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把生态意识上升为一种民族意识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150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它应引起我们整个民族深刻的反思。这次特大森林火灾绝非偶然,它说明,除了加强法律、用法律手段保护森林及生态环境之外,我们整个民族还需要一种上升为伦理道德高度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 生态意识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环境的一员,人应该和大自然建立一种犹如手足之情的亲密关系,与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的集体。人必须有这样的生态意识,即承认人类以外自然界的价值,把正义、道德、平等和权利这些伦理准则扩大到大自然。今天,“人是万物的主宰”这一天经
其他文献
帕普:由于空中精确打击武器的使用,空军已经成为地面部队的更为有效的辅助力量,但空中力量仍不能靠单打独斗赢得战争。美军目前仍然借助以往的“铁砧+铁锤”战略(空中力量是辅助
<正>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的产生是极其复杂的,有时很难从事物发展的结果上来推断对方是采取肯定的情感还是采取否定的情感。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办成了一件好事倒不一定能引起对方满意的情感,相反,没有办到也不一定能引起不满意的情感。笔者前不久到某厂了解情况时听到了这么一件事。该厂八九年前建了一栋家属住宅楼,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所限,没能配以采暖设施。随着厂子经济形势的好转,增设采暖设施问题已纳入了厂领导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版的《公司法》。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已由分期出资制转变为注册资本认购制,即通俗意义上的零注册资本制。新《公司法》
2006年6月27-30日,美国第7舰队旗舰“蓝岭”号指挥舰对中国海军上海基地进行了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
【正】 前言一直到今天,我国的历史学者对殷代的社会性质的看法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虽然在解放后视殷代为奴隶社会的看法取得了支配的地位。郭沫若先生在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期刊
作为指导军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日本2004年底出台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对日本未来5-10年的军事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其核心是把自卫队建设成为一支多能、弹性、有效的军事力量,发
据2005年5月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和美国已联合制订新的《日美防务合作指针》,这是自1997年以来日本防卫厅和美国国防部对该指针的又一次修订。
期刊
<正> 关于道德的早期状态问题,是伦理学研究最困难的问题,也是最诱人的问题。比起道德理论,道德本身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是什么力量推动人类最早的道德感的产生呢?什么原因促使原始人在生产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尽力使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德呢?原始人的生产、分配和交换活动,氏族外婚等婚姻规则,原始人甘心忍受“成丁礼”的折磨,等等,都是道德的早期状态中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一、考察早期道德的途径 可惜的是道德的最初形态与人类最早的物质生产生活一同消失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历程之中了。那些在实践中实行着道德禁忌的
麦克皮克著文对我的文章——“空中力量的真正价值”中的观点进行了猛烈抨击,但语气还是建议性的。我对那种认为精确空中力量的出现意味着现在仅仅通过消灭敌方领导人、瘫痪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