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恒林:嗜盐古菌的追寻者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meizi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盐古菌通常生活在不毛之地。高盐、极寒、强光,非常极端的环境下它都能坚强地存活。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崔恒林教授和嗜盐古菌打交道20多年了,哪里有嗜盐古菌,他就赶往哪里。

寂寞坚守


  崔恒林的实验室摆放着各种“瓶瓶罐罐”,里面装着的液体颜色深浅不一,有深粉、浅粉、水粉,有正红、深红、淡橙……“这些都是嗜盐古菌,到我的实验室里看到的全是盐。”
  嗜盐古菌生活在高盐环境中,这些样品都是他从全国各地的盐湖、盐矿、盐田、盐碱地收集而来。2018年7月,他去西藏多地采集高海拔盐湖样品;2020年7月,他又花了一个月时间前往青海大部和海拔4200米以上的玛多县盐湖采样。
  古菌是进化世系中不同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一类原核微生物,而嗜盐古菌是需要高盐维持生长的一类古菌。在高盐、极寒、强光等极端环境下,嗜盐古菌的存在印证了生命进化的奇迹,因此常被作为生命起源与进化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
  “古菌物种已经出现了几十亿年,可以算是活化石级别的存在。”崔恒林长期致力于嗜盐古菌资源与应用研究,分离保藏了近万株来自我国不同盐环境的嗜盐古菌,已发现并描述了嗜盐古菌纲14个属级和68个种级分类单元,因此当选为国际原核微生物系统分类学委员会嗜盐古菌分类学分委员会委员,也是发现嗜盐古菌物种数最多的一位中国学者。
  这注定是一个小众且孤独的研究领域。描述分类一种嗜盐古菌,顺利的话大概需要三年的时间,一如嗜盐古菌本身的特性,个体小、形态结构多样、生长缓慢。在我国,仅有不到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不足百名科研人员从事嗜盐古菌研究。
  崔恒林却认为,这样的坚守很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充分挖掘微生物资源固然重要,然而先决条件是要把它培养出来。找到它、看到它、研究它,把新物种资源真正保藏下来”。

科考惊魂


  崔恒林有着严重的高原反应。为了采样,他前往西藏、青海多地,白天赶路、采集样品和现场测试,晚上还要处理样品。
  随着近海环境中古菌的突破性发现,崔恒林团队也在我国近海沉积物中发现了嗜盐古菌,现在正试图寻找深海环境中嗜盐古菌的存在。
  2020年10月底,历时50天的西太平洋航行结束,崔恒林完成了中国大洋61航次科考任务,顺利返回。他采集了深海结壳区的沉积物样品,计划通过富集与分离,探索深海沉积物中的嗜盐古菌。这也是他第二次参加中国大洋科考项目,此前他还于2016年参加了中国大洋40航次科考。
  此次航行实行的是50天不停靠航行,需要坚强的体质和意志,要扛得住风浪,也扛得住寂寞。尽管平时已经有良好的身体基础,崔恒林还是提前三个月就开始了体能准备。
  一次回收科考装备时,装备上的固定绳意外地绕进了科考船引擎的螺旋桨上。这种情况极为少见,迫不得已船员们关闭了引擎,通过水下摄像辅助进行人工切割作业,用了三天时间才将固定绳割断,顺利自救。这时,科考船已经在大海上漂浮了三天三夜,漂出了100多海里。
  “想想都很惊险,又有些后怕。”可是有机会出海科考,崔恒林还是想去。
  崔恒林的家乡在海边,海边出生的人对海洋有一种天生的亲切和向往。从近海到深海,崔恒林一直都认定那里有着嗜盐古菌的存在,只是人们还没有发现而已,“它就像一个宝藏,静静地等待着寻宝人去挖掘”。

