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诗 理解成诵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in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中,学生对作者的创作背景、生活经历等深入了解后更能理解不同诗篇蕴含的情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对比教学的方式,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更能引导小学生去联系并不多的自身经验,从而引发共鸣,读出诗中情感。
  【关键词】知人论诗 分析文本 对比教学
   在教学参考书的古诗教学中,教学目标里有这样一条: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能体会其中思想感情。于是诵读时,学生们会加上“感情”:五言诗重读第三字,七言诗重读第五字,有时听得我们啼笑皆非。追根究底,其实学生并未真正明白诗中蕴含的情感,不是用力过猛就是淡而无味,往往达不到恰当的效果。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有一个原则——知人论诗,即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理想抱负来解读诗人的作品。如果不了解作者,或者对文本分析不透彻,那么就可能误解诗歌的主题,不能正确读出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如何才能“知人论诗,理解成诵”呢?
  一、分析文本 了解作者
   分析文本是古诗教学的首要任务。
   1.分析作者的描写对象
   诗人在面对不同对象时产生的情感不同。《池上》和《卖炭翁》都是白居易的作品,两者因描写对象不同而使诗中蕴含的情感不同。它们都是写人的古诗,但是《池上》写的是儿童,《卖炭翁》写的是老人。白居易在《池上》中描写的这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这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白居易见到这童真童趣的情景,心情愉悦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应该用轻松活泼的语气,读出诗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那么,在《卖炭翁》中,白居易见到的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是一个在雪地里卖炭的老人。他满脸灰尘,两鬓斑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这是一位很可怜的老人。见到这么可怜的老人,白居易受到触动,很同情他,为他的遭遇感到难过,我们在朗诵这首诗时就应该慢一点。另外,此时作者还很愤怒,老人家辛辛苦苦把自己做好的木炭拉到街上卖,却没卖到钱,“白衫儿”只给了他一点布匹。所以在读“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时候应该是语带愤怒的。
   只有对文本中作者描写的对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作者面对的情境有深刻的理解,才会体会到诗人深挚的情感。如果我们对文本描写对象没有深刻的认识,那么对作者在诗中倾注的情感也必然是模糊的。
   2.分析文本的写作时间
   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所处的社会背景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其所写的诗中蕴含的情感也有区别。杜甫一生留下无数诗篇,因其所写诗中常常讽刺时政,忧国忧民,深入反映百姓疾苦而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也有对花对酒对月的少年时候。开元十九年,当时24岁的杜甫开始游历,之后在洛阳遇到了李白、高适,三人同游,此时杜甫寫成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教学《望岳》的时候,笔者告诉学生们:“杜甫考完试后决定周游全国,出去旅游的时候又遇到了自己的偶像,跟偶像一起游山玩水,你想想这时他是什么心情?”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高兴!”理解了作者此刻的心境,为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打下了良好的铺垫,笔者接着问:“作者看到巍峨的泰山,发出什么样的感叹?”“这么高的山,有一天我一定会爬上去的,当我爬上山顶的时候,别的山都会在我的眼下。”“所以作者在诗中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们带着作者的恣意洒脱和雄心壮志读出了这句诗。
   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失守,以至中年的杜甫独自去投肃宗,中途被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教学《春望》的时候,笔者先给学生们讲解了杜甫走上仕途的艰难。好不容易当了官,却只一年多就遇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得生灵涂炭,虽然山河依旧,但是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此时学生更加懂得作者诗中的“花溅泪”“鸟惊心”,懂得作者在《春望》中寄托的忧国忧民之情,懂得作者的睹物伤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诵训练,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感情基调。
   分析作品写作时间,有利于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更能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宣泄的情感类型。
  二、课内交流 读出情感
   课内交流是古诗教学的主体部分。
   1.对比教学的交流方式
   “诵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将不同作者相似主题的诗放在一起做对比教学,如杜牧的《山行》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但其中的情感却大相径庭。
