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类弹力纤维病二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我科于1996年3~6月,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酮康唑洗剂(采乐)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共54例,现报道如下.
1%氯林可霉素乳液(特丽仙乳液)系美国普强药厂生产的不含油脂和酒精的水溶性乳液。外用不着色,专为干燥和敏感皮肤的痤疮患者使用。我们于1996年3~6月使用本药和我院制剂室配制的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对照组)作对比分别治疗痤疮患者32例和29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血小板从静止状态转变为具有功能的活化血小板时,内源性血小板蛋白被表达[1,2]。一般认为,血小板聚集导致的血液高凝和粘度增高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3]。为此,我们用活化血小板特异单克隆抗体(单抗)来定量测定银屑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
已经证明,在很大一部分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存在着抗正常黑素细胞自身抗体[1,2].该类抗体可介导对黑素细胞的免疫损害[3],并在实验动物上诱发与白癜风类似的病变[4].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白癜风患者、非白癜风患者和健康人血清抗黑素瘤细胞抗体进行了检测.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要提出重新认识“医学目的”(goals of medicine简称GOM)[1]?本世纪40年代以来,医学科学飞速进步,传染病基本控制,天花已消灭。因而,许多人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科技进步,就能消除任何疾病。但事与愿违,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使医疗费用投入呈指数曲线急剧上升,使整个社会的负担越来越沉重,沉重到连北美、西欧等经济发达国家都感到难以承受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红皮病的病因、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28例红皮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患者,男女之比2.9:1,平均发病年龄52.4岁.71.1%继发于原有皮肤病,其中银屑病所致者占48.4%,12.5%为药物过敏,5.5%继发于恶性肿瘤,10.9%病因不明.不合理治疗(34.4%)是诱发和加重红皮病的主要因素.随访的85例患者中,4例死于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应用导致的并发症,3例
我们用20%NaOH溶液恒温加热溶解病甲标本法(简称恒温加热法),对我科门诊拟诊为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标本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拟诊为甲真菌病患者150例,其中全营养不良型87例,远端侧位甲下型52例,白色浅表型11例。指甲106例,趾甲44例。取材前患者均未口服抗真菌药,2周内也未用过外用抗真菌药。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9~
期刊
我们从1993年8月至1996年4月采用蝮蛇抗栓酶静脉滴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7例,并与大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作对照,现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