老师的“第四代新型合成汽油柴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张老师为人师表的优良品质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四年多来在全国的广大读者中炸开了锅,学习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曾帮无数创业者成功创业。毕竟现在的好项目确实很难找到,像新型合成汽油这个新兴而且极
期刊
在第二届中国(重庆)创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上千个中小创业投资项目及专利展示中,作为一款最新专利产品,来自河北的富民家用快速磨刀器,以它科技创新、功能独特、设计新颖、产品神奇实用,一经展出就成为整个创博会的新亮点,格外引人注目,不但受到与会投资者的青睐,而且被当地电视台从上千个项目中精选而出进行了报道。富民磨刀器是唯一荣获此项殊荣的新奇特小产品。  富民磨刀器为何成为众多媒体和广大投资者公认的小本投
期刊
戒烟酒吧    酒吧是一个永恒的点子,酒吧重在创意。  现代人越来越提倡健康生活,如果开一间戒烟主题的温馨酒吧!效果应该不错。  要求:风格温馨,个性化强。个人认为家庭式的环境比较好。  招牌鲜明,强调温馨,比如可以在烟字前加个红心等。  做些有利于戒烟的食品包装出售,效果好的话,可推向市场。  选址问题,商业街或大型酒店聚集地。  推广问题:这个尤为重要。可找专业广告公司代理。    宠物幼儿园
期刊
34岁的杨玲是湖南永州市人,职高毕业后到一家百货商场卖服装,谁知没干几年,商场因经营不善倒闭,杨玲下岗了。这以后,她先后尝试过水果、蔬菜批发生意,开饮食店等,但都没有赚到钱。04年4月,杨玲想方设法借了2万多元,一人来到长沙开店做服装生意。她看中了一家大商场里一个正待转租的门面房,一番简单装修后,她的服装店正式开张了。为节约开支,杨玲一人既当老板,又当营业员,还要当搬运工。这样没命干了几个月,再加
期刊
最近,经常头疼带孩子到哪里玩的北京家长们惊喜地发现,在金源商业中心地下一层出现了一片色彩绚丽的童话世界。小小的彩色桌椅,热带雨林般的梦境小岛,海盗船、宝物箱、小熊以及各种有趣的玩具,这是一家新开的游乐场吗?实际上,这是一家儿童主题餐厅,不少对吃饭毫无兴趣的小朋友快乐地  跑进餐厅,乐不知返。    室言屠发创业理念    这家名为“芭迪熊”的儿童主题餐厅最早是开在上海的,它的创始人是年轻的字维新。
期刊
2009年初,刘宣早隐藏在喧闹的人流当中,漫步在自己一手打造的“足间舞”时尚拖鞋加盟店内。从十几年前那个鞋厂流水线上的生产工人起家,如今,刘宣早已拥有近400家拖鞋加盟店,遍布全国,一年的销售额高达2000万元。    创业始于足下    1993年春,生意失败的刘宣早成了广州一家小鞋厂的员工,每天在流水线上站十多个小时,月工资仅300元。充斥着劣质胶水刺鼻气味的生活中,他唯一不曾放弃的,是内心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