   课内交流时,笔者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了诗句的字面意思后,再让学生思考这两首诗写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很快找到了两首诗的共同点:都是写秋季的景色,都有“霜”“枫”这两个意象,同样写了秋季的“寒”。接着学生找出了以下几点不同:地点不同(杜牧在山上,张继在船上);时间不同(《山行》中时间是白天,《枫桥夜泊》中时间是晚上)。笔者立即追问:张继眼中夜晚的秋景和杜牧眼中白天的秋景有哪里不一样?有的学生说:“白天和夜晚温度不一样”,有的学生说“枫叶的颜色在白天看来非常红艳,夜晚却看不出”。笔者借此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风景时的心情(一愁一喜),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张继笔下的秋景带有浓浓的愁意,而杜牧笔下的秋景却有着勃勃生机呢?接着笔者为学生们补充两位作者不同的人生际遇:张继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铨叙未中,还没有能走上仕途,一腔抱负无处安放,分明有才学却不能有所作为;比起张继,杜牧就不一样了,杜牧是晚唐时期宰相杜佑之孙,他26岁就中了进士,最终官至中书舍人,可以说是个很有出息的人了。而杜牧登科后,曾经有十年的幕僚生活,尤其是在扬州做牛僧孺的幕僚时,真正是阅尽世间繁华。学生们至此才更能体会作者内心:张继心中带着满腔的愁绪写下的《枫桥夜泊》将那种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比起张继,杜牧得到过很多,所以即使是后来在官场上遇到挫折,他也并不是一味沉溺悲伤。他的性格中有积极的一面,同样写秋天,杜牧就不是“悲秋”。杜牧通过这一片红色的枫林,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充满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山行》这首诗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通过对比教学,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不同,因而在诵读的时候节奏、语气也不同。如表达《枫桥夜泊》中的愁绪诵读节奏应稍缓而发声较轻,表达《山行》中的生机勃勃诵读时节奏应稍快而发声较用力。在将两首诗进行对比教学后,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古诗中的情境,“朗诵”水到渠成。
   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参与讨论的学習条件,使学生在活泼的互动氛围中,轻松、愉快地理解文本和了解作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
   小学生由于接触的人和事比较少,因而有时候并不能从教师的描述中,对诗人有一个立体形象的感知。因此,在课内交流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使用比较浅显的语言。如讲到张继铨叙未中,也就是考上进士了吏部却没有安排他做事,学生无法理解张继的苦闷,也就不能理解《枫桥夜泊》中的“对愁眠”。学生说:“他已经考上了呀,考上了之后又不用工作,多舒服呀。”于是笔者就用学生能接触到、感知到的例子来讲解:“就好比是你平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作业都能得到优,每次考试都考双百,打扫卫生也非常卖力,经常帮助同学,所有人都夸你好,可是期末评选三好生,你却落选了。”学生一听,嘴角就垂下来了,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愁”。教师用学生们能理解的“愁”来引出他们不太能理解的“愁”,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能引发学生共鸣。
   如讲到柳宗元的《江雪》,柳宗元参加了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在初读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感悟“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可是,跟学生讲“政见不合”“革新失败”,学生肯定是不理解的。此时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讲解。笔者立即向学生娓娓道来:“柳宗元原本是个非常受皇帝重视的好苗子,可是他想颁布一项新纪律。新纪律不受别人待见,不管是跟他玩得好的还是原本跟他就有过节的,都开始排挤他。皇帝没有办法,只能降了他的官职把他赶到偏僻的地方去。柳宗元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也感到很压抑,几乎绝望,愤怒、无奈、痛苦到了极点。于是,他就借描写那个大雪中独自垂钓的渔翁,来写自己的孤独。”听了这个浅白的解释后,“独钓寒江雪”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三、课外积累 打好基础
   课外积累是古诗教学的辅助方法。
   在一线教学的小学教师们常常说课堂时间太少,确实,如果教师在课上为学生补充诗人生平,就要事先准备好如何才能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更能理解,这确实很难。但是语文学习并不只是在语文课堂上。现在科技在进步,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只是一周一次的“红领巾广播台”了,学校可以通过公众号将这些有趣的小知识发给家长,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也可以不定期在班级微信群中发一些与诗人有关的趣闻轶事。甚至可以在班队活动中开展活动,小组合作制作某一位诗人的宣传册。教学中多做一些“磨刀功”更利于“砍柴”,将同一主题的诗歌作为一个专题,分别介绍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诗人身上体会不同的情感,如同样是“送别诗”,为什么可以是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惆怅,又可以是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的洒脱。也可以将同一个诗人的不同诗篇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诵读时需要投入的感情并不一样。对诗人了解越透彻,读起他的作品来就更能投入真切的感情。
   钱梦龙先生说“学贵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内容,并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知人论诗,理解成诵”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帮助小学生分析文本,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前因后果所处情境,深入理解诗中情感,从而联系已有经验感悟这种情感,方可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唯有如此,诵读出诗中蕴含的情感即可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黄伟.第一学段童诗诵读教学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101(3).