应用之梦


  嗜盐古菌呈现出不同的红色,是因为含有类胡萝卜素。它的抗氧化能力很强,可以用于制作生产食品添加剂、日用品等。
  嗜盐古菌生存的极端环境,可以模拟早期地球的环境,探究外太空环境中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说起嗜盐古菌,崔恒林就像说起自己的孩子,眉飞色舞。这份对事业的热情与执着,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他的团队。
  早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读博时,侯靖就听说师兄崔恒林被称为微生物所“可培养研究领域的第四代传人”。有一次,师姐告诉她,刚从事嗜盐古菌研究时对很多实验细节不清楚,向不同课题组的崔恒林请教,他不仅耐心地讲解教授技术,还经常陪同做实验到凌晨一两点。
  在入職江苏大学的第一天,侯靖一大早在学院大厅见到崔恒林时,他手里拎着两大袋从超市采购的海带,“这是给学生做试验用的”。把侯靖带到实验室后,崔恒林又在超净台前亲自动手做起了试验。那两个瞬间,侯靖被彻底感动了。
  正因为高度的专注和深厚的热爱,崔恒林培养的研究生都非常优秀,均在领域内的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多人获得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研三学生殷雪曚表示,“老师就像亲切的家人,不同的学习阶段给予不同的指导,深入我们每个学习细节。”
  “原本我也是个急性子的人,就是因为和嗜盐古菌打了交道,慢慢把性子磨平了。”崔恒林说,嗜盐古菌是一种“特别慢性子”的物种,像从大洋科考带回来的深海沉积物中古菌的富集培养就要两个多月的时间,而进一步研究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崔恒林还有个梦想。
  在实验室内,崔恒林团队把嗜盐古菌应用于改善传统鱼露发酵,获得了风味、营养和安全性俱佳的新型鱼露。通过研究发现,嗜盐古菌产生的蛋白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可使发酵海产品口味异常鲜美,“特别是和传统腌制发酵食品相比,亚硝酸盐含量可以降低60%,食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
  他们正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发酵制备可用于食品加工的新型酶制剂,期望尽快实现工业化生产。“发现嗜盐古菌资源,并且把它应用好,也是对这种古老生命形式的一种尊重和敬畏。”崔恒林说。
其他文献
笔者1月4日获悉,山西农业大学与万荣县人民政府日前联合举办共建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双方携手充分发挥农事节庆的教育价值,着力打造农耕文化教育的实践课堂。   此次校地双方将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基础上,将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融为合作的新内容,充分挖掘黄河农耕文化资源优势,把丰收节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进一步转化为学校实践教育的鲜活資源,使大学生能在
期刊
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近日在京举行,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探讨智能时代人类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研究未来教育发展战略和育人方式。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教育所带来的极大冲击,大规模线上教育加速了技术革命与教育变革的进程,一系列新技术展示出巨大潜能,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无疑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一直在进行着“人工智能+”的教育创新,
期刊
入冬以来,室内空气干燥,很多人开始用加湿器来调节空气湿度。不过,近来网上出现了一個说法:在加湿器里添加自来水进行雾化,等同于吸雾霾。事实真是如此吗?  网上热传的帖子称,在家庭中使用加湿器最好用纯净水,因为自来水中的氯原子和微生物有可能随水雾吹入空气中造成污染。如果自来水硬度较高,加湿器喷出的水雾中因含有钙、镁离子,会产生白色粉末,污染室内空气。吸入这种水雾颗粒的后果,可能比吸雾霾还严重。  对此
期刊
剛刚闭幕的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山西省今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要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留足政策过渡期,推动超常规举措向常态化帮扶转变、阶段性攻坚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山西省“三农”领域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新成绩,迈出新步伐。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  推动脱贫成果巩固,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扶贫办副主任
期刊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天津市法学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新型法治智库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及在线会议平台“线上+线下”举行。来自国内社会科学院系统、法学会系統等26家单位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论坛。   论坛举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天津社会科学院战略合作签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天津)协同创新基地揭牌仪式。论坛中发布了《法治蓝皮书·中国
期刊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20年4月,《中国科协2020年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发布,提出
期刊
1月5日,重庆合川三江生态文明研究院在合川区挂牌成立,将聚焦合川乃至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与挑战,开展生態文明前沿技术研究,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端智库。   该院由合川区生态环境监测站与重庆港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成立,将作为环保科技创新基地及环保后备人才基地,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为一体,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助力合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期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目的是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对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当前农村科技人才匮乏、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民的知识结构、个人素
期刊
传承经典,创新经方治疗体系1、山西省名中医房林生:学医,要先学做人  “三部六病”是刘绍武先生以张仲景的《伤寒论》为基础,创新实践而发展起来的。本人于1974年5月跟随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刘绍武老师学习“三部六病”两年,之后在从医的30余年中,一直遵循应用刘绍武老师“三部六病”的理、法、方、药为患者解除疾苦,使得数万名患者恢复健康,成为社会中的劳动者、建设者,这都是刘老师“三部六病”的功劳。  谈如何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系统累计在贫困地区建成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建立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投入200多亿元资金,实施3.76万项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推广应用5万余项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科技部日前发布的这组数据显示,科技扶贫为贫困地区转换发展动力、提高生产效能、改善群众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要贡献。贫困地区多是生态条件脆弱、资源禀赋一般的偏远地方,科技扶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