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之我见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2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作为教师,应该尽量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同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已由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潜在个性的挖掘与开发,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因此,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作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本人备课及实施所用。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二、课前准备,树立“有效”理念
  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做到心中有学生,把设计“教师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 对于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反问自己: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我设计的这个问题,能否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我这样引入新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组习题,以什么方式让学生参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效的目的。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找他们个别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这会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为实施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三、 激发兴趣,奠定“有效”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法则。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和愿望。
  2.鼓励与宽容,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哪怕是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一点点兴趣,教师也要珍惜与呵护。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要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老师真诚的鼓励,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经常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修改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五、 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效”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道题都讲了学生还不会”。这是很正常的,一道题老师讲的再明白,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和动手,并没有转化成他自己的知识。只有经过有效参与、积极思考,才能更好的内化知识。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老師要创造一切机会,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
  1.巧设环节,为学生积极参与创设条件
  在课堂环节设置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如小组擂台赛、你来当裁判、数学小门诊、我来闯关等等,这些小环节都可以激励学生有效的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兵教兵,让学生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进行交流与探索。
  2.合理设问,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首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让学生知道你问的什么,才好回答。其次,问题的设置应围绕教学的重点、疑点设计,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达到解决疑点、掌握重点的目的。问题还要有一定的思维量,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思维的锻炼。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只有这样设置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在探究、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从而可以安排好课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再设计好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做到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把握梯度,较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要的是教师要熟悉数学教材,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要了如指掌。
  只有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仅关注教师是否教的“有效”,而且还关注学生是否学的“有效”,只有师生有效的相互促进与发展,才能达到各环节“有效”的目的。
   总之,新课标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作为教师,应该尽量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与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有效、高效的目的。
其他文献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方法。   一、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
政府非税收入在我国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事物,但却是一个“新名词”.在我国政府的正式文件中,最早出现“非税收入”一词是在2001年1月文件中,在此以前一直是“预算外资金”这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教育;创业观念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39-2.5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一直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无论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无疑已经成为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大学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高素质的生力军
[摘要经养成教育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强调校规班规,规范养成习惯的教育,以写字习惯的培养作为切入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的习惯。  [关键字]习惯;养成教育;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是非意识的行为,是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养成教育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学
哮喘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疾病。据调查,小儿患病率为0.5%~2%。随着环境污染、吸烟、食品工业发展和盛行室内装修,哮喘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 Asthma is a more common childhoo
期刊
个人理财目前存在的问题  ·个人理财以银行为中心  很多银行纯粹推销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的产品,很多银行的个人理财人员扮演的不是理财规划师的角色而是银行产品的高级推销员。银行一般会给每个理财人员分配一定的产品销售、指标,且收入与完成挂钩。指标的压力使的理财人员必须想尽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销售任务,很多理财人员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向高端的客户推销产品,而非根据客户的自身情况进行理财规划。在这种情况下的
期刊
将质控体系建设融入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具体实践,建立以“四精”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强化质量安全建设,提升质量水平,助推质量发展,打造具有鲜明企业特色的“精”字招
当前,以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革命”正席卷全球.今年4月于伦敦举办的C20峰会提出了应由灰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的观念,并将“增进全面的、绿色的以及可持续性的经济复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