  [2]李杰斐.教贵有术导而弗牵 学贵得法自主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应雀灵.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2).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未知稀疏度信号重构和欠估计或过估计问题,在SAMP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变步长稀疏自适应正则化匹配追踪算法。首先利用原子匹配测试法得到稀疏度的初始估计,随后根据变步长分阶段思想和改进的抛物线型函数设计步长,利用大步长和小步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重构精度,最后根据测量向量与信号能量比率来设定阈值,最终重建信号。实验表明,该算法在解决欠估计或过估计问题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未知稀疏信号的重建精
200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到了今年,东北振兴的阶梯走到了第几级?  “再有五年,东北就可以解决国有企业遗留的问题,再有十年,东北就能实现全面振兴。”8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文振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告诉记者。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过5年振兴,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且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老工
摘要:经管类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从实践出发,以实验经济学的实际教学情况为主要对象,优化我校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内容。同时提出构建并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到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体现最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推动我校整体信息化进程以及实验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虚拟仿真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
再过两年就要上高中了,虽然为时还早,但我已经在为此担心,因为爸妈希望我回老家参加中考,读高中。他们说,这样的话以后我的朋友也是老家的,而且不会受那么多的升学条件限制,学费也不用交那么多。可我犹豫不决,因为回老家于我就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我本来就是一个不善交际、不喜欢陌生环境的人,我害怕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成绩会受影响。好纠结……  星儿同学,由于户籍制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像你这样的外来
近日,黑龙江“中国雪乡”风景区彻底“火了”,先是有游客痛陈黑龙江雪乡旅游乱象,当地管理部门查处涉事旅馆没多久,又有被宰游客录下了导游的“劝说辞”:“雪乡一年12个月只营业3个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9个月磨刀,3个月宰羊。谁是羊,大家都是羊。”最后,导游给游客的选择是:要不钱遭罪,要不人遭罪。  目前,国家旅游局已责成黑龙江省旅游委调查核实,涉事导游、旅行社已被初步查明,或將面临严肃处罚。  “雪乡
4月9日,家住北京清河的刘丽岚(化名)像往常一样带着自己8个月大的宝宝去沐奇亲子游泳俱乐部(下称“沐奇”)清河店游泳,不料却遭遇一大批保安的阻拦,她和同去的几位家长被告知:店面已经被沐奇的丽都总店“查封”,一段时间都没法游泳。这个消息令家长们又气又急。  去年11月,刘丽岚在沐奇清河店办理了一张2万多元的亲子游泳卡,虽然价格不菲,但是想到沐奇宣传的高端早教、亲子游泳等因素,80后的刘丽岚夫妇最终还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外国媒体热议:根据世界银行4月30日发布的《购买力平价与实际经济规模——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结果摘要报告》,以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1年已经达到美国的86.9%,比2005年的43.1%提高一倍多。据此,该报告作出预测称,今年中国可能超越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经济体。  中国经济的规模怎么突然增长得这么大?购买力平价法靠谱吗?  北京师范大学国民经济
你见过大小相差几十倍的“大火星”和“小火星”、“大金星”和“小金星”吗?你见过金星也有和月亮圆缺相似的盈亏现象吗?能得出这样一些怪异的推论来,可见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多么的荒谬……  但是伽利略说,不是你感觉荒谬的就一定荒谬。人类的视力限制了感知,让我们对遥远的事物无法看得很真切,但有了望远镜,我们便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火星、金星等行星在距离我们最远和最近的地方看起来的大小真的相差几十倍,而金星也
治结构性就业难还需加大教育投入  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最大特点是拥有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我们现在却在劳动力供给上面临两个转折点:第一个是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场民工荒不是临时性、周期性的,而是一直持续至今长达10年的招工难。由于劳动力短缺,因此这10年来,中国低端劳动者的工资一直在持续上涨。  第二个转折点是我们从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
截至2020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506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6271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占23.6%、28.7%、47.7%。近5年全国就业人员产业构成情况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有511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全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