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致呼吸抑制与过度镇静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IDYRS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例49岁女性患者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宫腔镜检术,麻醉苏醒后因疼痛静脉注射地佐辛2.5 mg。约20 s后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压眼眶反应迟钝,脉搏血氧饱和度0.80,口唇发绀,呼吸频率7次/min,呼吸幅度变浅。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1 min后患者脉搏血氧饱和恢复至1.00,呼吸频率恢复至16次/min,患者逐渐清醒。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所使用的绷带式角膜接触镜的细菌污染菌种和位置.方法 前瞻性调查研究.20例(35眼)接受LASEK手术的患者于术后即刻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常规使用抗炎药物,术后第6天使用无菌镊摘除角膜接触镜,并采用无菌剪将角膜接触镜剪成两半,分正反面放置在巧克力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学检测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35片角膜接触镜中,5片(14%)细菌学检测结果呈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继发癫(疒间)病人在进行靶向及抗癫(疒间)治疗时的用药选择.方法:围绕1例肺癌脑转移继发癫(疒间)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建议将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咽旁淋巴结转移的诊治经验及外科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8月治疗的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咽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治经验及外科处理策略。结果3例为初治患者,7例既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病史。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或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咽旁淋巴结转移。明确诊断后通过侧颈或下颌骨切开入路切除咽旁转移灶,并同期行全甲状腺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所有患者
1例54岁男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术中静脉注射碘佛醇160 ml。术后约6.5 h,患者出现双目失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示大脑、小脑多发新鲜梗死灶,CT检查未见异常。给予吸氧以及地塞米松、七叶皂苷钠、甘露醇、前列地尔、长春西汀、川芎嗪、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失明后58 h,患者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2周后复查MR
目的分析无锡市考驾车执照人员中单眼视力障碍者的特点。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无锡市考驾照人员中单眼视力障碍2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93例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3.58∶1;年龄18~73岁,平均(33.51±9.70)岁。右眼:左眼=1∶1.36。单眼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眼外伤(50.17%)和弱视(36.51%),其他原因有:先天性疾病、白内障、青光眼、散光及视网膜母细胞瘤。
AIM: To assess the early predictability of the soluble CD40L (sCD40L) in pancreatitis severity.METHODS: Between February 2000 and February 2003,279 consecutive
目的:观察八段降糖操护理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8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进行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HIF1A-AS1对缺氧诱导的胰腺癌PANC1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三气培养箱及缺氧混合气体(94%N2、5% CO2、1% O2)缺氧培养胰腺癌PANC1细胞3、6、12、24、36、48 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A-AS1的表达。通过携带HIF1A-AS1过表达的重组腺病毒感染PANC1细胞和通过脂质体将靶向HIF1A-AS1的siRNA转染PANC
目的探讨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颅内静脉窦闭塞(CVSO)的早期诊断方法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12例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外伤性CVSO的发生情况,并对外伤性CVSO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脑损伤患者CVSO发生率为16.5%(35/212),其中血栓型CVSO(Ⅰ型)10例、压迫型CVSO(Ⅱ型)16例、