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对学业成就有显著影响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国外批判性思维测评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结构和测评问题,以及批判性思维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以期对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测评和培养有所助益。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包括寻求真理、思想开放、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推理的自信性、认知成熟度六个维度,能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寻求真理、思想开放、推理的自信性更多表现为学生的一种个性倾向,在更深层次上可能与人格有关,也可以纳入非认知因素的范畴。而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和认知成熟度则指向的是认知层面的能力。非认知因素和认知能力构成了批判性思维的两个“车轮”,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旗鼓相当。中学在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定位上,既可以视其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也可以视其为手段。在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中,批判性思维本身就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摘编自:苏红,《核心素养视角下批判性思维的测评与培养》,《中小学管理》2016年第11期)
其他文献
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和大家讨论一下现代学校德育问题。学校德育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热点话题,也是长期以来各级学校以及全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今天将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德育”。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一方面是缘于近二十年来本人所进行的教学与研究;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我认为中国现代的学校德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今后如何应对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根本的出发点,或者说是问题的根源,
2月5日至7日,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率团出席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九个人口大国2030年教育部长级会议。李晓红在会上作了发言,重点介绍推进2030年教育中国战略与行动。他指出,中国目前正在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今后将从三个方面采取行动落实2030年教育目标:一是夯实基础,扩大普及面,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二是先补短板,确保底线,促进教育公平包容。三是能力为重,提高质量,增强教
近日,两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冠军、天才少年付云皓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记者的专访以“奥运天才坠落之后”为名,引发了付云皓的自白书《我没有坠落,我正在脚踏实地处》。不少人批评记者已经先入为主,将在二本院校任教的付云皓视为“坠落者”,无论他如何表现都会写出一个类似“伤仲永”的故事。在自白书中,付云皓用提出孪生素数的张益唐先生的例子来提醒记者,过平淡的生活未必意味着学术能力差,更不能将之等同于人
当谈及学校德育的问題时,人们常提到“5 2=0”。那么,“5 2”真的等于“0”吗?如果不等于“0”,原因何在?如果等于“0”,又意味着什么?如何破解这一问题?  “5 2=0”作为一个命题,其成立的前提假设是:一是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是完全割裂、二元对立的,两者的教育力量是对等的,而且学校发挥的是正向功能,社会的影响是负向的。二是学校德育相对于社会、家庭而言,并未发挥主导作用。三是学生的道德判断、
<正>中国德育:张局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近年来,在"奠基未来"区域特色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三结合"教育逐渐被打造为天津市和平区的育人名片。新时代,"三结合"教育
几年前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比较中美两国家长在孩子吃饭一事上的不同态度和做法,觉得颇有意思。后来又发现有人讨论“吃饭教育学”。作为一个在美国工作生活二十余年的华裔教育工作者和一个五岁孩子的父亲,我对这些讨论深有感触。  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文化的两大代表在食文化上确实存在巨大差异。中国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父母对孩子吃饭的重视无以复加。中国多数家长都尽其所能保证自己的孩子吃饱吃好。中国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大
临川是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的故里,是名副其实的戏都。抚州采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抚州人的骄傲,传承采茶戏是每一个临川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的
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小学坐落在天津五大道风景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步入新时代,学校站在更高的起点,精心实施“五个一”工程,有效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培养有理想、有见识、有胸怀、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学生成就出彩人生创造最大的可能。  创建一座校园党史馆,  培植理想信念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要培养时代新人,必须要培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